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大早,证券协会就发布消息称,将会在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届时将会公布几项重大决定。

这个时间点,肯定是李睿记忆中的那几份至关重要的文件了,它们的推出意味着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向,也意味着牛市的拉开序幕。

可惜这场牛市持续的时间未免太短了一点,短的像是一场骗局,让李睿忍不住想给这头牛喂点达泊西汀,让它持久一些,再持久一些。

短点就短点吧,最起码牛了一回,总比一直软绵绵的好。

牛市来了,意味着韭菜绿了茁壮了肥硕了冒油了,到了该收割的季节了。

就算李睿不收割,别人也会收割的,大家的镰刀都抡冒烟了,唯恐抡慢的被别人把好韭菜都割走。

被李睿收割的资金起码还会利用在芯片,矿业,能源,高科技这些投资领域回报社会,被其他人收割,只能流到国外去买地买房买车泡妞,既然如此还不如让李睿来收割呢,就当收韭菜们一笔科技税了。

接下来李睿忙着部署资金磨镰刀,以备又快又狠的割韭菜。

俞娜见李睿要动用大笔资金,疑惑的问道:“你要做什么?”

“炒股票。”李睿道。

俞娜没再多问。

星瑞的老员工都知道,公司最初的启动创业资金都是李睿靠着中彩票和炒股票炒期货赚出来的,既然李睿决定出手,那就一定稳赚不赔。

下午14:00,证券协会的发布会开始。

新闻发言人邓科走上台,非常郑重的宣布,证券协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还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及其实施规定。

此时,稍微有些敏感性的人都会意识到,风向变了!

这场风,其实早在年初就开始有苗头了。

2014年1月8日,Ipo终于重启,宝新股份和武我生物成为时隔一年多之后最早上市的两支股票,由此掀开这动荡一年的序幕。

重启才刚两个月,Ipo就面临质疑。

股民们对奥赛康的上市表示不满,认为定价太高,老股转让大幅超过新股发行,让这场上市变成了老古董的大额套现盛宴,根本就是把股民们当傻瓜。

这些反对的股民丝毫没有意识到,相比起一年后那场疯狂牛市里的上市公司们,奥赛康已经算是良心的不能再良心的了。

这个世界,一旦开始比烂,那就只有更烂,没有最烂。

得到反馈的证券协会和奥赛康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进行沟通并发现众多问题之后,开始对全国券商进行了一轮询问调查,在3月末发布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对市场中出现的利益输送,业绩变脸等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还规定网下投资者必须持有不少于1000万元市值的非限售股份,将专业打新炒一把就走的路给堵住了。

这更像是一个证券协会主动做事,恢复市场信心的信号。

接下来Ipo又陷入暂停,州鹏城两地交易所修改了Ipo申购实施办法,风暴开始酝酿。

4月,证券协会和港岛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原则上批准海州交易所,港岛联交所,铧国结算,港岛结算开展海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两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

5月份,总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因为一共有九条内容,被市场称为“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的主要内容是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培育私募市场……当时从25年回来的李睿重温了一遍之后,有些懵逼,以为自己又回到了25年,怎么相隔十年,翻来覆去还是这些话?

敢情十年过去,啥也没变?

2025年的人们,已经习惯把任何事情都当笑话看,比如铧国足球和铧国证券……但在2014年的此时,资本市场还是认真而努力的从字里行间寻找直接的,短期的,有力的救市政策,一些敏感的资本已经开始蓄力,等待更明确的信号。

那时候的股市,还到处喊着2000点保卫战的口号,殊不知惊涛骇浪就在前方,坚持之下的曙光即将来临。

李睿全程观看了发布会,还认真的做了笔记,和脑海中的记忆彼此核对,明确了下一步应该做的事情。

接下来,他打了无数个电话。

打给银行,贷款。

吴鹏举作为本书第一贵人,首当其冲。

“吴行,恭喜高升啊!”打通吴鹏举的电话,李睿直截了当的道。

因为在海州银行做出了上佳的业绩,吴鹏举月前刚刚获得了晋升,兼任海州分行行长之外,还进入了粤发行的领导层,完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跨越。

吴鹏举笑呵呵的道:“这算什么高升,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小步。”

“既然有这么大的喜事,不如来个喜上加喜,帮老弟再筹措一笔资金吧!”李睿一点都没把粤发行当外人,只当是自家的保险柜,需要钱的时候喊一声开锁密码【老吴】就行。

吴鹏举的脸色如何看不到,语气反正有点迟疑:“你又要干什么?”

“干的事情太多了,收购ARm,搞芯片,买海外矿山,有些是业务扩张,有些是上面布置的任务,手头紧啊。”李睿道,“吴行不会刚刚高升,就忘了一起艰苦奋斗的老伙伴吧?”

吴鹏举心想谁跟你是老伙伴,你把我当羊薅,你以为我不知道?

不过这几年被李睿薅啊薅啊,老吴也习惯了,再说李睿人家虽然借钱比较狠,还钱也不含糊,海州分行一年的利润有20%都是星瑞系贡献的,星瑞要是破产倒闭,老吴肯定得跟李睿前后脚上天台。

他们现在算是一根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多了没有。”吴鹏举无奈的道,“20亿最多了!”

“够了够了!”李睿本来只想贷10亿,没想到老吴升职之后似乎也升级了掉落金额上限,一开口就给了20亿,真不愧是本书第一大贵人啊!

挂了电话,吴鹏举才琢磨过味儿来,我艹,是不是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