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事先已经知道“侯丽”主将是秦国的公子昂。
这位公子昂是昭嬴的胞兄,也就是两人有着同一位母亲。
讲实话,智宵一开始想着要给章嬴和昭嬴幸福,越到后来相关的想法越淡了。
倒不是智宵变得无情无义,纯粹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不接触感情肯定变淡,感情一变淡就顾不上许多。
智宵担负的责任太大,首先需要保证的是让智氏存活下去,脑袋不被割去做成酒杯,有安全保障则是秉承强者恒强的理念,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肩膀上扛着数十万人的生死,专注在儿女情长上面,脑子都不止是恋爱脑,讲事实就是脑子着实有坑。
智宵出了营盘,来到距离城墙约一百五十米外,模模糊糊听见城头之上有人在叫嚷着什么。
站在城头上的人正是公子昂,一边大声尽情喊叫,还一边手舞足蹈,不知道人还以为是在跳傩舞。
什么是跳傩舞?从远古传承下来的一种仪式,用来跟鬼神进行沟通,一些祭祀上的必备节目。
仲由刻意派人靠近听,骂的什么话却是没有转述给智宵知道。
情商正常的话,哪位下属会转述骂人的话给领导?
智宵看向豫让,示意上前听听公子昂在喊什么。
为什么智宵不亲自上去?人喊话想听得够清楚,距离起码要抵近到五十米以内,超过五十米基本需要连蒙带猜了。
弓箭的最远射程可以达到一百米以上,天晓得公子昂有没有埋伏大批弓箭手,等着智宵进入射程进行覆盖。
所以,智宵脑子又不是有病,会为了听清楚公子昂在喊什么冒险进入秦军弓箭手射程之内。
豫让上去了,很有冒险精神地抵近到三十米左右的距离,待在原地听了将近一刻钟才重新回来。
“宗子……”豫让不知道是性格直,还是人有点憨,转述了公子昂在骂什么。
首先,公子昂骂的是智宵欺人太甚,秦国已经一再退让,还是一直没完没了。
然后,公子昂提到是智宵主动要求昭嬴为季嬴随嫁的媵。
昭嬴基本不是嫡出,好歹也是一国君主之女,哪怕智宵是卿大夫嫡子,打从事实上昭嬴也是受尽了委屈。
所以,公子昂还骂智宵是个白眼狼,无视了秦国释放的善意。
智宵听得一愣一愣,心里的感觉也比较复杂。
“秦国公子竟是如此愚昧?”豫让满脸的不可思议。
怎么说呢?晋国哪怕对上楚国都会讲规矩,换成秦国则是什么规矩都不用讲了。
最先玩阴的当然是晋国,不讲规矩地埋伏秦军。
问题出现在哪里?晋国是比较强大的一方,强者天然享有解释权,乃至于能将黑的变成白的。
因为晋国强大,秦国打不过晋国,理所应当是秦国要含着牙齿混血吞,哪天秦国比晋国强大了再算账。
秦国却是不玩套路,没有认清己方比晋国弱的事实,采取的报复手段是入侵晋国,再大肆无差别地进行杀戮,几乎将魏氏在西边封地的人杀光,破坏了魏氏和范氏的生产设施。
如果说一次入侵进行大肆杀戮和破坏,倒是可以视作对“肴之战”的事情在报复。
然而,那一次是秦国不顾晋国国丧发动战争,晋人认为秦国先不讲规矩才埋伏秦军。
为了辩论谁才是不讲规矩的那一方,晋人与秦人互相谩骂了一百多年,早就进入到谁强谁有理的阶段了。
秦国在“肴之战”后却是屡屡对晋国不宣而战,哪怕之前的理在秦国一方,有了多次不宣而战的事实,并且秦国还跟异邦结盟,本来有理也要变得没理。
所以,秦国的名声臭掉,真不是光从舆论上诬蔑能够造成,纯属是秦人自己破罐子破摔给弄的。
这不,源于晋人认定秦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导致豫让认为公子昂的脑子指定是有点病,开打了还纠缠那些有的没的。
不光豫让那么认为,晋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觉得压根不用跟秦人讲道理,有纠纷了直接拔剑刺过去才是硬道理。
智宵也是晋人,自然知道晋人跟秦人该是什么相处模式。
哪怕是以后晋国没了,赵人、魏人、韩人仍旧觉得不要跟秦人讲道理,碰上穷横穷横的秦人要么躲开,产生纠纷就该先下手为强。
公子昂那么骂,到底是想干什么?
站在“侯丽”的城头上骂,能够听清楚公子昂在骂些什么的人,他们不都是秦人嘛。
那么,公子昂是为了让城内守军变得同仇敌忾吗?
晋人不喜欢秦人。
秦人一样不喜欢晋人。
似乎,好像,也许,可能……,公子昂不用那么做,秦人对上晋人什么时候不能同仇敌忾呢。
公子昂其实就是知道打不过,很纯粹地想把心中的恶气用谩骂发泄出来。
要是想提振士气,或是激怒智宵的话,公子昂应该做的是召集大嗓门的秦人,一喊就是几百上千人,一块大声对智宵进行痛骂。
“宗子,是否集结人手?”
仲由是鲁人,打从心里觉得无论晋人或是秦人,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只不过,仲由目前在为智宵效力,效忠对象遭到谩骂,指定是得做点什么。
智宵摇了摇头,说道:“一切如故。”
从军事角度上来讲,作为统帅做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目标,不能因怒兴兵。
智氏各部渡河只是遭到无效的袭扰,证明秦军当前无力多做点什么,智宵按部就班等一切就绪也就是了。
另外,智宵没有发布不得伤害公子昂的命令。
上了战场就是你死我活,随意下令不准伤害谁谁谁,岂非是拿几方战士的命不当命吗?
有过好多相关的例子,一军主帅下令不准伤害谁,结果己方死伤惨重,也让那个人上演高光时刻,搞得自己成了一个笑话。
演义上的例子,比较出名的有赵子龙长坂坡,以及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真实发生过的例子,建文皇帝一句“勿伤吾叔”的话,不管真实用意,或下面的将领是怎么理解,反正把自己的江山送了。
在智宵来到泾水西岸的“侯丽”郊外六天之后,一应攻城器械才算是全数运了过来。
某些攻城器械很庞大,重量自然就不用说,平时陆地行军都非常麻烦,怎么运过河其实考验更大。
因此,携带大型工程器械行军,一天走不到五公里,乃至于一天只走两三公里,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
在智氏的攻城器械全数过河的当天,有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这件事情就是公子昂出城,孤身一人来到智氏营盘辕门前。
公子昂出城将智氏的好多人搞懵逼,没有等他们做点什么,出城的公子昂径直往营盘辕门方向走,更是令他们摸不着头脑。
公子昂真的是孤身一人,没有乘车,不见随扈,穿着上还比较随意。
得到消息的智宵过来,看到的是被团团围住的公子昂,听到的是在进行谩骂,周边的晋人看上去茫然又不知所措。
公子昂是“侯丽”的主将,孤身一人过来就显得很令人意外,跑到辕门前骂的做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因为公子昂骂了好几天的关系,哪怕出征的晋人事先不知道公子昂是智宵的舅子,后面也该听说了。
恰恰公子昂是智宵的舅子,才是没有晋人扑上去的原因。
换作跟智宵没有关系的人,甭管是秦人或者哪个诸侯国的人,最好的下场都是被拿捏起来。
“汝何意啊?”智宵真的搞不懂公子昂的脑回路。
以关系来说,智宵娶的是季嬴,只有季嬴的兄弟才是智宵的舅子。
像昭嬴这种随嫁的媵,直白说就是附赠品,并不是嫁。
既然是附赠品,不要奢望有什么待遇,地位也就比嬖人高一级。
例如昭嬴生了孩子,孩子的母亲只能是季嬴,并且没有个人财产,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财产。
要是赵伯鲁或赵毋恤这么干,讲实话会有依据。
从哪一方面来讲,公子昂都不够格让智宵尊重,是什么给了公子昂勇气,直接跑到辕门前来骂呢?
公子昂之前并没有见过智宵本人,看其余人对智宵的态度,猜出来的是谁了。
“因何咄咄逼人?”公子昂不答反问。
智宵:“……”
有那么一个事实,也就是智宵真被公子昂整得有点不会了。
以历史进程论断,晋国跟楚国打完“邲之战”后,诸夏大地因为楚军饮马大河进入到大争之世。
什么是大争之世?就是列国相争,手段越来越无所不用其极。
凡事都讲究一个过程,进入到大争之世阶段,各个诸侯国需要一段适应期,越往后使用的手段才越脏。
又到了孙武横空出世阶段,用攻克楚国都城“郢”让世人了解到什么是兵者诡道也。
哪怕是到了新阶段,一开始大家都比较手生,玩的就是菜鸡互啄,一些固有思想也没有消失。
可是……,入侵秦国的家族是晋国的智氏,双方已经进入到实际的交战阶段,公子昂跑过来骂也就算了,又问为什么要咄咄逼人,显得很莫名其妙啊!
“寡君不欲交战,便是丧土仍旧留有克制。智氏占泾水之东也便罢了,为何进军泾水之西?”公子昂问得很认真。
智宵:“……”
那是秦国克制吗?分明就是糟不住。
到今天,智宵已经知道秦国为什么不派大军接战,原因是义渠那边又南侵,迫使秦国不得不集结抵抗。
陷入双线作战的秦国,无论是智氏或义渠,他们都需要集结足够兵力才可以抗衡其中一个,一年多来真的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处在完全的被动之中。
在这种状态下,秦国很明智地想要保存实力,象征性地抵抗智氏的入侵,另一边与义渠在北部广袤的平野上打游击。
秦军的主力去了哪?他们分布在京畿圈附近,由于是分散的状态,乃至于京畿圈可征召的人未被集结,当然让智氏找不到了。
秦国能够这么干,主要是栖息地紧凑,人口集中在稠密区域,京畿区域集结大军不用耗费十天以上的时间。
晋国或其他诸侯国很难效仿秦国,例如智氏的封地大又广,集结军队下达征召令的区域就有好几个,压根办不到十天半个月将大军集结完毕。
公子昂见智宵两次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劝道:“凡事留有余地,你退兵罢。”
这一下,不止是智宵满脸诡异,其余的晋人更是目瞪口呆了。
好稀奇啊!
秦人竟然奉劝晋人做事要留下余地?两百多年来死在秦军入侵杀戮的十数万晋人一定不服,家属也会想啐一口唾沫。那些晋人不是在交战中出现的阵亡,他们并非士兵,一个个手无利器的死在秦军的屠杀当中。
春秋早期和中期讲究的是战争与黎庶无关,交锋限制在服役的将士双方,乃至于有着其它很多的交战规则,比如跑出五十步不能追击这一条。
在那种时代,秦军一再屠杀非参战人员,杀的还不是少数,最多的一次屠戮了四万多普通晋人。这也是诸夏历史上第一次有史记以来针对平民的大屠杀记载!
那一场大屠杀因为没有晋军与之交战,并不被称作战役,发生的时间在晋军南下与楚军打“鄢陵之战”期间,等于是秦国趁着晋国与楚国交战进行不宣而战的偷袭。
智宵指着公子昂对左右说道:“拿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只因为来的不是敌军主将。
晋国与秦国的争锋不用讲规矩,对吧?
那么,作为“侯丽”主将的公子昂送上门来,不拿下就是智宵的脑子有病了。
公子昂腰间有佩剑,一听到智宵下令,马上给拔了出来,还吼了一句:“野蛮的晋人,安敢欺我!”
啊对对对。
秦人在晋人眼中就是穷横穷横的。
晋人在秦人眼中则是野蛮不讲理。
智宵不再多看,回到中军大帐,想到了什么似得,发出一串“鹅鹅鹅鹅鹅……”的笑声。
同时,晋军大批出营,攻城器械被安排,针对“侯丽”的攻城,当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