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宋的天空 > 第50章 简单粗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年代的识字率很低,这个,陈让是知道的,但是低到这个程度,还是超乎他的想象,真是任重而道远呀。

钓鱼山既然找不出一个识字算数的,这件事也就只能作罢,当即让陈信去华蓥山,叫几个工匠回来,随后把图纸交给陈义,让他按照图纸的需求,把相关的材料准备好。

安排好这些,便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便开始写告示。

简单来说,就是钓鱼山准备收蚕茧,价格在春蚕的基础上提高三成,有意者可来钓鱼山签定契约,并领取相应的订金。

钓鱼山统一收购的时间是九月十五,到时候钱货两清,绝不拖欠!

陈让的毛笔字写得本来就不好,当他写到六十九份的时候,整个人都石化了,看来今天想写完一百份是不可能的了。

叫来陈义,将这些告示交给他,让他安排人手拿着告示到各个村落去宣传。

“小叔……你没事吧?”当陈义听完陈让的话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事?我能有什么事?”

“这个……这个价格提高三成,小侄……小侄没听错吧?”

“没听错……价格的确是提高三成,按照我原来的计划,本来是想翻倍的,却被刚才的话震惊到了,咱们钓鱼山竟然没一个识字算数的,所以,期望不敢抱得太大……”

“小叔……你可知道,这秋蚕结的茧比不得春蚕夏蚕,这种茧本来就卖不起价,咱们就算是同样的价格,就已经亏本了,如果再提高……”

“如果再提高,是不是我们钓鱼山连裤子都没得穿了?那你睁开眼睛看看咱们钓鱼山现在有什么?看看今天回来的那帮后生,他们身上穿的是什么?

你说,咱们都穷成这样了,还怕没裤子穿吗?

合州梁氏,做的不是丝绸生意吗?那咱们就来个釜底抽薪,把蚕茧的价格抬高,按照他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停产没法向客商交差,生产只会让自己亏得更多……”

“小叔……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对,他们生产固然是亏本,但咱们生产,恐怕会亏得更多,而梁氏家大业大,他们亏得起,可我们,拿什么来亏?我们身上,连百文钱都没有。”

“你们没有,不代表我没有……你就按照我说的去安排吧,钱的事,不是你管的事。”

对付陈义这样的人,就是要简单粗暴,叫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至于为什么,我懒得向你解释,在东西没做出来前,解释你也不懂。

现在的缫丝都是纯手工,这点,他不但从刘记还有聂记那里得到证实,从陈义的口中,同样得到证实。

钓鱼山家家户户都养过蚕,几乎每个妇女都懂得缫丝,而且,按照陈义的说法,她们的反术,绝对不比刘记聂记那些女工差。

因为那些女工,原本就是因为自己没法养蚕,才出去找事做的,哪像钓鱼山的妇女,从养蚕到缫丝再到织布染布做成衣,她们都有一整套的手艺。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点陈让并不否认,但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革命,其震憾绝对是远超他们想象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一个四亿亿的中央帝国打得体无完肤,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边的一个小国崛起,把曾经的宗主国打得遍体鳞伤……

把蚕茧的价格提高百分之三十算什么?

他要做的东西,是把这个时代往前推进七百年,他要让那些还在树上嘴树叶的白皮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小叔……你在想什么?是不是我说的话,伤你的心了?”陈义见陈让不说话,心里觉得有些不安,用老太爷的话说,小叔是钓鱼山第一个识字的娃,你们都要听他的。

“没事……你们都去忙吧……”陈让笑笑,便不再说话,回到自己的房间,留给他们的,只是一个瘦瘦的背影。

既然是小叔安排的,他们还能说什么?陈义将陈豪叫过来,把告示交到他的手上,让他带人去走门串户,挨村挨村去宣传。

陈豪不像陈义,总有那么多的问题,他的想法有些简单,你让我打架,我就打架,你让我发告示,我就发告示,反正,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事,他都乐意去干。

将告示接在手中,叫上两个兄弟,直接就下山去了,而陈义也没有闲着,陈让叫他去准备材料,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就算他再傻也知道,小叔的计划能不能成功,就在他能不能把小叔给的图纸变成现实,能不能按照小叔的要求把这些东西都建起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陈让既然把这些事情交给陈义,那就是相信陈义能把这些事情做好,根本就不用自己去操心。

至于能不能打响蚕茧收购的第一枪,单靠陈豪他们挨村挨村去宣传,那是不可能的,陈让本身也没有对他们抱太多的希望。

只是觉得这次回来的人比较多,怕他们到处惹事,给他们找点事情做而书已。

人呀,如果太闲,迟早会出事的。

现在,钓鱼山的事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陈让并不想节外生枝。

已经有好几天没进合州城了,要让大家知道钓鱼山在高价收购蚕茧,陈让觉得还是自己出马比较好,自己给自己带盐。

一个良好的广告,在任何时代都是管用的,虽然广告的载体不同,但其本质还是一样的。

要说合州城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勾栏瓦舍,但是,这些地方,普通的老百姓是不会去的。而养蚕的几乎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离菜市场不远的地方,有块空地,陈让打算在这里搞个露天的说书场,既然决定自己给自己带盐,首先就要把自己的知名度给炒起来。

只要有了知名度,把自己变成公众人物,便可以洗掉自己身上的标签,好像这个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从来都是如眼前这般聪明。

就不会有人跑到西北去刨根问底了。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自己炒成公众人物之后,就掌握了话语权,别人再想动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知道话语权的重要性,陈让会觉得自己是白活了。

大宋朝既然推崇文化人,那自己想要打响自己的知名度,就得跟文化有关,说书,就变成他的必然选择。

说书场很简陋,就是两块破木头上面顶着一块破木板,红布可以省了,甚至连惊堂木都省了,这遍地都是砖头,而且是那种大青砖,结实。

这玩意儿,专业砸人五千年,原因就是两个字,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