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一个二级文明有二向箔很合理吧 > 第836章 一光年直径的小宇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6章 一光年直径的小宇宙

【捕获的恒星可以被放入文明小宇宙之中,并被恒星能源抽取装置抽取运用。】

这是要塞主脑【十】的原话。

从这句话便能看出,七级文明【第十帝国】至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起初,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吕永昌有些难以想象这样的场景。

一个文明,到底该掌握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创造”一个小宇宙。

不错,“创造”。

尚且处于五级文明,对时空理论只有初步认知的吕永昌一度认为,这所谓的“小宇宙”是利用宇宙大爆炸之类的技术直接凭空创造出来的。

这对当时的吕永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当然,仅限于当时。

随着人类文明对时空的认识逐步加深,吕永昌对【小宇宙】有了一个朦胧的猜想。

由于缺少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它只能停留在猜想的程度。

直至今日。

他望着全息投影中没有半点星光的黯淡空间,量子大脑中灵感不断喷涌而出。

通过探测舰和探测器传回的各种数据,他不断印证着原先对【小宇宙】的猜想。

错误的猜想被剔除,正确的结论被保留……

不知何时,他面前已经展开了一幅湛蓝色的全息投影。

投影中,写满了基于时空理论延伸出的公式和模型。

此时此刻,吕永昌眼中除了身前写满公式的全息投影,便只剩下了那些快速闪烁的探测数据。

指挥工作也暂时由方旭接手。

在方旭的命令下,零开始控制着大量的探测舰和探测器对这个疑似小宇宙的空间进行全面探测。

首先,人类需要搞清楚它的边界。

换言之,就是它到底有多大。

时间缓缓流逝。

吕永昌身前的全息投影层层叠叠,持续的计算让吕永昌脸上露出了几分淡淡的疲态。

但他的双眼却是愈发明亮。

原本的疑惑和阴霾,正在一点一滴地缓缓消逝。

与此同时,零对小宇宙的探测工作也逐渐进入了尾声。

小宇宙的简单模型逐步完善,并被投在了全息投影之中。

这是一个标准的球体空间。

直径大约为一光年。

不算大。

甚至比太阳系都要小——以奥尔特云为太阳系边界,其半径差不多为一光年。

可即便如此,这个小小的宇宙还是让在座的院士们脸上露出了欣喜和兴奋的表情。

……

跨河系远征,最大的困难其实是物资储备的问题。

反物质燃料算不得什么。

最大的大头其实是维生物资和星舰替换零部件。

长达5000年的漫长旅途,星舰内的各种零件必然会有所损坏。

虽然工程舰可以实时对损坏的星舰进行全方面维修,但那毕竟是需要资源的啊!

换在河系内部,这些资源并不是什么大事。

对于六级文明而言,凭借曲率引擎前往最近的恒星系便可以获取到需要的物资。

但若是在河系之间……

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那是一片物质极其稀薄的区域。

那是接近极致的真空,物质密度甚至以单位空间内的原子个数进行计量。

即便是所谓的星系桥,也不过是物质密度相对稍大一点的一条小路罢了,与河系内的物质密度根本没有可比性!

对于掌握了物质能量互转化技术的七级文明而言,中性氢桥是一个完美的航道——它们可以直接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搜集这些氢原子,并将其转化成纯粹的能量,再将能量转化为需要的物质。

但对于尚处于六级的人类文明而言。

中性氢桥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燃料补充区域罢了。

它根本提供不了除了氢以外的物质。

因此,摆在人类文明面前,最大的难题出现了。

除了燃料,舰队还需要携带足够多的各种物资,但携带的物资越多,燃料消耗就越多,需要的舰队就越庞大。

舰队越庞大,需要携带的各种备用物资和零件就越多,燃料消耗也就……

“正向循环”了属于是。

依靠零的庞大算力,科学院曾经对整个航线进行了全方面的模拟,并找出了一个相对合适的航行方案。

按照那个方案,人类舰队在离开银河系的时候,是一支星舰数量超过两万的庞大舰队。

而在抵达仙女座星系的时候,舰队规模将骤减至三千余艘。

这是一个堪称恐怖的跌幅。

什么?那些星舰都去哪儿了?

内部装载的物资被消耗殆尽之后,这些星舰自身也会被拆解利用。

它们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个方式陪伴着人类文明罢了。

……

也正是如此,在得知这个小宇宙直径的那一刻,所有院士脑海中都浮现出了一个念头。

直径一光年的小宇宙内,究竟可以装多少物资?

如果可以带着这个小宇宙一起远征,那人类文明还用得着担心远征时的物资不足吗?

什么?燃料不足?

直接学习【第十帝国】留下的母星要塞,塞两颗恒星进去!

物资不足?

恒星都有了,再塞几颗行星也是很正常的吧?

至于舰队……

直接把舰队停在小宇宙里,等到了目的地再放出来。

真正意义上的零损耗。

亦或者说,恒星和行星都有了,我再造一些星舰工厂也是很正常的吧?

工厂都有了,再造几个研究所也是合理要求吧?

在漫长的河系旅途中,人类甚至可以在小宇宙里默默发展五千年!

《开局一个小宇宙,苟到九级文明再出山》

当然,以上都是院士们脑海中的想象画面。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如今的人类文明,目前对这个小宇宙的认知程度几乎等于零。

出现的原因,是否稳定,如何移动……

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别说带着小宇宙远征了,甚至连搬运恒星进小宇宙的能力都没有。

当然,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打击到这些院士,相反,在得知小宇宙尺寸的时候,他们的科研热情瞬间高涨了起来!

试问,谁能拒绝随身携带一个小宇宙,并且苟着发展科技的诱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