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是听说拥军顶替了他爷爷的工作,进了红星轧钢厂,成为二级钳工了吗?”
“哼,你这个当妈的是一点都不知道心疼自己的骨肉,难怪他不愿意认我这个外公!当然也怪我,都是黎家的那个小子,误我啊!”
他要是知道昨晚在老莫主导的是自己的亲外孙,说什么都不会闯进去的,明显是被人架秧子了。
黎家的小子也只是说有人公开对立铺张浪费的文件,在老莫大开宴席,让自己大饱眼福的。
但当自己调查的时候才发现,黎援朝这小子夹带了干货,要说经常留连老莫的人,黎援朝必定算一个。
他爹那点工资相比较普通老百姓来说算是高的,但是也不足以让他天天泡在老莫,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消费呢!
以梅老的能力,想要调阅老莫几个月的流水那是轻松的。
光是一个月黎援朝那伙人在老莫消费的金额就超过了三千之多。
还没包括一些零零碎碎的支出,仅仅是在老莫的消费就令人费解。
郝拥军:唔,这么看来,这小子身上绑定的是签到系统啊?
那种动不动签到几千几万元的,粮食几万吨就很离谱。
“我们在西北一个月只有建邦有津贴,要不是意外怀孕,倒是...”
“倒是什么?这么些年,你们哪怕一次想过要关心下自己的孩子吗?恐怕一次都没有吧?”
是啊!
十六年,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六年?
郝拥军遇到这么一对极品爹妈,不知道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此时的轧钢厂里,扫盲班一共开办了十几个教室,可以容纳几百人听课。
这对五万多人的轧钢厂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从无到有的尝试。
自建国以来,不敢说九成人不识字,光是京城等发达城市,至少有近八成文盲。
临时改造的教室里座无虚席,但是外头围观的工人更多。
“小杨,小冯,你们做的很好啊!”大领导都赶来了,看到工人们踊跃参加扫盲的决心,也甚是欣慰。
“厂长,赵部长他们也来了,此刻就在厂门外!”
“别愣着,快点随我去迎迎!”
工业部的大佬都被惊动了,同来的包括冶金部、轻工局、总局的头头脑脑。
“小杨,每次听到有新东西出来,总是先想到你们红星轧钢厂,不知道为什么?”
“诸位领导,请随我来!今天是轧钢厂扫盲班开办的第一天,请各位领导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当,就是来看看,把你们这个扫盲班当做试点,如果办得好,办得出色,回头就对京城所有的国营企业落实下去。”
“赵部长,他们红星轧钢厂原本近八成都是小学学历以下的半文盲或者文盲,如今招募的学徒里超过一半的学历都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中专学历也不在少数。”
赵刚其实早在郝拥军嘴里得知了此事,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给红星轧钢厂站台的。
郑桐眼尖,一早就看到一群身穿中山装的干部走过来,顿时卖力了不少。
“这小子就是郑天宇的儿子?”
“没错,就是他,他当初要来我们轧钢厂上班的时候,给我吓一跳。”
“这次一下子招募了不少大院子弟!”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都知道这些大院子弟在社会上反响很不好,负面的居多。”
随后赵刚将杨桐带到一旁。
“听说你今天带着郝拥军去了协和医院见梅老家人了?”
“哎,是的!”
“这不是胡闹吗?拥军没事吧?”
“情绪不佳,回来后就躲在办公室里作图,您瞧,现在办公室的等还亮着呢!”
“我听说梅若飞回来了。”
“其实...我们准备回来的时候遇到了,只是郝拥军他催促着离开。”
“郝建邦呢?他没跟着一起回来?”
“恐怕建邦回来手续比较繁琐吧?”
赵刚叹了一口气,借故前往郝拥军的办公室。
“赵伯伯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这是什么图纸?”
“这不是前回提起要弄套自动切配机吗?就大胆尝试了一下,不过车间那里反馈效果不是太理想。”
“这些都是你回来的时候画的?”
“您都知道了?”
“梅老其实不止一次过问过你的事情,你不要对他们有敌意。”
郝拥军灌了一口茶水笑道,“不存在什么敌意,他们只是我人生的过客罢了。”
“拥军,真的有必要这么绝情吗?”
“赵伯伯,你觉得是我绝情吗?”
赵刚被问得说不出话来了。
愣说换做是他,他可能会做得更绝情!
“还有一件事情,昨晚是黎援朝做的不地道,但是赵伯伯希望你别冲动,自然有人收拾他!”
“我跟他,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不惹我,自然没有交集,但是他现在把我当成最大的威胁了,我只是出于自保而已。”
“那你自己看着办,千万遇事别冲动,他爹...地位超然,这话我本不该提醒你的。”
“赵伯伯,既然你提起来,那我也多句嘴。现在我反而更加担心你了!您遇事别冲动,动不动就殉节,您还有冯姨,还有几个孩子呢!您要是孑然一身,我肯定不劝您!”
赵刚被郝拥军说得莫名其妙的。
什么叫动不动就殉节?
“这是文人的臭毛病,得改!得学会圆滑!”
“臭小子,你这是在教训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赵伯伯,你劝服不了我,我也劝服不了你,但是您放心,哪天您真的准备殉节了,冯姨和几个孩子我会帮您看顾好的!”
这天顿时聊死了。
这小子就是来气自己的啊!
赵刚现在有种莫名的烦躁。
轧钢厂也不待了,他得回去问问冯楠,郝拥军这番话到底预示着什么含义。
只有妻子最了解他的想法。
不过红星轧钢厂扫盲班的事情,还是在京城各个角落里被无数人提起,就连中央都有所耳闻了。
第二天,就有国字报的记者上门来采访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