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所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以前这个时候陈秋华都很忙,忙着做月饼,忙着准备今晚的大餐。
但是现在家里买了下人,这一切都轮不到她了。
新上任的周管家很能干,一大早就安排人做花灯,买桂花酒,做月饼,再买些好菜。
周芊芊不用像以前一样忙着家务,所以她也跟着大家一起做花灯。
村里做花灯没什么讲究,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
一共做了三十个花灯,各式各样的都有,还有各种小动物做的惟妙惟肖。
做好了直接送到村学去,因为村里今晚要在村学搞花灯节,村里其他人也会做花灯拿过去,当然别村的也可以。
过节就是图个热闹和喜庆,并不做过多拘束。
陈秋华今天有点坐卧难安,时不时的就去门口看一眼,因为今天也是周子文他们几个去考试的童生们回来的日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家里孩子还从来没有离家这么久这么远过,陈秋华其实早就担心的不行了。
但是还没有等到周子文回来,倒是先等到了送喜报的官差。
巳时刚到,就有三名官差骑着马来到了莫家村,向村口坐着聊天的老人们打听:“请问大娘们,周子文家,莫大明家和莫大华家怎么走?”
人群中村长的老娘也在,看到官差问的这三个人正好都是已经去参加院试的考生,而且时间也对得上,她心里就有了猜测。
“几位差爷可是来送喜报的?”
“是的,大娘。”三位差爷今天一点儿也不凶。
“那他们仨是都考上了?”又有人好奇的问。
“是的。”今天的差爷格外好脾气。
“那张志达呢?”这时张志达的娘问。
“没有他的名字,莫家村就中了三个。”差爷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这已经很多了,整个镇就四个,整个县就八个。
“那王也呢?”这时从王家村嫁过来的一个妇人不怕死的问。
“也中了。”差爷再次放软了语气。
“那咱们村学这次中了四个。”人群欢呼了。
“周夫子真是太厉害了。”首先被夸的是周靖宇。
“他们四个也很厉害,太厉害了。”
这时村长老娘走出来说:“这些差爷,我是莫大明的奶奶,我带你们去莫大明家。
让大中带你们去周子文家和莫大华家,他们两家挨着的。”
莫大中是村长三弟家的小儿子,才八岁,还没去学堂,他哥哥莫大古在村学读书。
闻言,莫大中赶紧走出来蹦蹦跳跳的带着两个差爷去了村东头,另一个差爷跟着村长老娘去了莫大明家。
周家院门大开着,几个人到门口的时候就看见里面大家做花灯的热火朝天的景象。
莫大中眼尖看见了周芊芊和陈秋华,赶紧喊:“秀才娘子,周姑娘,你们家周童生考上秀才了。”
院子里大家听到声音都停下了动作,看向门口。
莫大中小朋友功成身退,带着另一个差爷去了隔壁,边走边喊:“猛大伯,大伯娘,大华哥考上秀才了。”
这边周家,陈秋华赶紧迎上去,热切的说:“差爷请进。”
差爷有点无奈,小家伙把自己的工作抢了。
母女俩把差爷迎进大堂,若菊赶紧上了茶。
差爷喝了茶,拿出喜报:“恭喜周太太,周子文周秀才在这次院试中考了第一名,这是喜报。”
陈秋华激动的两手都有点颤抖,接过了喜报。
“谢谢差爷,谢谢差爷。”
周管家很有眼色的递上了一个钱袋子,这是周芊芊提前准备好的十两银子打赏银。
差爷接过钱袋,摸了摸,很满意,没想到村里人家打赏也这么多,以为能有个几百文就不错了呢。
送走差爷,一院子的人都激动坏了,下人们没想到新的主家大公子这么厉害。
陈秋华却最为淡定,过了最初的激动她早就平静下来了。
毕竟她已经经历过几次了,她相公中了两次案首,她大儿子也中过一次童生案首了,她都有经验了。
估计明年如果周子玉再考上案首她都不会激动了。
家里现在就缺解元,会元和状元了。
周管家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去门口放,现在门口已经聚了好几个看热闹和贺喜的人。
周芊芊又让若菊拿了些瓜子花生糖果和糕点去门口分给大家。
大家拿了好吃的,好话不要钱的往外说,听的陈秋华都不好意思了。
周芊芊站在后面看,心里也很高兴,哥哥果然很厉害,她就知道哥哥一定是案首,毕竟她可是掌握了剧情的人。
原书中周子文也是案首,王也第八名,莫大华第十九名,莫大明第二十五名。
她来了应该也没有什么改变。
村学那里周靖宇还在不紧不慢的上着课,学子们却有点浮躁,频频走神。
周靖宇见状停下讲课敲了下案桌。
只说了一句话:“这次去参加院试的五人和之前的莫大湖莫大谦上课时从来不走神。”
杀人诛心,学子们瞬间坐正身子,全神贯注等待夫子继续上课。
功名和荣耀是别人的,我们还什么都没有,还是乖乖听课吧!
周夫子身为周子文的亲爹都那么淡定,他们这些同窗瞎激动什么?
淡定的周夫子继续上课,他的儿子他知道,天赋好又足够努力,不可能考不上。
周夫子到午时初才下课,今天下午学堂放假,本来今天应该是休息日的,毕竟今天逢五。
但是因为今天要办花灯晚会,学子们都想参加,周靖宇想着学子们也需要多些见识也就同意了。
所以今天放半天假,明天放整天。
为此还特意准备了灯谜。足足有上百个。
周靖宇刚走到村学门口,一辆马车刚好也到达门口。
周靖宇抬头一看,正是他家的车夫陈全,里面的人想也知道就是这次去参加院试的几个学子了。
马车停好,几个人相继从里面走出来,正是那五个人。
去的时候是五个童生,回来的时候是四个秀才和一个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