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郑和下西洋 > 第5章 戴罪立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下午,朱高炽带着常胜父子进了宫。朱棣正在殿中批阅奏章,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厂督阴奉阳一旁侍立。

有太监禀报道:

“皇上,太子爷带着开国公常胜和他儿子锦衣卫百户常国忠求见。”

朱棣一听这三个人在一起肯定有什么事,说道:

“让他们进来。”

太子三人进来之后,恭恭敬敬的山呼道:

“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朱棣说着把手中的笔放下了,他批奏章批的也有些疲倦了,站起来一边活动活动筋骨,一边对自己的大儿子打趣道:

“老大,你怎么跟开国公一块来的,难不成你也跟你弟弟一样,也学会结党营私,培植自己的势力了?不过你弟弟可比你能耐多了,他拉拢的都是当朝权贵,你拉拢的怎么都是些过了气的旧臣。”

太子爷朱高炽听闻此言,赶紧诚惶诚恐的跪下来道:

“父皇,儿臣没有结党营私之意。”

常胜见太子爷因为自己被皇帝猜忌,想替他解释一番,刚要说话,却被朱棣抢先道:

“开国公,朕叫你搬到顺天府你不来,怎么今天反倒自己跑来了。”

朱棣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叫人不可捉摸,常胜不知道皇帝是不是真的在责怪自己,不过今天为了儿子,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微臣是带犬子来向您请罪的。”

“哦?什么罪?”朱棣突然想起来道:“我记得你儿子应该和郑和下西洋了,郑和的船队还没回来,你儿子怎么先回来了。”

常胜向儿子一使眼色,常国忠跪在地上说道:

“罪臣畏罪潜逃,所以提前回来了。”

“你犯了什么罪?”

“罪臣杀了锦衣卫总旗卜恩革。”

“锦衣卫总旗,那是你的同僚啊?你为何杀他。”

“罪臣不是故意的。全因当时倪清污蔑我,我气不过想杀倪清,卜恩革过来劝阻,我一失手就把他杀了。”

朱棣一听皱起眉头,回头问阴奉阳:

“阴奉阳,我记得这个倪清好像是你的人吧。”

阴奉阳恭恭敬敬道:

“是,陛下。可是这个人办事一向稳重,和常国忠原来又是同僚,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污蔑他呢?”阴奉阳跟着转向常国忠问道:“常国忠,倪清到底是怎么污蔑你的,竟让你如此动怒,起了杀人之心。”

“这……”常国忠有些犹豫,因为来的时候他们父子商量好尽量不要提到小葵,所以常国忠含糊的回答道:“他当时说我和我师姐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我受不了刺激才……”

“哦,我想起来了,你师姐不就是那个叫小葵的姑娘吗?”朱棣说道。

常胜父子二人一听,心里咯噔一声,本来不想提小葵的,哪知皇帝竟然知道小葵就是常国忠的师姐。

常国忠只觉得头上冷汗直冒,回道:

“没错,小葵就是我师姐。”

“她到底是谁的孩子,你父亲应该清楚啊。开国公,朕说的对不对啊?”

朱棣这么问,常胜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身体不自觉的发抖,可他还硬着头皮假装糊涂道:

“微臣怎么会知道小葵姑娘是谁的孩子呢?”

朱棣突然脸色一沉,眉毛一竖,这股气势不怒自威,吓得常胜一下子心里崩溃,赶紧说了实话:

“微臣知罪了,微臣当年是一时糊涂,求皇上开恩啊。”

常胜暗想这回不仅救不了儿子,还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原来当年的事朱棣全都知道。

“开国公,你为什么这么害怕啊,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朱棣看着跪在地上体如筛糠的常胜说道。

“这个小葵说起来也是朕的亲侄女,朕想起来哈里发那件事情和她有莫大的关联。你们这次下西洋,可把哈里发被刺杀的事澄清了?”

常国忠回答道:

“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刺杀哈里发的那两个人原来是波斯明教的,他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嫁祸于人。哈里发的贴身侍卫哈立德已经知道真相,他已经去找真正的幕后黑手报仇去了。”

“好,很好,这件事总算是圆满的处理完了。”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禀报。”

“说吧。”

“陛下,这次下西洋还有意外收获,我们终于找到了失踪的建文帝。”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惊,惊讶中夹杂着一丝忧虑,但是瞬间他的表情变得非常惊喜,抚掌大笑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你们找到我侄子了?哈哈哈……真是太好了,朕当年就觉得朕的侄子不可能自焚而死,好在我一直坚持派郑和去南洋寻找。终究皇天不负苦心人,朕的侄子果然还活着。朕这个周公总算是当到头了,肩上的重担总算是能卸下来了。朕当皇帝这几年可是累坏了,每天有批不完的奏章,真是苦不堪言,哪有当王爷时在战场上冲杀那般潇洒痛快。等我侄子回来,我就可以把朝政还给他了。”

朱棣脸上挂着如释重负般的笑容看着在场的各位。

阴奉阳立马反应过来附和道:

“陛下叔侄团聚真是可喜可贺,此乃皇室之幸、万民之幸、天下之幸。陛下当政这些年,整顿朝纲,励精图治,使得大明国势昌隆,百姓安居乐业,北驱残元,南下诸洋,开创我中华未有之盛况。如今还政于建文,陛下真可谓德盖三皇,功过五帝。”

阴奉阳起了这么一个头,太子等人立马山呼道:

“陛下圣明。德盖三皇,功过五帝。”

朱棣示意众人起身,问道:

“你跟朕说说,你们是怎么找到我侄子的。”

“能找到建文帝,主要是因为一个叫盖士奇的人,他原来追随建文帝,后来叛逃过来,是他告诉我们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当时正要和波斯明教相互勾结,我和马大人、王大人还有盖士奇四个人混入明教总坛,要把建文帝抓回来。可是……”常国忠说到一半就不说了。

“可是什么?”朱棣追问道。

“可是因为臣畏罪潜逃,不知道最后马大人他们抓没抓到建文帝。但是我想马大人应该不会失手。”

朱棣听到原来建文帝抓没抓到还没定论,脸上的表情又变得飘忽不定。

这时太子爷趁机说道:

“父皇,常国忠这几次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多有功劳,再加上他毕竟不是有心要伤人性命,求您看在他的祖上为大明立过汗马功劳的份上,从轻发落。”

朱棣想了想说道:

“好吧,既然有太子为你求情,死罪就免了。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马上又要北伐了,正缺人手。这样,削去你一切官职爵位,贬为步卒到英国公张辅的军中效力,戴罪立功。”

父子二人赶紧匍匐在地山呼道:

“谢陛下隆恩。”

跟着退出殿外。

太子和常胜父子出了皇宫之后,常胜急忙向太子感激道:

“多谢太子爷替我父子二人周全。”

“国公客气了,能有这个结果已经是万幸了。而且皇帝说的明白,让令郎到北伐军中戴罪立功。如果这次北伐令郎能立下什么战功,官复原职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常胜说道:

“能不能官复原职我已经不奢求了,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常胜跟着对儿子叮嘱道:“孩子,到了军中一定要多加小心。”

“父亲请放心,孩儿一定在阵前立功,绝不辱没常家的威名。”

此事过了大概十多天后,郑和的船队才回到大明。因为船队要等候季风,所以回来的比常国忠晚了许多。船一靠岸,郑和急忙和王景弘、盖士奇一起赶赴京城,面见圣上。

三人进入殿中,一起跪道:

“微臣\/草民,叩见圣上。”

朱棣叫三人起来,指着盖士奇问道:

“你就是盖士奇吧。”

盖士奇大吃一惊,没想到朱棣竟然认得自己。盖士奇急忙答道:

“是,陛下,草民正是盖士奇。草民昨日昏聩,误跟了建文伪帝,今日弃暗投明,得见圣主,真是三生有幸。圣上若不嫌弃,草民愿效犬马之劳,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盖士奇说的义正辞严,好像一副忠臣烈士的模样。

郑和和王景弘彼此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些奇怪,朱棣是怎么认识盖士奇的?

朱棣对盖士奇的表现很满意,笑着说道:

“好,很好,听说你在寻找建文帝这件事上立了大功,朕一定会重重犒赏你的。”

“谢主隆恩。”

“郑爱卿,朕的侄子你们找到了吗?”

郑和本来心中还在盘算怎么向朱棣解释假建文帝的事,此刻朱棣直接问起,郑和只好答道:

“臣正要向陛下禀报,我们确实找到了建文帝的线索,可是最后才发现那个建文帝竟然是别人假冒的。”

朱棣听闻此言,先是一阵惊讶,跟着大失所望道:

“竟然有人假冒建文帝,那真的建文帝在哪你可有线索?”

郑和刚要回答,旁边的盖士奇抢答道:

“真正的建文帝,现在可能在少林寺。”

朱棣更觉得惊讶了,他派人到海外找了这么多年,万没料到要找的人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这消息准确吗?”

“这……”建文帝在少林寺只是郑和等人的猜测,盖士奇也不敢打包票。

“禀陛下,这只是臣的猜测,而且建文帝被人下了剧毒‘十日自戕丸’,臣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活着。一切都要等到了少林寺,才能知道结果如何。”郑和说道。

朱棣的脸色变得很复杂,怅然道:

“既然如此,速速派人去少林寺查找。”

盖士奇上前道:

“陛下,草民愿去一趟少林寺。因为草民曾经跟随建文帝多年,我对他现在的长相是最清楚的,而且协助建文帝逃走的人叫伊贺武藏,此人是东瀛忍者,善于乔装改扮。草民猜测,建文帝和他肯定改头换面,草民可以拆穿他的真面目。只要建文帝还活着,草民保证一定把他给陛下带回来。”

盖士奇说了一大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在寻找建文帝一事上不可或缺,非自己出马不可。朱棣看穿他的心思,盖士奇刚刚归顺自己,立功心切,于是慨然应允道:

“如此,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好了。”朱棣跟着吩咐道:“阴奉阳,从今天起这个人归你调遣。”

“奴婢明白。”阴奉阳说着把盖士奇带出去,两个人准备人马去少林寺寻找建文帝。

阴奉阳和盖士奇出去之后,郑和向朱棣禀报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你是想说常国忠的事吗?”

郑和一愣:

“陛下已经知道了?”

“嗯,常国忠比你早回来的。他和他父亲找来太子替他们说情,朕念在他是功臣之后,就从轻发落,现在把他贬为步卒在英国公账下效力。”

“如此,我替常国忠多谢陛下隆恩。”

“死了的卜恩革,你是如何处理的?”

“请陛下放心,臣在回来的路上路过南洋把尸体送回了他的老家,好生安葬,还给了家里一大笔抚恤金。”

“好,此事办得也算妥当。朕再问你,那个小葵姑娘现在在哪?”

“回陛下,常国忠冲动之下误伤人命,他一害怕就畏罪潜逃了,我派小葵姑娘去找他了。”

“郑爱卿,你派谁去追常国忠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派小葵呢?你是不是有意这么安排,而放走小葵的呢?”

郑和心里一惊,暗想朱棣不愧为千古帝王,心机竟如此敏锐,好在郑和早就想好了托词,解释道:

“陛下,臣之所以这么安排,纯粹是因为小葵是常国忠的师姐,只有她才能劝得了冲动之下的常国忠。臣并没有故意放走小葵的意思。”

“小葵是我大哥的女儿,这件事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朱棣突然非常严肃地问道。

郑和老实说道: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第一次下西洋时遇到小葵,那个时候臣就猜到了小葵的身世。”

朱棣突然“啪”的一下猛拍龙书案,怒道:

“既然你早知道,为何不向朕禀报!朕是不是告诉过你,只要有一点建文帝的线索,立马向朕禀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知情不报!”

朱棣如此震怒,郑和反倒没有多害怕,他解释道:

“陛下,臣之所以知情不报是因为小葵虽然是太子朱标的女儿,建文帝的妹妹,但是她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而且当时她和她母亲并没有和建文帝在一起,他们二人也不知道建文帝在哪。臣觉得小葵和这件事无关,没必要把她牵扯进来,所以臣就自作主张向您隐瞒了这件事。”

“可是你却和别人说起过。”

“陛下,您这是何意?”

“还用我提醒你吗?你还说什么‘你不说,我不说,没人会知道的’。我告诉你,‘你不说,我不说’是没人会知道,但是天知道,朕便是天!”

郑和这才想起来,自己和常国忠的父亲常胜说过这句话。那是他和常胜私底下谈的,皇帝竟然知道。郑和越想越觉得害怕,朱棣和太祖洪武帝一样,对天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郑和吓得不敢出声。

“好了,你们两个下去吧。”

朱棣把二人打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