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宋的天空 > 第151章 杨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子,这件事做起来估计有些棘手,咱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叶灵山陈让一直没有说话,便在那儿追问道。

陈让苦笑道:“灵山,这事估计没有咱们想象中的容易,其他的咱们暂时也管不了,但乔大年欠那些老百姓的钱,咱们无论如何,都要为老百姓讨一个公道。”

“那是自然,咱们这次奉的旨意,本就是体察民情,咱们只要把乔大年欠老百姓的钱追回来,再把他欺压百姓的证据交上去,剩下的就是知府杨大人的事,就跟我们无关了。”

这个叶灵山,看上去还是挺老实的,却没想到这么滑头,好,很好,她所想的,也正是自己想要的。

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这个地头蛇还是四条大蟒蛇。

就凭自己这两三个人,加上那个没有露面的皇城卒沈从,脑袋一发热,就跑到这个地方来吃蟒蛇羹,他是真的不知道那个梁静茹到底给了他多大的勇气。

只要想想这个情景,就觉得恐怖,简直比那个肉身投馁虎还要恐怖。

陈让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是真的不想把自己的命送在杭州城,叶灵山的建议真的是很符合他的胃口。

量力而行,活着才有梦想,陈让只想活着。

毕竟,这里不是合州城,也不是大西北,在合州城,至少还有钓鱼山的乡亲,在大西北,至少还有呼延庆他们这些可以过命的兄弟。

但是在杭州城,除了身边的这几个人,他实在不敢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的手上。

吃过晚饭,左右闲着没事,便对安平和叶灵山道:“灵山随我去趟府衙,安平和梁爽,你们留在客栈,非常时期,哪儿都别去。”

梁爽和安平点点头,没有说话,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也不想给陈让惹更多的麻烦,再说这个西湖和外面的集市,他们昨天就已经逛过了。

陈让也没有多说话,便和叶灵山来到府衙,他猜得没错,知府杨大人果然回府了,好像知道陈让会过来,连晚饭都没有吃,就在他的官邸等着他。

知府姓杨,叫杨偕,终南山种放的徒弟,喜欢谏言,也喜欢谈论天下大事,因为向官家建言接李元昊称帝的事实,受王素、欧阳修、蔡襄等人弹劾,被贬出京任杭州知州。

杨偕的年纪尽管有些大,六十多岁的样子,身形有些瘦削,看上去精神不错,此人不但喜欢谈论天一大事,还喜欢古今兵法,更着有兵书十五卷。

按理,像他这样的人,应该不是那种可以姑息养奸的人,但事实上,或许是年纪大了,又或许是做惯了京官,对地方上的事情,实在提不起兴趣。

所以,与其花时间与那些地方上的豪强斗,还不如掏豉他的《太平可致十象图》,只要把这玩意儿掏豉好了,就可以回去了。

有这样的捷径走,又何必如此的费心劳力呢?

事实上,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因为就是凭着这个《太平可致十象图》,他是真的又调回去了,所以,人呀,一旦有捷径,谁还去拼命呢?

这大宋朝的官员调任,有的时候,还真是奇葩,就比如前面说到那个柳三变,在一个任上干了九年,心里很不爽,就想着拍个马屁啥的,看能不能升迁。

于是便写了一首词,献给朝廷,结果却因为一句太液翻波,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未能如愿,官员的考核不看政绩,却看上面的喜好,也是一大奇葩。

这也难怪欧阳修范仲淹他们在庆历新政的时候,要改变官员的考核制度,给官员加一道锁,这样的新政首先损及到的就是高位者的利益,能成功就成怪事了。

杨偕见陈让都来半天了,也不说一句话,气氛实在有些尴尬,他的的纪比陈让要大,官阶也要比陈让要高,陈让不给他见礼,他也不好意思屈尊不是?

叶灵山见此,赶紧对着陈让使眼色,陈让这才想起,自己来这里半天,好像还没有跟这里的主人打招呼呢。

这才拉着叶灵山,跟杨偕相互客套几句,随后在杨偕的授意下,大家按宾主坐下。

再次客套后,这才步入正题。

陈让端起茶杯,轻轻地喝口茶后,这才缓缓地道:“杨大人,客套话咱也不多说,陈让此番前来,就是想询问杨大人,毕老先生,所犯何罪,为何将其一家,拘押至此?”

杨偕有些发愣,不太明白陈让的意思,将茶杯放回茶桌,有些疑惑地道:“毕老先生?本官不太明白陈大人的意思,也不太明白陈大人口中的毕老先生何许人……”

“你不知道?”

陈让也是愣了,看他的年纪好像也不大,七十岁都不到的样子,不太可能是老年痴呆,今天早上才发生的事情,怎么转眼就忘了呢?

杨偕显得有些尴尬,关于毕老先生,他是真的没有听说过,“不好意思,本府是真的不知道,陈大人有什么需要本府做的,不妨明说!”

唉……

陈让叹口气,这大宋朝果然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仕农工商,这工匠在大宋朝,果然是一点地位都没有,难怪那个王安石在听到自己要搞渔山书院的时候,是那样的不霄一顾。

华夏族的四大发明呀?

在这个年代,竟然是如此的不值一提,这个杨偕,竟然连毕昇是谁都不知道。

陈让突然觉得有些悲哀,如果不是沈括的《梦溪笔谈》,详细地记截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说不定后世的我们,还真的记不住这个人。

毕昇的活字印刷,在他生前没有得到推广,他做的胶泥活字,也没有流传下来,这么好的一项技术,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当时人的推广,差点给埋没了。

搞得一些厚颜无耻之徒,总说这个活字印刷是他们搞出来的,跟我们争这个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搞得我们的考古学家压力山大,好在真的就是真的。

一九六五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年(1100~1103)的活字本,这也是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这个时候,离他发明,已经过了六十年了,也就是说,他的这项技术,直到六十年后才大面积的推广的,否则的话,历史文物不会这么少。

陈让既然来到这个年代,就要让这个年代最伟大的发明家,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重。

陈让见杨偕一脸的懵逼,只好说道:“他姓毕,叫毕昇,七十多岁,在一个印刷作坊里做工匠,他家就在六和塔附近。”

“哎呀……陈大人说的可是毕老头?”杨偕听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一个年老的工匠而已,叫什么先生。

搞得他还以为是哪个大儒来到了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