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265章 定当严惩,出兵抓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5章 定当严惩,出兵抓捕

“榆国公,您说的可是当真?不是在糊弄学生?”谢四新又惊又喜,神情一片激动,目光直看着刘博源问道。

刘博源神色郑重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畏敌如虎,在战时临阵脱逃,致使我大明接连遭受惨败,义州、锦州、宁远等营堡城池接连落入东虏之手,无数军民百姓也因此丧命。”

“此等不可饶恕之罪责,本公爷岂能坐视不理,必定要严惩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

闻听此言,谢四新的神情也越发变得激动起来,再次对着刘博源深深的行了一礼,低首说道:“榆国公大义为公,学生实在感激不尽!”

“谢先生快快请起,这都是本公爷应该做的份内之事,万万承受不了如此大礼。”

刘博源连忙上前虚扶起谢四新,并安慰道:“英都伯忠心大明,负责镇守辽东数年之久,且不说功劳之大,苦劳那也是不少。”

“如今英都伯已经因病而亡,本公爷岂能让英都伯走的不甘。若是不严惩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那本公爷如何对得起英都伯的亡魂,又如何对得起被东虏屠杀的军民百姓们的亡魂。”

“谢先生,本公爷在此向你保证,只要抓捕到了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后,本公爷定会严惩不怠,以告慰英都伯与军民百姓们的亡魂。”

“榆国公......您......只要能严惩了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学生定当效命于榆国公!”谢四新面色激动不已,声音中都带有些哽咽。

“谢先生请放心,本公爷早就派出麾下兵马,前去查探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逃窜的踪迹。只要查探到了他们的踪迹,本公爷定会亲自出马,将他们全部抓捕起来,之后再公开审判,以大明律论处。”刘博源保证道。

“那学生......谢过......榆国公了!”

能遇到如此大义为公的榆国公,是谢四新没有想到的,心里的感激之情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述,只得再次拱手作揖,深深的行了一礼。

........

由于暂时还没有查探到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的踪迹,刘博源也因此并没有将当前的辽东战况上奏朝廷。

毕竟,就算刘博源现在上奏了朝廷,估计也是难以得到崇祯皇帝的赏赐。

以当前崇祯皇帝与刘博源之间的君臣关系,双方本来就是处于对立的状态,崇祯皇帝又怎么可能会赏赐刘博源呢。

而对于刘博源来说,也是无所谓的态度,懒得向朝廷上奏这个消息,

除非是覆灭了东虏胡部,收复了沈阳,收复了建州卫,刘博源才会大张旗鼓的向朝廷上奏这个好消息。

如此一来,就算崇祯皇帝再有万般的借口,也是不得不厚赏刘博源。

否则的话,天下的军民百姓们会如何看待朝廷,会如何看待崇祯皇帝,日后谁还敢再为朝廷卖命,为皇上卖命。

一个薄情吝啬的大帽子扣下来,崇祯皇帝是万万承受不住的。

所以,刘博源也就根本没有想着,向朝廷上奏这个消息。

........

三月二十三日。

一个突然传来的紧急军情,当即使得刘博源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你说什么?已经查探到了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的踪迹?”刘博源满脸的惊喜之色,目光直看着站在眼前的威武军夜不收。

“回禀国公爷,据广宁中前所的兄弟来报,他们已经确定了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位置,目前就在靠近山海关五里之外的八里铺堡。”威武军夜不收抱拳回道。

“呵呵!原来是快要逃到了山海关,怪不得本公爷找不到你们呢!”

“吴三桂、白广恩、祖大寿、唐通......你们就乖乖等着本公爷的抓捕吧!”

刘博源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寒光。

随后,刘博源向着官厅外大喊道:“立即传本公爷军令,命令第一军骑兵团跟随本公爷前往广宁中前所,抓捕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

“是,国公爷!”

候在官厅外的警卫士卒连忙抱拳应是。

一刻多钟后。

七千多名威武军骑兵在刘博源的率领下,策马疾驰的奔向了广宁中前所。

........

从锦州到广宁中前所两地之间,距离约有两百多里。

若是以战马的疾驰速度,一天时间就能抵达。

当天下午之时,刘博源率军抵达了宁远城。

在汇合了城内等待的高威所部后,刘博源继续率领威武军骑兵策马向南,在天黑之时便抵达了广宁中后所。

为了不使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逃进山海关,刘博源决定连夜赶路,趁着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准备一举抓捕他们。

随着逐渐时间来到了当夜的亥时四刻(晚上10点),刘博源率领着一万一千多名威武军骑兵,已是抵达了广宁中前所。

而广宁中前所往南十五里处,便是八里铺堡。

“传本公爷军令,立即分出三千骑兵,阻断八里铺堡通往山海关的道路。”

“另外再分出三千骑兵,包围八里铺堡的西面方向,还有再分出三千骑兵,包围八里铺堡的东面方向。”

“这次,本公爷要瓮中捉鳖,让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再也无法弃城而逃。”

为了彻底包围八里铺堡,刘博源当即下达了四面包围的命令。

“是,国公爷!”

高威等一众威武军将领们齐声领命。

........

八里铺堡。

这是一座建在山岗上的营堡,因此便使得这座营堡有着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势。

在天启二年(1622年)之时,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王在晋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州、莱州等地,为了抵御当时东虏的进攻,王在晋曾上奏朝廷,请求在八里铺堡外修建二边长城。

然而,朝廷却并没有采取王在晋的意见,而是采取了帝师孙承宗的意见,在关外大肆的修城建堡。

也正是因为这个选择,从而使得大明被逐渐的拖入进了辽东这个泥坑之中,深陷其中难以自救。

同时,这也导致八里铺堡没有得到扩建,仍旧是一个小小的百户营堡。

营堡内,百户官厅中。

蓟州总兵蓟东伯白广恩、宁远总兵兼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锦州总兵祖大寿、密云总兵唐通、大同总兵姜镶、山海关总兵马科、宣府总兵王通等各镇总兵将领,全都齐聚在了一起,正在商议着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