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关系网,从来不是费劲巴力刻意营造的,目的性过强,那就是利益关系,算不上关系,更不算网络。
利益团体虽然组成快,看上去是短时间内,能获取巨大利益。
但是你舔着脸送礼搞到的关系,能帮你多少?
今天你送礼输出利益搞到的关系,就能因为更大的利益换人合作。
一个成熟的关系网,要从润物细无声,要成为一种习惯。
那种送礼搞的关系,有时候还不如一起遛狗搞来的关系牢靠。
有时候人的面子不如狗的面子,你带着礼物去找人家,人家自然也就知道你为什么找他。
做事也不会上心。
反而是你和对方先有了情分,日后做事人家打心里不会抗拒。
此时高宾就用情分,在港岛的商人和内地的一些朋友当中,编织了一张大关系网,这路子不能总走高端,也得往下发展发展。
高先生帮你们找亲人,这是情分,跟你们要过一分钱么?在生意上难为过你们么?有过趁机要求你们让利么?
都没有吧,这就是当朋友处,论的是情分!
虽然高宾不喜欢古惑仔的那一套江湖气,但是有些时候,这些江湖做派,反而更容易交朋友。
就像是评书艺人口里的天津大混混李金鳌,就是搞人情的好手。
华夏大地上,沿海有三处地方的混混都出名,一个就是天津,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地方的混混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爱给自己开彩,也就是自残。
一个是上海,一个近现代华夏发展最快的城市,商业发达,来钱快,去的也更快,这就让很多帮派分子趁机发展。
不过这两个地方,随着被解放了,什么混混流氓的,全都完蛋。
剩下的就是港岛的混混,也就是古惑仔了,一开始是地方互助团体,接着就是黑社会,然后借了洪门的皮。
反清复明的事情没干多少,欺行霸市干了不少。
虽然这些混混地区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规矩大同小异。
毕竟他们或多或少的源头都跟天地会有些关系,当年也曾经有过互相交流。
华夏大地上,儒家思想又深入生活,用人情来搞关系网,实在是太正常了。
当初有一位京剧名家,姓杨,在津门一带遇到了困难,一时半会儿没有个解决办法,别人就推荐了李金鳌。
杨名家找到了李金鳌,李金鳌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事给办了,杨名家自然也不能差事,赶紧准备了大笔酬劳给李金鳌。
李金鳌当即就翻脸了,说了一堆什么江湖义气,兄弟情义的话。
这关系当时就有了,当时很多京剧名角,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在大的名角也是戏子,是下九流,这些流氓不仅仅不能得罪,还得交往。
就像是很多京剧名角到了沪上开唱,都得拜三大亨的码头。
不过俩人说有多深的交情,那也未必,只不过算是熟人了。
接着李金鳌跟杨名家第二次交际,就已经是在沪上了,按道理说,你一个天津的混混,到了沪上总没有那么多能耐了吧。
但是李金鳌还有办法,人家辈分大啊,那三大亨里面最着名的杜月笙,据说比李金鳌小三辈!
李金鳌到了沪上,这回不帮杨名家解决麻烦了,而是有事相求,说什么最近沪上周围遭了灾了,周围很多青红帮的兄弟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请杨名家广邀朋友,来一场京剧义演,赚来的钱给兄弟们度过难关。
明着好像是求杨名家,实际上这又是帮杨名家扬名的手段。
想要在一个地方打响名头,你光靠自己的本事,其实很难出头,还得要宣传,就像很多小吃,动不动就说这是朱元璋爱吃的鸭血粉丝汤,这是乾隆爱吃的驴打滚一样。
这位唱戏的杨名家,真能带头组织这么一场义演,地位那不还要蹭蹭往上爬。
一来在戏曲界,他是带头人,二来在民间,他是大善人,在报纸上,还能得到不断的报道和宣传。
这样一来,杨名家又得到了好处,还还了之前欠李金鳌的人情。
义演结束了,杨名家二话不说,直接跟李金鳌斩鸡头烧黄纸拜了兄弟。
这故事传出去,谁又不说李金鳌讲义气,够朋友,声望也更高一层。
双方都得了实惠。
就像现在的高宾一样,同样没有要别人一分钱,但是同样,把高先生是个好人的思想,印在了每一个被他帮助的人心中!
高宾日后还会对大家多多帮助,到时候,人情一时半会儿还不上,大家逢年过节的还不给高宾送点节礼,日后双方不就成了通家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