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五零见闻录 > 第24章 全院大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科长,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孩子有可能会被弄到农村去?”

“那倒不至于,只要你的工资高,养的起,你就养呗,养不起了,你就会主动往农村送。”

“咱们大院这种情况还不少呢,老刘,你说咱们是不是开个大会说一声。”

“三位大爷,我这也只是猜测,做不得准的,万一不准了,再让人家真的去迁户口了,最后吃亏了,不是害了人家吗。你们要开会,就说是你们说的,和我没关系。这么大的责任我背不起来。”

“我们再商量商量,不过你放心,这会就算是开了,也和你没关系,这么多年了,我们三个在大事儿上什么作风,你还不知道吗,谢谢你了,小赵。”

三个大爷走了,只留下目瞪口呆的赵鑫和何雨水,要是她们可以确定,赵芹并不是穿越者,都以为这是专门学历史的人了,虽然分析的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大差不差了,国家利用知青插队,上山下乡的政策,清理了一大批城市里的农村人。

还是那句话,易中海三人能在院子里坐稳宿舍长的位子,他们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过了几天,没有消息,就在赵芹认为这事儿没有后续的时候,夹道那边传来了锣响,这是要开会,而且是每家都需要派一个人过去的那种会议。

一家一个,原本应该是八十来个人,但是总有一些看热闹的,现场呜呜嚷嚷一百五十多号人,随着刘海中惊堂木狠狠地拍下,破旧的八仙桌子配合的吱哟了两声,第N次全院大会正式开始。

第一个发言的是刘海中,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刘海中说话也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由于他知识水平有限,这一段话,还是他找别人代写的,一开始还要照着稿子念,现在他已经完全可以脱稿了,背的滚瓜烂熟。内容还是老一套,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积极展现新时代老百姓积极奋进的新面貌。尊重妇女,爱护孩子,人人平等,不要重男轻女,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碰上陌生人一定要警惕,要及时通报,不要怕麻烦,等等等等。内容很全,反正什么话题也能套的上。

对于刘海中这些废话,他不想说,底下的人也不想听,但是不说不行,不听也不行。曾经王卫国,孙三民,钱有根这三个穿越的大冤种,一唱一和的当面指责过刘海中全都是官话套话,就知道打官腔。甚至背后还说,刘海中想当官想疯了,拿着一个大院的二大爷,过官瘾来了。实际上这是全院大会的必备项目,通过一遍遍的重复让大家把这些东西记在心里,表达在行动上,但是刘海中的能力太差,不会变通,变成了一遍遍的重复。

但是结果呢,刘海中的这番话,仍然在天天说,这三位神仙在劳资科和人事科,以及内部审查科那里都记了一笔,大致就是思想不积极,思想滑坡比较严重,对国家,对组织,对社会有一定的意见,且屡教不改。这一段就跟开会之前全体起立,唱国歌一样,他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几乎没有,但是你能取消吗,肯定不能。对于这些事,同样是穿越者的周利民就很谨慎,每次就他听的最认真,鼓掌叫好最积极。这就是有人教和没人教的区别,毕竟他可是易中海的干儿子,这种禁忌,易中海肯定是要教的。

现在三个人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等有升职,外派,进修等好事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好事多磨了,但凡有第二种选择,他们就永远是候选。甚至等定级会融合很多东西的时候,他们的评级可能都会被影响。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由于他们的好人缘,也没有人提醒他们,所以他们依然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骄傲,一直乐此不疲的给刘海中叫倒好,然后被易中海或者闫阜贵批一顿。一开始刘海中还着急,但是现在他也已经习惯了,你愿意叫倒好,你就叫吧,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其实现在已经能看的出来了,钱有根和王卫国在系统的帮助下,都已经有了顶级初级工人的水平,也就是后来的三级工。随着这一次的大招工,水平说的过去的学徒工都直接转正了,比如何雨柱,但是这两位,仍然是原地踏步,预计要干满三年。这就是不了解现实的危害,他们前世接受的教育和现在差距很大,他们会很自然的认为自己是对的,错的是整个世界。赵鑫和何雨水不犯这种错误的原因就是赵芹的耳提面命,再加上是两个小孩子,偶尔犯个错误也可以说是孩子不懂事,童言无忌。

等刘海中说完,大会才正式进入主内容,易中海这个时候才说话,“前两天,厂里的广播大家都听了吧,关于整治盲流的通知,对于这个同志,老刘感觉到了一丝苗头,我们三个商量了几天,琢磨出来一种猜测,是真是假我们也不知道,但是这事儿关系到咱们大院很多家庭,不说一下对不起我们坐的大爷这个位子。”

“老刘猜着,应该是城里人越来越多,工位不够,而且城里人也得生孩子,这上班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这份文件清理的是现在进城的农民,那么以后呢,咱们城里人还有不少农业户口呢,远的不说,咱就说贾家,贾嫂子是农业户口,东旭也是,东旭媳妇是,未来他们儿子也是。这些人就是城里的农民,他们在农村有地呢。而且人家农村人也不是不会上学,人家也能考中专,考大学,照样能成为城里人,人家虽然说是农村里出来的,但是在厂里可比咱们城里人吃香。所以未来说不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城里上班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几个商量着,要不要大家把户口彻底搬到城里来,咱们以后的孩子就是城里人,哪怕以后真的清理农业户口的人,也和咱们没什么关系。这件事,关系大家自身的利益,你们自己好好商量。”

(户籍二元制之后,对于工人来说是正式工人可以变成非农业户口,但是没说必须成为非农业户口,在厂里上班,吃午饭,交粮票和交粮食的都是工人,没有区别,只是有没有粮本的区别。)

“老易,这话你可说准了,我家老大媳妇娘家一年给六百斤粮食呢。”

“老梁,这事儿谁都说不准,我们也就是个猜测,里面利弊你们自己咂摸,我们不管,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可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搬还是不搬那都是你们家自己的事儿。但是有一点,今天咱们大院讨论的东西,谁都别给我外传,传话传偏了,人家再以为我们是得到什么消息了,匆忙做了决定,万一我们的猜测没有应验,人家找上门来怎么办,人家找上门来,我们也不认。老闫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在闫阜贵摇了摇头之后,易中海才说,“行了,大家都回去琢磨琢磨,星期六的时候,决定搬户口,来我家里说一声,我把要迁户口需要的东西给你安排一下,你们接着星期天回家办理了。”全院大会就是这样,刘海中开头,易中海说正事儿,闫阜贵查漏补缺。

大家伙儿回到家里,针对这事开始了讨论。“爸,你觉得这事儿有谱吗,我媳妇一年能从娘家带三百多斤粮食呢。”

“老易这人,说话一般都有个准头,但是咱就说你媳妇进了咱家的门,国家还能给你撵回去不成吗,就是孩子问题是个大麻烦,万一以后厂里招工不要农业户口的怎么办。”

“那咱就搬……”

“我再琢磨琢磨,这事儿关系重大,要是你媳妇和你儿子都搬到城里了,咱家一年就少了一千多斤粮食,你丈人家,少了三口人的地,咱们家还得给你媳妇他们买粮食吃,说不得还得给你媳妇家补上一大笔彩礼,这一进一出差距老大了。”

另一边,由于贾家全都是农业户口,所以这事儿和他们的关系最密切。贾张氏是京城郊区的,她和贾东旭一共分了六亩多地,她弟弟在家种着,一年给他们两亩地的出息。秦淮茹被街道安排的娘家是冀省通县地区,昌平的,现在还没有划给京城,她们家地更多,为了能把秦淮茹的地留下,他们可是承诺了给四分之一的产出。所以现在贾东旭挣的钱不用考虑粮食问题,再加上贾张氏在家里也能忙活一点,贾家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赵芹听何雨水说过,贾东旭的妈贾张氏是个十足的泼妇,但是自从贾东旭进厂之后,贾张氏就变得极为收敛,虽然抠抠搜搜的劲儿没变,但是张嘴骂街的情况已经基本没有了。毕竟就算她不要脸,她儿子还是要脸的。对此赵芹也挺理解,毕竟兵荒马乱的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孩子,如果还是个软和性子,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是不是本性根本没法说,不过王卫国想截胡她家儿媳妇,被她堵门骂了两天不重样,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