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三吾两腿一蹬,又晕了过去。

见到李善长和刘三吾掉线后,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那些武将,已经彻底对自己的行伍生涯有了怀疑,

仗还能这么打?!!!

可以说,刘秀方有没有其他人都无所谓,反正大陨石之后就是流星雨,甭说是倭人了,就让元朝最精锐的士兵复活也遭不住啊!!!

可是…

徐达、邓俞、沐英等人震惊过后,便是狂喜!!!

因为,这可是真正拓边的一大块土地啊!

整个倭岛!

要知道华夏地区从夏朝开始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几千年时间也才把王朝领土拓展到了这种程度!

如今大明北部与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组成的北元接壤。

东北部与高丽国接壤。

西南部又与莫卧尔帝国紧贴着。

这也是华夏王朝的大致疆域,如果再想向四周扩张的话,每往前推进一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原因就在于,之前华夏地区周边原属于小部落的地区基本都吞并完了,再想继续推进的话,就要面对和大明王朝一样的国家机器。

而两个巨大国家机器碰撞的必然结果,

就是两败俱伤!

就说大明和北元缠斗这么久了,燕地的领土丝毫没有向北推进一点,

由此可见,想要扩大大明王朝的领土是多么困难!

而倭岛这片地方,徐达等人也知道,虽然此地频繁地动,但是其有着得天独厚的海运条件,可是……

朱标微微皱眉道,“父皇,倭岛上的人该怎么处理?”

倭岛是个好地方,可倭人又该怎么处理?

这不同于之前对小部落的兼并,直接把小部落打散扔到各地就完事了。

倭岛少说都有几百万人,怎么可能把他们拉到大明地界,再打散到各地方?

更何况,语言又不通,将倭人扔到大明,非但不是免费的劳动力,反而会带来极多的麻烦。

没有一个藩王会傻到接手这么大的麻烦。

朱元璋并没有回答,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最好的方法。

便是刘秀的那套法子。

“全杀了?”平安摸了摸大光头,试探道。

还没等朱标开口,沐英先是瞪了平安一眼,“你说话过过脑子行不行?杀了?你以为杀鸡呢?几百万的人就是站在那让你杀你得杀多久?”

“再说了,纵观历史,最残暴的无非是秦国武安君长平一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你这个秃驴是要创造历史?”

平安脖子一梗,也就朱标大哥能训我两句,凭什么你也能训我啊?

平安不服气道,“那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沐英脸色一滞,说实话,他还真没啥办法。

首先,把倭人打散在大明是绝对不可能的,操作难度太高。

把倭人都杀了?

那更是没事找事,反而会把倭人逼得如同敢死队一样冲击大明海岸线。

没想到拿下倭岛了,如何处理倭人反倒是成了大难题!

倭人用好了那将是完美的劳动力,倭人善捕鱼、善海战,如果能利用起来,能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收益。

可关键就是,怎么能让他们安心给大明做事?

徐达沉默片刻,开口道,“陛下,臣觉得,不如就将倭岛利用一段时间好了,十年或者二十年,在这个时间内,尽可能的压榨倭岛的价值,再之后我们就不要这地方了。”

常茂、邓俞、冯胜三人点了点头,在这件事上,几位国公倒是取得罕见的共识。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强占倭岛,倭人迟早也得反,所以不如不花费一点精力去建设倭岛,而是在短时间内压榨出最大的价值,

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又关我们大明什么事呢?

朱元璋笑了笑,“天德,你还真是深谙取舍之道啊。”

徐达脸上一红,“微臣只是为陛下分忧罢了。”

“陛下。”

朱元璋眉毛一挑,看向立于侧面的监察御史郑远道,郑远道行监察之事,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极少对朝廷政事发表意见。

“哦?稀客啊,哈哈,来,你说说有什么想法。”

“是。”郑远道年方四十,从眉宇间不难看出年轻时也是少年才俊,只见他施施然的走出,不紧不慢地开口道,“陛下,难以将倭人打散在大明境内的话,何不将大明子民迁移到倭岛呢?”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朱元璋感兴趣道,“具体说说。”

郑远道点点头,继续道,“倭人虽难以教化,不如将我大明子民迁到倭岛,再以大明子民循循善诱,想必倭人定然能被我大明教化…”

“呵呵。”

还没等郑远道说完,朝堂上突兀地响起一声冷笑,朱元璋抬起眼看了过去,正是吏部尚书张琦,老朱心中暗道,

这个愣种!

要知道大明对官员的监察十分严密,暗有锦衣卫,明有都察院。

而对于六部尚书,更是严中之严,更独立出一个官职,名为六科给事中。

这群人天天啥也不干,就是盯着六部尚书、侍郎。

只要证据确凿,六科给事中虽然不过七品,但足以搞垮二品的六部尚书。

六科给事中就是老朱给六部尚书安排的天敌。

所以,这群六部尚书都有意的去和监察官员搞好关系,甚至不惜放低姿态。

而吏部尚书张琦却完全是个愣种,心直口快,谁也不服。

只见,朝堂上的注意力瞬间被这声冷笑吸引了过去,

郑远道朝吏部尚书行了一礼,不解道,“可是我话语间有什么可笑之处?还请赐教。”

吏部尚书张琦开口道,“本官是笑郑大人活得太舒服了,凡事一拍脑袋,就想出来了。如果本官要有郑大人这脑袋,早就科举状元了。”

张琦言语中满是讽刺,郑远道虽然性格极好,此时也不由脸上变了颜色,

“张大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不必行如此拐弯抹角之事。”

张琦冷哼一声开口道,“郑大人可知道燕地人口多少?京中的罪犯能可多做两年牢房,都不愿意去燕地那个鬼地方!”

“燕地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海之隔的倭岛呢?莫非郑大人说两句深明大义的话,就让百姓背井离乡的跨海去倭岛?”

“还是郑大人强行往那倭岛移民?!”

张琦转身看向朱元璋,义愤填膺道,

“陛下,万不可信这儒生之言,此乃亡国之道!”

一番话落,万籁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