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全球华夏 > 第75章 皇权下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棣又一次接到了夹着皇家钱庄银票的折子。

“消县留府?”

这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没办法,这人太能折腾了。

不过看完奏章后,朱棣沉默了。

“扁平化管理?”

这又是一个新词。

朱棣把奏章递给朱高炽,朱高炽看过以后,皱起了眉头。

“父皇,虽然取消了县治,但是他增设了乡镇,村所。”

“把治政直接深入到了最底层。”

“而且对太祖的里甲制度也改的面目全非。”

“你看这农社,社长经过推举而成,职期三年,每年要叙职,主管农社管理,生产,经营,销售和义仓储备。”

“这不是从元农社改良来的吗?”

是啊,郑义这是又扇他爹朱元璋的耳光了,而且这变相的重启了旧元制度。

“可行吗?”

朱棣对他爹的政策改的太多了,什么祖制,早就没有人在乎了,就连文官现在也不用祖制说话了,因为没用。

“这………”

朱高炽心里没谱了。

“你觉得,郑义这样改的意义是什么?”

朱棣又问了。

朱高炽想了想,肯定道。

“因为垦农人手不足。”

朱棣站了起来,在乾清宫里来回走动。

“对也不对。”

“你没有注意奏章里说的,要大量收购牛,马,骡子等牲口吗?”

“他这次挣的钱,算列的预算,有一大部分,用来采购这些牲口了。”

“现在的松江府,即使农垦人口再少,也用不到如此大量的牲口。”

“而且你再看,他要规整土地。”

“为什么要规整土地?你想过没有?”

朱高炽翻看着奏折思考起来。

“难道不是为了杜绝大户隐田和向百姓转嫁田赋的原因吗?”

朱棣站到了他的面前,露出了姨母笑,他觉得他看透了郑义。

“这只是之一。”

“你没有看到他投入重金规整水利吗?”

“想像一下,在一片片平整规矩的田野,浇灌只需要打开水渠,耕种有成群的牲口,如果后续再出现大型的播种和收割农具。”

“这要省下多少人力?”

“他要成立农社,原因就在这里,他要解决的是百姓入城打工的后顾之忧。”

随后他走到龙案前,抽出一个折子递给朱高炽。

“你看看,这是这将近一年来,松江府十几万百姓的收入情况。”

朱高炽闻言打开来,一眼他就露出了惊容。

“上百两?”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大家子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二三十个两,现在这一个人顶一大家子三四倍。

“松江府百姓都这么有钱吗?”

朱棣深吸一口气,这都是郑义拿钱砸的啊,这前前后后他砸了多少钱。

“你再看看这个。”

朱高炽接过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喊了出来。

“这个月的商税96万两?”

“这都赶上应天府了啊,但是应天府可是有皇城的,而且人口更是松江府的好几倍。”

“他这是怎么弄的?”

朱棣重新回到龙椅上,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工商的力量,只怕明年郑义就会要求取消松江府其他税赋和劳役了。”

“而且人家有这个底气。”

“如果外加上市舶司的收入。”

“上海已经不是以前的上海了,更加不是以前的松江府。”

“它现在就是上海,后面不带县,前面不带府的上海。”

朱高炽拿着这三个折子,沉思了许久,然后坚定的说道。

“父皇我要去上海待两个月,在你出征半个月前回来。”

“奏折上看来的总是浅薄,只有实地考察过后,才能真的知道这条路到底是对是错。”

他究竟是儒家培养起来的,对于郑义虽然他一直持正面评价,到底心底里,他一直持怀疑态度。

这点上朱棣完全不同,他一点都没有儒家包袱。

而且在决定成为老阴逼之后,他越来越觉得这才是皇帝的正确打开方式。

像他父皇那样累死累活,到现在一看,都尼玛是漏洞,而且很多还是万劫不复的漏洞。

比如优待制度,比如分封制度,这都是把后世子孙往死里坑的制度,而且却是朱老爹引以为傲的制度。

在成为老阴逼后,他就看明白了,作为皇帝不必事必躬亲,而是要懂的用人,而且即是用人不当,自己也不当这个昏君,而是要让文官背锅。

哈哈,这尼玛就爽的不行。

在自己死之前应该能够实现吧,毕竟在有郑义打样的前提下,要是再搞不成,朝堂上那群废物,真的该死了。

“行吧,去看看也好,他出去也有一年了,正好你再去摸摸他的底儿。”

郑义弄的事情,一环套一环,现在自己能够猜出来的,也是有限的。

不如让太子去视察视察。

第二天朝堂之上,又吵成了一锅粥。

因为郑义真的掘了他们的根。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才是他们超越一切的根基

出门大朝廷都是自己人,回家小朝廷,自己一言九鼎。

现在呢?在外搞长老议会受制于人,回家县衙下沉乡镇,自己只能家里横了。

“陛下,万万不可,自古以来乡贤理治是国朝之根本,县衙治县,乡老治乡,为朝廷简省了无数负担。”

“现在乡衙镇属设立,要平白养活多少人,这都是民脂民膏啊陛下。”

“是啊陛下,可要三思啊,国朝本来民赋沉重,如此这般只怕更加不堪重负啊。”

“是啊,陛下,三思啊!”

……

朱棣一看一群人反对,知道这次算是作对了。

“诸位,诸位,大家不要忘记了,郑义已经养活了上万白役,现在只不过是为这些白役安排了地方职位,怎么会增加负担?”

“还有,松江府这次直接申请撤消两县,其中职官有多少?难道不够乡衙职配?”

众臣瞬间哑口无言。

玛德,他这是早就准备好了啊,你丫的算计的也太深了吧。

原来上万白役还可以用在这里?

郑赐知道无可挽回了。

“陛下,这村,镇主官怎么选择?”

这是个难事儿了,因为进士和国子监学子都不够啊。

朱棣想了一下说道。

“要不然从举人之中择优选择?”

众臣闻言赶紧喊道。

“大善。”

这安置还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