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淳于髡清了清嗓子道:“列家诸子,今日争鸣大会主题:救世!”

“何谓之救?有疾当救!今世何疾之有?兵戈扰攘、民不聊生,天下病之久矣!”

“诸子凡言自家所学,皆言优于别学。如何辩别优劣高下,窃以为,可救世之学为优!”

“我稷下素以学风奔放、自由争鸣闻名。百家之学,学无止境;四海之士,士无贵贱。接下来,就请各家广发弘议,各抒己见。”

淳于髡一番开场词,简明扼要,开宗明义。既点明了今日争鸣主题,发挥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又营造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

俱酒暗暗在心中喝了一声彩,果是战国名士,真具诸子风采。

率先上场一人,先是向着淳于髡躬身施礼,又向着台下拱了一个罗圈揖,口中道:“齐国邹衍不才,愿为引玉之砖。”

场中诸人不禁窃窃私语:

“哇!谈天衍第一个出场,今日有好戏看了!”

“谈天衍言必称天,故弄玄虚,害人之言也!”

……

邹衍不理台下众人的议论,侃侃而谈道:“淳于子适才有所问,天下有疾,如何救之。”

“窃以为,阴阳失调,民乱之也!”

邹衍将天下大乱归结为阴阳二气的失调,这既有古人的朴素的哲学观念,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有其一定的先进性。但也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在战国,这也是相当有市场的。

邹衍接下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邹衍这一番鸿篇大论,句句不离“天”,真不愧是“谈天衍”。

俱酒听了半天,终于听出点门道来,邹衍这是提出了着名的“五德始终说”啊。

黄帝之时土气胜,禹夏之时木气胜,商汤之时金气胜,周初以火气胜,那么接下来就该是水气胜了,以水代火。

要知道,历史上的秦始皇就是引用了“五德始终说”,以秦为水德,必将代替周朝的火德,为秦国大一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那么此时此刻的邹衍,要将“水气胜”这顶大帽子戴在哪位诸侯的脑袋上呢?俱酒不由得来了兴趣,他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听取邹衍的阐述。

邹衍继续道:“齐,东临大海,水至胜也,故天下大势,将归于东方。诸位齐聚稷下,不亦齐公虚怀若谷,胸箩四海耶?”

邹衍讲到这里,台下一片嘘声。

“哼,迂大而闳辩,于世则无补!”

“神神秘秘,装神弄鬼,华而不实,谈天衍不过虚有其表而已。”

……

但又有更多的学子高声喝彩:“采!邹子大才!”

“五行救世,齐应天时,岂有怪哉?”

……

俱酒饶有兴致地品味着邹衍的一番话,忽有心得。之前,他还在考量,齐国花这么大的气力建立稷下学宫,意义何在?

现在看来,也正是因为田氏得国不正,少不得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招揽四海人才。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用这些诸子学说,为自己的统治,甚至为将来一统天下,营造出“顺天承运”的迷信理论。

这,就是齐国不遗余力营造稷下学宫的目的。

就像俱酒改良墨家,提出“人人兼爱,天下尚同”理念一般,邹衍的“阴阳五行说”和“五德始终说”,也是一种政治理论,目前为止是齐国相当倚重的一种理论学说。

邹衍见台下议论一片,也不生气,他向四下遥遥一拱:“衍不才,愿听各位高见。”

然后再向淳于髡一礼,袍袖一甩,径自下台而去,一副名士的不羁风采。

在一片喧闹声中,又一人走上讲台:“淳于子请了,列国诸子请了,齐国邹奭(shi)有话要说。”

台下又是一片窃窃私语:“齐国三邹,已见其二,不知道邹忌会不会出席今天之争鸣大会。”

“邹忌如今是齐公驾前的红人,国事繁忙,哪里顾得上来这里一逞口舌之能呢?”

……

邹奭比邹衍年轻许多,白面无须,精神抖擞。

邹奭道:“奭不才,难有一家之言。适才观诸子,对邹子之言颇有不解,奭愿为诸位详解之。”

“所谓阴阳五行,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也。”

“君不见世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地有五方:东、南、西、北、中;天有五神: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古有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台下一人忍不住叫道:“言之无物,玄之又玄,于救世之题谬之远矣!”

邹奭微微一笑:“好,天有之,地亦有之,人亦有之,五行之道,诸子身边比比皆是,听我一一道来。”

“声有五音:宫、商、羽、角、徵;目有五色:青、赤、黄、白、黑;野有五虫:鳞、羽、倮、毛、介;粮有五谷:麦、菽、稷、麻、黍;家有五畜:羊、鸡、牛、犬、彘;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嗅有五臭:膻、焦、香、腥、朽;人有五脏:脾、肺、心、肝、肾……“

邹奭把五行学说从十分玄妙环境中,一下子拉到了人间烟火之中,将五行与现实世界,甚至每个个体都巧妙地联系起来,也算是高明。

邹奭最后总结道:“奭岂逞一时口舌之利,乃明辨世之明理也。诸子当知阴阳之道,通五行之理,方可畅谈救世之道。此非空谈,实乃正途也。欲往远方,不得正途何之?”

邹奭潇洒地四下一拱,转身下台而去。

一位士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邹奭之词,饰若雕镂龙文,真不愧为‘雕龙奭’。”

另一人道:“齐国三邹子辩才了得,谈天衍、雕龙奭俱皆出场,若是邹忌今日亦在,尚有我等活路乎?”

此时一个声音响亮地道:“诸子何故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小可不才,愿上台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