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之首富人生 > 第705章 陶永华南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每次李杰提出,让老两口搬到县城去住,父亲李水根就坐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紧锁的说道。

“在村里住惯了,去城里干什么,人生地不熟的!”

母亲陈秀芳,大多数时候,在一旁缝补着衣物,也会附和说道。

“就是,都去县城住了,地咋办?还有那些鸡鸭鹅……”

只能是看着办了,如果可以的话,当然还是一大家子团聚比较好。

李杰无奈地摇摇头,心里始终怀着那份对团圆的渴望。

他望着远方,想着一定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李杰心想,若是侄子侄女们在帝都这边成了家,老两口肯定会按捺不住,说不定就会愿意搬过来。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想象着一家人在帝都团聚的美好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毕竟,对于长辈来说,子孙的幸福和团聚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这种期盼就像深埋在心底的种子,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和阳光,便会迅速生根发芽。

不过现在谈论这些,还为时尚早,李杰自己都还没有摸清楚,帝都这边的情况呢。

他微微皱起眉头,那两道浓眉就像两团纠结在一起的乌云,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

他深知前方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自己去探索,此时就规划得太过长远,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帝都的大街小巷、人情世故、发展机遇,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需要他一步一步去描绘清晰。

想起家里的父母,李杰又想起自己的师父陶永华。

师傅慈祥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浮现,饱含智慧和关爱的眼神仿佛就在眼前。

陶永华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岁月书写的故事,讲述着过去的沧桑与坚韧。

老人家身体本来不太好,若不是被昔日的老部下,悄悄转移到了凤凰县,被李杰带到了村里生活,又喝了不少的灵泉水,可能早就撑不住了。

李杰依稀记得,师傅刚来村里时,面色苍白如纸,身形消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每走几步路,都要大喘上几口气。

沉重的喘息声,就像破旧的风箱,沉重而吃力。

但在灵泉水的滋养和村里宁静生活的调养下,身体渐渐有了起色。

老人家的脸颊开始有了一丝血色,眼神不再那么黯淡无光,步伐虽然依旧缓慢,却也比之前稳健了许多。

好在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大风暴逐渐吹过,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人们脸上洋溢着希望和活力,街头巷尾充满了生机与朝气。

就连供销社的货物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衣着不再是单调的蓝绿灰,而是多了一些鲜艳的色彩。

工厂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奏响一曲奋进的乐章。

李杰知道,到了明年,中华大地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他仿佛已经听到那激昂的号角声,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仿佛看到广袤的田野上麦浪翻滚,城市里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他坚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充满无限可能。

师傅陶永华的儿女,早在半年前,就要将老爷子给接到粤省那边。

他们多次来信催促,那一封封信件带着满满的思念与期盼。

言辞恳切,字里行间满是对父亲的关爱,满心期待着能让父亲在身边安享晚年。

信纸微微泛黄,那是岁月的痕迹,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们焦急的心情。

不过经过这些年的蛰伏,陶老爷子早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想在李家村悠闲的生活。

在李家村的日子宁静而祥和,每天清晨听着鸟儿在枝头欢唱的啼鸣醒来,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大自然奏响的晨曲。

夜晚伴田间此起彼伏的蛙声入眠,犹如一首轻柔的摇篮曲,让老爷子沉醉在梦乡里。

陶永华习惯了在田间漫步,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湿润,散发着清新的芬芳,那是大地的气息。

他也习惯了与李家村里的乡亲们,唠一唠家常,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在李家村没有尔虞我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映照着他朴实的生活。

不过陶老爷子也知道,就算是心里不太情愿,自己早晚要回家的。

毕竟儿女们的一片孝心,他也不能全然不顾,血浓于水的亲情始终牵挂着他的心。

那亲情如同无形的丝线,无论距离多远,都紧紧相连。

每当想起儿女们殷切的目光,他的心中便涌起一阵温暖与愧疚。

刚好自己的得意弟子,三十多岁又考上了大学,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去了县城读书。

看到这些后生们有了出路,一个个充满朝气,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朝着更好的未来迈进。

陶永华心中满是欣慰,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美好。

他清楚外面的生活,李杰他们去了帝都之后,回去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陶永华清楚,当初若不是李家众人的帮助,自己可能早就离开世间。

回想起那些艰难的日子,李家众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每一顿热乎的饭菜,每一句贴心的问候,每一个温暖的笑容都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寒冷与阴霾。

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感觉自己还可以发光发热,其他的不管,回到粤省后,如果孩子们真的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凭借他的身份和影响力,还可以照应一二。

陶永华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孩子们尽一份力,在他心底,这个决心如同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所以李杰他们出发前往帝都上大学之前,陶永华就离开了自己住了多年的李家村。

离开的那天,他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不舍。

熟悉的山水、房屋、田野,在他的眼中渐渐模糊。

但他知道,这是新的开始,也是对李家村和李家众人最好的祝福。

在老部下赵胜利以及得意弟子李杰的护送下,穿山越岭,跨越了几千里,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