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干上一天活,中午是两个他们没见过的面粉做的窝窝头,晚上依旧是两个窝窝头,早上是一个拳头大的土疙瘩。

不过吃起来还挺甜的。就是数量有点少,吃不饱。

凡是敢到县衙闹事儿的,都被拉去做了三天到七天不等的苦工,然后才被放了出来。

临走的时候,被告知,今年给大伙儿种的高产作物,就是这几天他们吃的东西。

味道好吧?亩产千斤以上。

如果他们敢保证回去后,能跟被衙役们看着的时候,一样用心干活儿,带着他们一起种植高产作物也没啥。

有一点必须保证,所种出来的所有作物,除了自留跟交税外,其余产出,想要售卖,必须要卖给官府。

当然,官府的收购价格并不低,毕竟这玩意的产量足够高。

经过了若干天的体能训练,那些个“懒人”们彻底改头换面了。

要是收庄稼的时候,他们的田地里产出少于平均值,不仅要多交两成税,日后都不准许他们种植高产作物了。

当然,这话是胥东升吓人的,可老百姓是真的怕。

再也没了王元峰在时候的懒散模样。

赵明庚真的只是在岭北县待了三天就奔赴红岭县了。

红岭县的状况,比岭北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看着满大街的老肉妇孺,赵明庚心塞塞。

想要发展城市,怎么也得有人吧,如今城里连个青壮都没有,该如何发展?

让他用嘴吹吗?

既来之则安之。

赵青嫣放心不下老爹,特意跟着到了红岭县。

结果来了一看这情况,任凭赵青嫣如何见多识广的脑子,此时也有点宕机。

她不知道该用何种语言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这该怎么弄嘛,爹,你可有想法?”赵青嫣问道,

赵明庚看了闺女一眼,“嘿嘿,没有。”

这回是赵青嫣陪着赵明庚骑马,满县城逛荡了。整个县城里,连一家医馆都没有。

唯独有一间杂货铺子,里面卖些针头线脑跟盐这些。

箩筐,铲子,铁锹这些,一律没有。

至于耕种,老百姓会耕种的,只是他们种的不是什么大面积的农田,而是自己的院子的一亩三分地。

开垦好了,出产的青菜够吃上一年的了。

反正这里的温度较高,四季只需要一件衣裳,因此,种植的蔬菜,一年四季都能吃上。

粮食嘛,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种上点黄豆,吃青豆夹,

种上一点点小麦,一年能收到个十几斤粮食,都算是多的了。

老百姓所吃的粮食,多数都是从其他的城市带回来的。

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人出去务工,然后准时准点的往家里送粮食。

送回来一百斤的粮食,就够家里的老小吃上一年了。

能吃饱吗?开玩笑呢?饿不死就算是不错了。

红岭山,赵青嫣跟赵明庚父女俩骑着马,在山上山下地跑了好几天。

大面积的红土,倒是不太适合种庄稼,只能种植一些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作物。

红土有个最大的用途,便是用来做砖,做瓦,做花盆,瓷器这些。

而老百姓居住的平原,多数以黄土地为主。

面对着如此贫瘠的红岭县,赵明庚感觉有些头疼。

好在他有万能的亲闺女。

因地制宜是为官者最需要清楚的事情。

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区域划分。

在有老百姓居住地区,合理利用山地资源,种植经济作物跟树木这些。

在百姓居住人口较少的地方,在不会造成山体滑坡的基础上,建陶瓷作坊。

黄土地,虽然贫瘠,可这不影响种土豆地瓜,还可以顺便在田间地头撒些草种子,用来喂养家禽家畜。

与此同时,还需要把外出的务工的老百姓,尽可能的招工回来。

土地需要开垦,没有老百姓怎么行呢?

新上任的县令赵明庚,发布了第一条政令。

鼓励开荒种田,凡开荒两亩者可到县衙领取免费高产粮种百斤。

凡开荒达到十亩之家,可到官府赊牛一头。

所欠牛款分期三年内还清,利息一分。如果可以在两年内还清,则无需利息。

招聘制陶工人,招力工……

对于开荒这个事儿,能领导粮种这个事儿,红岭县城的老百姓,兴趣不是很大。

一直以来产量太低了,让老百姓对种地失去了兴趣。

不过,若是每户能开荒10亩地,就能赊一头牛,这个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还是三年内还清,才需要一分利,两年内还清,不需要利息。

买头牛是庄户人家想了一辈子的事儿。

有那聪明的人家,琢磨着,一头牛16-17两的银钱,

让自家两年或是三年内还上那么多钱,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能够跟别人家合伙呢?

两家买一头牛,按照16两算,一家合着8两银。

如果两年还清,就不需要利息了,合着一年4两银子。

自家孩子们在外面赚钱,一年攒出来四两银可能性好像还是有的。

何况县令还要招工,还有高产粮种。

既然县令敢这么做,没准他真有把握呢。

这么些年,就没见哪一个县令,有这么大的魄力。

胆子大的老百姓,终究是动心了。

红岭县的面积并不小,只不过是人少而已。

赵明庚的招聘信息,自然是先可着本县城进行。

先把土地耕种起来最是要紧。

老百姓有了粮食,才有动力想别的。

有人去应聘做力工,赵明庚不给发工钱,而是以粮食代替工钱。

每日三斤大米,是精米呦。

主要的工作,就是挖土,然后做土坯。每天每人要做出至少500块的土坯来。

这个数量好像有点多,但是对于给了足够工具的百姓们来说,好像又是容易做到的,

毕竟铲土的不管是铁锹还是镐头,都是崭新锋利的,

运土有独轮车,和泥有水管接入,不需要自己一担担挑水。

无形中就把工作的辛苦程度,降低了不少。

当第一天散工的时候,见到真有人领了大米回家,第二日去面试的人多了两倍不止。

老百姓们都快疯狂了,赶快给自家孩子写信,让他们赶快回来,赚了精米,拿出去卖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