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侦探推理 > 镇北王 > 第1050章 繁盛之下依旧有满目疮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0章 繁盛之下依旧有满目疮痍

“朕已令宝源局,铸币局,宫廷宝钞司等全力加铸新币,铸造新币会运往大宁钱庄,百姓有银,可去大宁钱庄换取。”

“臣有一事不明。”

有一朝臣站出来。

“既然是换取,可直接去铸币局,宝源局等直接换取,又何必通过大宁钱庄?”

当初推行出宝钞也是这样,而今新币也是如此,这不是多此一举。

关宁知道这些人还不明白大宁钱庄存在的意义,它起到央行的作用,正是因为大宁钱庄的存在,才能保证他制定的这些货币政策能实行下去!

这些人对大宁钱庄的有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对钱大富也是如此,找机会就想弹劾。

就是因为他执掌着大宁钱粮,让人眼红。

关宁早已习惯。

正是有他庇护,钱大富才能坐稳位置。

这谏言的就是户部郎中。

大宁钱庄归户部监管,但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因其设立,使得户部财权大减,自然不服。

“钱大掌柜去江淮已有数月,还不回来,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这些人,正事说的好好的,就开始偏了。

“钱大富去江淮是朕安排的,难道这也要向你交代不成?”

“臣,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郎中立即回到班位再不敢多言。

关宁沉声道:“大宁钱庄的存在,能对白银货币形成有利监管统筹,能够让朝廷控制货币和信用,这对税收的征集与解运有巨大意义,朕不希望再听到谁对大宁钱庄说三道四。”

本来是好好的议事,偏偏有人要找不痛快。

这都元武七年了,还是改不了这些毛病。

“今年夏税秋税就以全银法执行!”

关宁直接宣布。

这也意味着大宁开始钱币代替实物为税收。

他的新货币政策,正式开始执行!

新货币政策是以宝钞和银元为基准,互相弥补,并不冲突。

相信在此之后,大宁经济商贸会迎来巨大发展!

“陛下,臣有一事禀奏!”

这时薛庆站了出来。

“讲!”

“去年年末,您从北夷回来后便决议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庄法,今年开春正式执行,到现今已有半年过去,农庄法推行并不顺利……”

薛庆开始说明着情况。

农庄法,最早是李福提出的,大意就是把地都集中起来,集体耕种,分产到户,按劳分配,朝廷收取一定数额的产出,上缴公粮后,多出来都是你自己。

这个法子类似于前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采用这种方法,李福最早治下的鲁平府农耕恢复,田产收成,缴纳税收等都相当喜人。

因是集体耕种,近于农庄,因而便命名为农庄法。

李福被提任州牧,关宁决定把其治下宜州作为试点,全面推行农庄法!

至今已有几年,从北夷回来路过宜州,关宁特地去查验了一番,宜州成为北方最富裕的州,上缴税银也是最多的。

这正是农庄法的功劳。

李福的经验让农庄法更加完善,推广至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确实能够提高田产,增加税收。

只是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

因为涉及到集体,就是把土地集中起来。

可有人田多有人田少,有人地优有人地劣,无法平衡。

尤其对于那些掌握大量土地的上农地主等,更是不愿意。

实际上,农庄法是有针对到土地兼并情况,有打土豪分田产的意味在其中。

要实行农庄法,首先就要清查土地。

你得实际知道有多少土地,才能进行统筹安排。

薛庆负责此事,他曾说过先进行土地清查。

关宁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土地丈量年年都有,可从未真正搞清楚过。

原因是什么,他也一清二楚。

关宁希望能真正的清查出来,现在看来是有结果了。

原本他可以在内阁议政上提出,却在朝议中提及,想必是涉及面很广……

此时薛庆也说到了要点处。

“借着推行农庄法之机,臣也想着把全国的土地真真正正的清查出来,在此过程也发现了严重问题!”

薛庆转向面对朝臣。

“诸位可知,现如今富户有多少?”

众人一愣,话却问到他们的头上。

“从新朝初建起,至今有八九万户?”

有朝臣应答。

他们并不知晓具体数额,只是大约莫估算。

新朝建立以来,朝廷尤为重视农耕,尤其近几年发展更是迅速。

兴修水利,统一配种,分发耕牛等。

这些无一不是利民之策。

“八九万户?”

薛庆沉声道:“据此次清查,根据各地官府记录上报,只有不到八千户!”

一语皆惊!

“这怎么可能?”

“不说其他,光是江淮一带富庶之地,就不止这些吧?”

“是啊!”

“近年来朝廷多有利民之策,轻赋减徭,兴修水利,比之前朝不知好了多少,怎么能这么少?”

“是啊,怎么能这么少?”

薛庆转身,面向关宁。

“陛下,已经元武七年了,土地兼并之风依旧不止,农庄法预推行全国,本要在今年春耕开始,可根本就实行不下去!”

“臣命户部官员走访各地,那些富户上农地主等纠集家佣去衙门闹事抵制……看这般情况,别说今年,就是明年后年怕也是推行不下去!”

薛庆言罢,太和殿内噤若寒蝉。

元武五年,科举革时,关宁召集各州主官来京,在当时的还专门让李福主讲了农庄法。

所有人都是抱着听一听的想法。

他们都不看好,原因就在这里。

宜州能实行下去并取得成功,是因为李福为官之前是统领几万人的将军。

强硬推行下去。

你不顺从也得顺从,可这并不适用全国。

关宁听之,他明白薛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他是想把这个盖子揭开,把这事挑明。

是要告诉所有人。

大宁是一年比一年好,但还没到了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他是要警醒。

繁盛之下依旧有满目疮痍,只不过是暂时掩盖了,还未造成太大问题,如不解决,盛世难存!

是啊!

该解决了!

关宁面色肃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