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那里,虽我有意雁门,但此时异族当头,就不必再提。”
“倒是仁贵那里,辽东辽西初定,可有什么需要支援的?”
荀彧闻言,拱手说道:
“回禀主公,仁贵那里,由于先前有一部分黑山军护送山中妻儿老小过去,所以被景略紧急征用,再加上仁贵本部所属,所以还算好。”
“另外再加上我等裁退下来的黑山军队,也被景略征召来处理守城治安,以及候选的倾力帮忙。”
“想来,辽东辽西那边,压力不大,最重要的还是看上谷,渔阳两地。”
听完荀彧所说,刘和点了点头,说道:
“仁贵哪里没事,就好!”
“关于上谷,渔阳两郡,我和志才曾短暂的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令乌丸出兵,助我等,攻打鲜卑。”
“不知你们如何看?”
“回禀主公,乔觉得此事有欠妥之处,鲜卑来犯主要便是寒冬将至,没有吃食过冬,这才来犯我边疆,劫掠过冬之物。”
“乌丸虽得我方互市之助,但其族与鲜卑无二,皆是以放牧为生。”
“鲜卑所受危机,乌丸同理也受之,只是我方互市助其,这才没犯!”
“但若是主公,此时逼令其出兵,恐其生反意,届时反而会令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听完房玄龄所说,刘和心中略有所思,但没急着开口,而是继续问道:
“你们可还有不同意见?”
“回禀主公,臣倒是觉得,玄龄所说虽有道理,但也太看的起乌丸了。”
“乌丸虽同样受危机,但在臣看来,完全可以通过互市解决这件事情。”
“届时,再劝其出兵,其必须应允。”
刘和闻言,轻点头:
“克明,可否言之,怎么通过互市,解决这件事情的弊端。”
“不敢欺瞒主公,据臣这段日子了解,互市与乌丸等小族交换的,无非就是盐铁茶酒还有丝绸,玉器等奢侈之物。”
“其中抛开盐茶这等日常所需之物不说,就以丝绸玉器最为畅销。”
“而且其购买者,几乎都是异族的当权者,甚至有不少异族的当权者,每天别的都不干,就是到我互市去闲转。”
“由此可见,异族已逐渐被我汉家文化所驯服,所以臣想是不是许以些许赏赐,再言明其中利害,是不是就可以达成让其出兵,援助我方的目的。”
听完杜如晦的见解,再结合自己心中所想,刘和当即拍板道:
“好,就依克明你所言,此事就全权交予你去办,我会命阎柔协助于你。”
“喏!”
“乌丸就算同意出兵,但其出兵数量,也绝不会太多,所以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在他们身上,还是得要靠自己。”
“此时,上谷,渔阳已有我方三万大军,打乌丸再出兵三万,也还有四万的缺口。”
“虽然我军,经过工部换装,已然战斗力大增,又是守城,完全防守不是问题。”
“但鲜卑每年皆来犯,不可不除,所以我决定,再派两员大将前往,这一次要打,就打出我军的威风来!”
“让他们知道,我大汉如今虽乱,但面对异族,态度依然是武帝时那般!”
“李存孝听令!”
“末将在!”
“令你即刻率领两万大军,从蓟县出发,赶往上谷。”
“喏。”
“罗士信,满宠听令。”
“臣在!”
“令你二人尽选我幽州境内青壮年囚犯,组成一军,赶往辽东,听从薛仁贵调遣,这一次我要一统幽州,收服乐浪,三韩之地。”
“喏!”
听见刘和在这等时候,还要出兵,刘伯温,荀彧等人并未劝阻。
一来是,幽州确实有粮,二来也是刘和此次出征选的是幽州囚徒,并未抽调幽州现役士卒。
随后又商量了一番幽州诸事后,散会。
次日起来,刘和思及此时已值十一月,当即选择开始了召唤,这次召唤,刘和选择的是文臣。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唤范蠡!”
听见自己居然召唤了这位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而后又急流勇退成为一代商圣的奇才。
刘和心中大喜无比,再见此人已入自己幽州府中,当即大笑着出门而去,命人传唤至州牧府。
州牧府之中,范蠡对刘和一番见礼后。
刘和出言询问道:
“不知少伯,对我幽州互市一事如何看?”
“依属下看,少主互市潜力虽有,但被地方局限了!”
“少伯何出所言?”
“少主应知武帝时对西域诸国,所开辟的丝绸之路。”
刘和点头,示意范蠡继续往下说。
“少主所开互市,虽在老大人之上,有所创新,新增了商会统一管理,但本质上,与丝绸之路并无异。”
“而且依属下看,互市潜力已尽,真正有潜力的,是少主所创的商会。”
“少主应知,天下南来北往之货,都依靠商人流通,商人所交之税,更是冠绝诸税之顶。”
“但士农工商之说,天下流传,天下人,皆轻贱于商,看重于士。”
“其又怎知,士族学子,大多害人不浅,以愚民为乐。”
“再反观商户,虽有为富不仁者,但大部分都是那种,热衷生活,真正替普通老百姓,创造了价值的人。”
“所以臣觉得,少主若想再扩张,不妨先从商会开始!”
刘和闻言,心知范蠡既然能说出如此见解,肯定还有后续,当即说道:
“少伯所想,与我不谋而合,就是苦无具体计划,少伯可有何良策,教我!”
“良策不敢说,但臣有一问,想先问少主?”
听见范蠡这有点大逆不道的话,刘和不禁问道:
“少伯出此言,就不怕和迁怒于你?”
“少主非同常人,且少主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臣料定少主不会。”
闻言,刘和大笑:
“哈哈,少伯,看来你也是一个孤臣。”
听见刘和大笑,范蠡如何不懂,当即趁势问道:
“敢问少主,为何创建商会?”
“为改制,为创法,为民生,也为了夺得这天下!”
闻言,范蠡再无疑问,当即倒头就拜:
“臣范蠡范少伯拜见主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