下邑军营,寥落的灯光下。
博学的夫子们用尽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劝说他们的汉王:“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王不必挂怀,大王不见当年,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是眼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汉王躺在榻上,茫然听着,忽然衣袖一挥把桌案上所有的东西都扫到地上,大吼:“滚出去,别再让阿翁听到一个“楚”字!滚!
在那些宽袍大袖的背影里,一个小侍卫端着个小罐子要进来又不敢。”
卢绾问:是什么?
侍卫说:“鸡汤……本来想着那些大人能把大王劝一劝能喝一点儿鸡汤的……”
卢绾挥手让他赶紧退下,汉王整个人连水都喝不进去了。能喝进去鸡汤?
“报,汉王,项羽军被阻挡在京索之间,再不能前进半步”。汉王条件反射一般反应过来:是韩信!
第一反应骗不了人也骗不了自己,他第一反应是提了很久的心终于落回胸腔。
……
就这一个探报,汉王整个人立即被从绝望的深渊里提出来,人从塌上一跃而起,看着远处的楚国骑兵,现问:“汉军中谁的骑术最好?”
立即有人回答:“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他们是秦人,随蒙恬战过匈奴的。”
汉王:传李必、骆甲!寡人立即拜为骑军大将!
两人匆匆前来,闻言坚决拒绝:“大王万万不可,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
汉王:“灌婴!你做中大夫,李必、骆甲做你校尉,这就是你的第一支骑兵,带上去京索新防线去练,务必给追击的楚军迎头痛击!”
骑军奔腾的远去,风一样千骑卷平冈。所有人看到马背上灌婴的英姿,如以往任何时候一样彪悍敏捷,没有人知道他的那颗心已经濒死。
彭城由胜转败的那个晚上,那是他今生最为刻骨铭心的晚上。
是那一晚,终于举行成功的婚礼,汉军灯火不熄,饮酒高会。
所有的将士们都觉得那是他们辛苦的酬劳,付出的回报。就像汉王以为那是他英明的领导,远见卓识,自己至之前无数准备工作的铺陈。
对历史来说,那一夜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
对军事家来说,那一晚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对于灌婴,余生,他都再也没有走出那个晚上。
灌婴醉倒时候,他是胜利的将军,娶了心上人的新郎。醒来时候,他在马上,汉军溃不成军,他是后来才知道,是他新婚的妻子把醉倒的他绑在马上,然后用娇弱的身子死死顶住了门让他逃离----
那么短暂的胜利和欢愉不过是噩梦的序曲。
那个晚上之后,灌婴觉得自己是一个只有呼吸的死人。
一直到汉王那个命令传来,灌婴才发现自己还能动,还能上马,还能厮杀。
他需要活着,为那个晚上复仇。
“京索?谁布的新防线?”这是灌婴从彭城之后一直空白的大脑终于能思考的时候,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灌婴快马加鞭在京索之间看到打着汉军旗的看到韩信。
看到韩信的那一刻,灌婴觉得头发跟炸起,跟在彭城看到项羽一样的又惊又怕。
韩信在这里收拾散兵,阻击楚国的追击。那废丘呢?谁围在那里?章邯那只狐狸如果觉察到围城的换了人……他不敢再想下去。
灌婴看到韩信,对着他几乎是吼了出来:“这里我守!你快回去,此刻!马上!快!走!”
韩信扫了一眼灌婴的人马,说:”你守,这些人就不够守,再去荥阳要些兵马!“
灌婴惨然:”没有了,还怎么要?再跟荥阳不是要兵马,是要汉王的命!“
韩信坚持:”去要,丞相会为汉王补充兵马!
灌婴一下子上火:“你逼死丞相吗?你不知道关中今年水灾,彭城之战前刚抽过兵,怎么还能抽得出来?“
韩信继续坚持:”灌将军打仗打到今天,慈不掌兵你都不知道吗?“
慈不掌兵,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到底是谁不懂?
攻下废求城的方法,自己难道没有吗?
但那种方法他不肯用,他觉得自己的战场不至于残酷如斯,他想自己的战场也是国士之风,风过而草偃。
他太贪心。以致于事情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事打仗,能有一个方法就不错了,谁又资格挑三拣四。
韩信终于下决心解决废求的问题。
他对灌婴说:\\\"丞相会想办法补充兵员,丞相如果会被逼死他就不能活到现在。”
是的,丞相如果能被逼死,他早就没命了。
虽然灌婴明知道关中兵员已经尽了,关中上次就两丁抽一了。逼死萧何也没有用。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些人马自己守不住防线,他终于硬起心肠,派人去荥阳要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