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淳于髡又使出一招诡辩术,即“预设立场”。

淳于髡给出“儒墨关系,形同冰炭”的假设,就是预设立场。首先默认了“儒冰墨炭”是既成事实,然后用事实来反驳俱酒刚才的结论,大大地狡猾!

而俱酒一上来,就直接否决掉了淳于髡预设的立场。儒墨之间的关系,不是冰炭关系。

冰炭不同器,但儒墨不是冰炭关系,所以不存在同不同器的问题。

淳于髡反问道:“儒墨之论异也,若非冰炭,当为何也?”

俱酒道:“夫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淳于子观儒、墨之学,只见岭,不见锋;只见别,不见同。”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墨子也曾初学于儒;阴阳家有五行,儒家有五常,农家有五谷,道家有五音。诸子之学互用互通,触类旁通。”

“儒墨,乃至诸子百家,出发点相同,皆因天下大乱,谋求救世之道也;最终目的相同,都追求天下大同、人民富足、和平安宁。儒墨爱虽有别,但皆言爱,一笔焉能写出两个爱字?”

“淳于子设问儒墨关系、诸子关系。墨九愚钝,差可将诸子百家比作江河入海,殊途而同归;比作高山流水,异曲而同工!”

淳于髡摇了摇头:“吾观之,儒墨之道之异,恐非殊途之水可以比拟。”

显然,淳于髡并不满意,毕竟历史上儒墨之争影响太大了,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差别无法抹平。

俱酒道:“淳于子非要体现差别,墨九不才,愿比之于冰与水。水可以为冰,冰亦可以为水。”

淳于髡点头道:“此喻恰当,九先生高才!”

解决了儒墨之间的关系,也就化解了“冰炭同器”的难题,更缓和了墨家与诸子百家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树敌太多。

不过俱酒心中还是有隐忧,其实思想太过于杂乱,对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不利的。

历史上秦始皇帝“焚书坑儒”,也是出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将来真的天下大定了,如何解决思想统一问题,仍是一个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淳于髡道:“九先生,今日之辩题:救世也。九先生以为,天下尚可救否?如何救之?”

这时的淳于髡终于提出了一个正常的问题,不再搞什么隐语。

俱酒道:“其实答案已在诸子之中。”

淳于髡哦了一声,表示怀疑。刚才诸子吵得翻了天,谁也不服谁,终究没有一个正确的解答。

俱酒道:“老子有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儒家有‘天下大同’之志;墨家有‘一同天下’之义;法家有‘民一于君’之论;阴阳家有‘阴阳一体’之说。“

“今,天下大乱,乱于分也;天下大治,治于一也。故救世之法,藏于诸子之说,综其所述:天下归一,则可救矣!”

俱酒作为有着历史天眼的人,自然知道历史的走向,统一是必然而又必须的,天下归一,就是结束乱世的唯一手段。

在这番解答中,俱酒尽可能地将诸子百家中关于“统一”的理念都集合起来,从而表明这是一个诸子都认同的答案,形成对大一统观念的广泛认同基础。

每一派学说,都从中找到了存在感,也就都有了推动统一的动力,更希望在统一进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淳于髡一脸严肃地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以九先生之见,天下一统,归于何人。”

俱酒哪里肯上他这个当?这个坑绝对不能跳!

如果你说,汉国将来一统天下。这下好了,汉国成为众矢之的,诸侯群起而攻之;如果你说,墨家学说将一统天下,诸侯都开始动手剿杀墨家。

俱酒意味深长地说:“天机不可泄露!窃以为……”他将目光投向邹衍、邹奭二人的方向,遥遥一拱:“邹子五德之说,或暗藏天机!”

邹衍、邹奭听了,兴高采烈!这是对俺们阴阳家的最大认可啊!

邹忌与华服公子听了,也面有喜色。刚才双邹在论述中表达的观点非常清晰了,代火者必将水!

齐东临大海,富有水德,统一天下,舍我其谁?

如果说邹衍、邹奭是齐人,这样说来有些自吹自擂、为齐国站台背书的意味。

那么今天这位最佳辩手,也主张此说,看来齐国真是上应天命,下合地理,必当崛起啊!

其实,俱酒之所以将阴阳家拱到前台,并不是为了服务齐国,而是另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认为,周朝是火德,代火者必水,水德尚黑。历史上秦始皇为了迎合这种学说,为自己一统天下建立理论支持,搞得整个秦国上下都以黑色为尊。

那么重点来了:要论尚黑,还有谁比我墨家更黑吗?!

墨家最黑!!!

自然就是天下归墨,墨者为王!

这也是,俱酒为什么始终抱定“以墨治国”大旗不撒手的原因。

在这个认知有限,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阴阳家鼓捣出的“五德始终”这套理论,以其神秘感而广泛流布,我不利用谁利用?

墨家自说自话,墨学可以拯救天下!或许这有点自卖自夸,难以服人。如果阴阳家的理论都支持墨家上位,就问你服不服?

当然,当前这个阶段,还是要将齐国拱到台前,也是有好处的。

一旦齐公田午脑子一发热,将吞并宋国之类的事情提前落实了,那么必然引起诸侯的警惕与反感,这样也可以将焦点转移到齐国身上,替汉国的猥琐发展挡挡刀。

那么,五国伐齐,甚至齐国灭国的事情会不会提前上演?

这个绝对有搞头!

淳于髡连续考校了俱酒三个问题,见识到了这位神秘墨者的真本事,也放下了高傲的姿态,非常谦逊地与俱酒相互施礼,以示对彼此学识的尊重与认同。

俱酒却不准备罢休,他要给这位战国智者留一道作业,让他好好琢磨一番。

俱酒微笑着道:“墨九亦有一事不明,欲请教于淳于子。”

淳于髡道:“髡,学浅识敝,不敢言教,愿与九先生共同探讨。”

俱酒道:“有盗将来,阖村之人,皆避于密室之中,凡百口。盗近,婴啼。当是时,止啼,则婴儿窒息死;不止啼,则室破阖村亡。其事当如何解之?”

这,是一个着名的道德两难问题,基本无解。

俱酒提出这个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觉得淳于髡号称智多之士,今天连续向自己发难,自己也稍微反击一下下,看一看战国时代的智者,能不能解答后世的难题。

淳于髡闻言一愣,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俱酒道:“淳于子,此题无关救世,也无关诸子之学,且缓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