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胡岛离开之后,甄国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怎么参与战斗的事情,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在两个位面的各种生意上面。
事实上,现在也没有太多能让他插手的战事。
在华国国内,边区政府在拿下东北和草原省之后,最近半年来也一直没有再与倭军发生大的冲突,而是集中精力开始了新一波的军事和经济建设。
李云龙的独立纵队在过完年后,果然被老总下令进行了拆分。
丁伟和孔捷各自带走了独立纵队四分之一的兵力,分别去了中原省和东鲁省,打算作为种子来打造和独立纵队同样模式的混成部队。
但老总也没有直接把独立纵队的编制减少,而是命令李云龙尽快把空出来的名额补充完整,尽快恢复战斗力。
所以李云龙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在草原上招兵、练兵,甄国科乘坐旋翼机飞去了九原城几趟,李云龙每次见面后都给他抱怨,自己的独立纵队快成了专门帮老总练兵的军校一样,每次费尽心思锻炼出来一批战士出来,就会被老总给调走大半。
事实上,边区的各支主力部队基本上也都跟独立纵队差不多,在这段时间里都纷纷被拆分和整编,以便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优势,在边区部队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保证战斗力不会下降太多。
当然,也有许多年龄偏大,或者身体条件不允许继续在一线战斗部队服役的战士们,被抽调到新独立出来的工程兵部队进行公路、工厂等各种工程的建设,或者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分配田地退役务农、加入互助社或者工厂做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边区对东北发动全面反攻之后,还被倭军占据的燕京城就被老总专门派兵包围了起来。
只是因为担心强行攻城会对这座古都造成重大破坏和太多居民伤亡,边区一直没有下令对燕京城进行强攻。
燕京城中的鬼子们既无力突围,也没有援兵前来救援,到今年3月底的时候已经消耗光了城中所有的存粮。
这些鬼子实在无别的办法可想,只得在倭国大本营的默许之下,派人找到边区方面谈判,提出以不破坏燕京城和不伤害百姓为条件,换取边区允许他们离开燕京前往津门。
边区方面在慎重考虑之后,同意了倭军的这个提议,但要求他们在撤离时除了武器之外,不得携带任何别的物品。
4月6日,燕京城中的6000余名鬼子士兵和两万多其他鬼子开始陆续撤向津门。
4月13日,边区部队开进了燕京城,这座古都在被倭军侵占8年之后,终于回到了华国人的手中。
在华国之外的各处战场上,独国人还在北非和毛熊两条战线上,分别与腐米联军和毛熊国死拼。
甄国科没有任何想替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帮场子的意思,毕竟对华国来说,这些国家就这么持续消耗下去才是最有利的。
况且参战的每一方动辄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兵力,战场面积也是极为广大,他就这么一千来号人填进去,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倭国人在阿三国战场上也陷入了僵持之中。
原本在阿三国民军的协助和鼓噪之下,腐国在阿三国的众多仆从军面对倭军的进攻基本上都是毫无战意,甚至还出现了大批倒戈投降的情况,腐国和米国在阿三国的兵力又严重不足,根本抵挡不住倭军的疯狂进攻。
不过是小半年的时间,倭军前锋已经抵达了阿三国中部的海德拉城附近,战场形势对倭国而言一片大好。
但偏偏倭国鬼子们的本性开始发作,在占领地区疯狂剥削,烧杀抢掠。
更过分地是,倭国人不吃阿三人们搞的非暴力抵抗那一套,对那些抗议地、绝食示威的、不可听话努力干活的阿三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逼着他们为自己挖矿、做工、运送物资或者当伪军打仗。
阿三国人发现这些打着解放他们旗号的倭国人比腐国人还要可怕的多,顿时就开始后悔不已。
腐国人手下的阿三士兵们面对倭国人时主动投降的越来越少,占领区的反抗运动也开始愈演愈烈,就连阿三国民军都开始跟倭军貌合神离起来。
眼看着一贯懒散的阿三国人都有了生生地被逼成当初华国般全民抗倭的趋势。
对于倭军更不利的是,米国不惜代价地从滇南用运输机把山城政府的10个师给运到了阿三国,然后换装成米式装备之后就送上了与倭军作战的前线。
这10个师虽说不是山城方面嫡系精锐,但也基本上都是地方派系的主力或者山城的二线部队,本身战力就不弱,在换上米式装备之后更是战斗力飙升。
加上这些华国的战士们几乎都怀着对鬼子的刻骨仇恨,又被长官们灌输了满脑子地为国争光的想法,打起仗来个个都不畏牺牲,竟然真的用不到倭军半数的兵力,硬生生地挡住了倭军的凶猛攻势,给腐国人和米国人争取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甄国科对这种情况很是无奈,在他看来,这些华国的战士们打鬼子肯定是没错的,但到阿三国替腐国人和米国人打鬼子,实在是没有必要。
如果不是之前一直抽不出时间的话,他都恨不得到阿三国去帮倭军一把,让倭军能早点把阿三国给全占了,给倭国人和米国人再多放点血。
但现在山城的这些军队掺和了进来,就使得他不得不放弃这种想法,毕竟他总不能去帮着鬼子去向华国的士兵们出手。
现在边区方面的部队唯一与倭军还有小规模战斗的地方,就是华人自卫军所在的缅国乃至整个中南半岛。
这两年旅长和楚云飞一直都在东南亚各地大力发展华人游击队,原本一盘散沙的华人们逐渐被他们聚集起来,成为了这个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
在这个过程之中,倭军和他们扶持起来的本地武装自然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各种大大小小的冲突根本就没有停过。
华人自卫军有甄国科通过野人山驿站运过来的源源不断地武器补给,加上越来越丰富的热带丛林地区游击经验,在这些冲突之中很少吃亏,反倒是把游击区不断扩大,拥有的总兵力也增加到了10万人左右。
这还是因为在这个地区的华人总人口有限的原因。
在倭军开始大举入侵阿三国之后,中南半岛成为了一个倭军重要的人员物资运输通道和后勤基地,不容有失。
倭国大本营还特意下令增加军队数量,以确保中南半岛的治安状况。
按道理来说,华人自卫军和众多的游击队肯定会遭到倭军的大举扫荡和围剿,但现实状况却是整个中南半岛一片风平浪静,甚至连之前的小规模冲突都少了很多。
这是因为原本驻扎在缅国的几个倭军师团进入阿三国参战之后,新被调过来负责维护倭军后方治安问题的部队,是倭国第四师团。
也就是着名的大阪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