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233章 不动如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智宵为什么不选择合兵?

理由之一,卫国只愿意担负他的这一路晋军,一旦合兵多达六万多的晋军根本不是现在的卫国所能担负粮秣供给。

第二个理由是,有限的兵力可能将司马穰苴吸引过来,变成六万的晋军,司马穰苴再怎么自负都要悠着点了。

智宵派人将俘虏押送回国,先行安置在智氏的封地,同时又对自己治下进行征召,重新将麾下军团补充到两万的战斗力。

这样一个改变下来,军团的兵力构成变更为赵氏两千、韩氏三千、魏氏两千四百多,剩下的一万两千六百兵力全是智氏的战士。

当然不是智宵变得大公无私,主要还是自家的士兵更值得信赖,哪怕再不合理的命令也将被坚决执行,不像智宵想命令其他家族的部队,还要经过魏驹、赵毋恤或韩庚的同意。

“田穰苴率军兜兜转转,何意啊?”韩庚是真的没有看懂。

智宵刚要给韩庚解惑,有人抢先了。

魏驹说道:“必是吸引我部前往追击。”

赵毋恤补了一句:“当是引诱智果所部。”

魏驹和赵毋恤说的都对,只是司马穰苴的用意不会那么简单。

最近,智宵一边在密切注意司马穰苴所部,另一边很在意从“临淄”传回的情报。

齐国又丢进去了一支三万大军,考虑到齐国近些年来日子不好过,或许还能再集结新一批的大军,可是不追求数量的滥竽充数,只是征召贵族武装真凑不出太多军队了。

齐国已经先后折进去六七万兵力,并且还在物资上大力供应范氏、中行氏,他们现在只剩下两个选项,要么及时止损的投子认输,要不然就干脆全力动员干涉。

智宵认为齐国选择后一项的机率更大一些,只不过要看秦国和楚国对晋国内战的干涉力度怎么样。

也就是说,楚国和秦国投入大的话,齐国会选择继续加注,一旦秦国和楚国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得失心疯的齐国才不会真的拼命。

智宵笑呵呵地说道:“司马穰苴在练兵。”

众人听得有点傻眼。

临阵磨枪吗?

好像是司马穰苴能干得出来的事情啊!

司马穰苴对军纪有着近乎于病态的追求,要求麾下将士无条件执行自己下达的任何命令。

怎么去得到这种效果呢?司马穰苴除了处死营中的害群之马之外,就是不断进行操练,练到全体将士身心麻木,再用每一次的赏罚公正建立起威望。

说白了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偏偏还异常好用。

晋军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战斗力,其实也跟持之以恒的保证军律得到执行有关。

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晋军对军律的执行依旧严格,可是赏罚分明就不如从前了。

在这种现状下,晋军依靠传统的惯性在保持战斗力,其实也拉垮了不少,奈何诸侯之军更烂呢?

诸侯都比烂的时候,有那么一位掌握治军技巧的将军,再真正做到赏罚分明,一下子就要变成黑夜中的萤火虫,司马穰苴的威名就是建立在不比烂之下。

“练兵?”赵毋恤有困惑,更多的是明悟。

司马穰苴率军出“临淄”期间,一路上的急行军将麾下各部的素质考察完毕,后面在“杏”驻军休整期间再次整顿军纪,进入卫国地界逛了一圈能够视作拉练,再次回到“杏”又开会大举练兵就是在塑造麾下齐军更强的服从度。

那样看起来,司马穰苴在做一件事情时,达成了想要的多层目标,只能说不愧是名将了!

韩庚问道:“我部如今应当何为?”

这一次没有人抢答。

说到底,智宵才是他们这一支部队的统帅,大事也只有他能拿主意。

智宵收敛笑意,沉声说道:“司马穰苴乃是当世名将,绝不小觑。”

是啊,然后呢,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

其实,智宵现在比较犹豫,之前就没有多么奢望司马穰苴会头铁地率领三万齐军撞上来,果然司马穰苴没有那么做,相反摆出了诱使晋军主动前往交战的策略。

现在应该召集的是齐国,秉持这种认知的智宵没有看到什么好机会,采取按兵不动的选项。

智宵现在等范氏、中行氏那边做出来的动作,也在等着西线和南线的消息。

目前有范氏、中行氏集结起来的两万人马在大河之边驻扎,他们已经打造足够了渡河的一应工具,随时有可能渡河东向。

卫国离秦国太远,光是单程的消息传递就要耗时十天左右,而这还是快马急赶传递消息。

到现在,智宵只知道秦国起兵五万,暂时还不知道秦军的其余东向。

卫国到底跟楚国距离近一些,智宵所知道的楚国还在进行动员,楚军的集结地在陈国境内。

楚军怎么选择在陈国疆域内集结?尽管陈国是楚国的附属国,国与国还是存在界线,那么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智宵却知道楚国这一波要顺势把陈国吞掉了。

如果楚国现在灭掉陈国,那么就是比原历史上早了足足十七年!

智宵几乎没有改变大势,只是先后与各个诸侯打了几场,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天下间的整体态势。

比如说,智宵上一次消灭了不少楚军,尤其还缴获了众多的粮食与军械。

那么,楚国短时间内又要大举用兵,他们总不能变出粮食和军械来,将眼睛盯上了陈国,把陈国灭掉不但能够获得土地,陈国贵族家中的库存不也成了楚军的战利品了吗?

陈国是个小国没有错,小国是体现在军力羸弱方面,他们的疆域面积大约有卫国的三分之一大小,身处南方且境内水系众多,农业生产力还是不错的。

历史上甚至有那么一个例子,仅陈国的一国之力就保证了晋军、齐军、郑军、鲁军、卫军等等十三国联军,拢共接近十八万大军的粮秣供应。

自然了,当时的陈国疆域面积不是目前这样,人口也比现在多了两倍左右,约计有三十多万的人口。

“陈国要灭亡,蔡国离灭亡也很快了。”智宵心想。

楚国是春秋时代灭掉诸侯最多的国家,他们历来不讲究什么心慈手软。

并且陈国和蔡国被楚国控制的时间超过了三十年,两国庙堂早就被渗透得跟筛子差不多,国中贵族也不知道有多少早被楚国收买。

因此,楚国灭掉陈国、蔡国一点难度都不会有,出现波折只会是小打小闹,很快就能将陈国、蔡国消化掉,用在与诸侯的征战之中。

智宵根据楚国的动机进行猜测,今次北上的楚军数量绝对不会少于十万,还是一直刚刚完成灭国之举的大军,起初士气一定非常高涨。

“秦国应该又和楚国联系上了吧?”智宵心里猜测。

应该说,秦国自从跟楚国结盟的那一天起,两国哪怕数十年没有再联系,盟友关系却是一直维持了下来。

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秦国不止是第一个与异族公开结盟的国家,他们也是第一个公然与挑战周天子统治的楚国联盟的国家。

所以,要说离经叛道与陈年叛逆,秦国敢说自己第二,不会有人敢去争第一。

在秦国干出那些事情之后,能够奢望有什么好名声呢?

打个比方,背景换成近现代满清退位之后的军阀混战,有一路军法不止挑战中央,还跟侵略国家的小日子进行结盟,就问到底遭不遭人恨?

各个诸侯知道秦国不止跟异族联盟也跟楚国结盟,也就是在民族意识没有觉醒的年代,哪怕秦国再怎么离经叛道也只是嘴巴上骂一骂,换作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没有群情激涌地联合起来除掉家贼才是怪事。

“此番如何作为?”魏驹问道。

智宵的思绪被打断,回忆了一下才想起魏驹问的什么,答道:“以静制动。”

还是那一句话,该着急的是齐国,甚至卫国也应该比智宵等人着急。

智宵看到司马穰苴并没有撤军,仍旧驻扎在“杏”肯定还是有所想法,只是暂时猜不出司马穰苴会采取什么行动,不去主动做什么大动作,牢牢地钉在“上?”以静制动才是最优的选择。

赵毋恤呢喃道:“优势在我,齐国若想打破僵局,怎会无有动作?”

智宵讶异地看了赵毋恤一眼,心想:“这个家伙的成长速度真快。”

算起来,赵毋恤这是第一次出征,没有亲自历经战阵搏杀,眼界得到提升是一定的事情。

同时,赵毋恤是一个非常喜欢用脑子的人,估计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智宵会怎么做,齐军主将又想干什么,之类的。

脑子不用会生锈。

再能言善道的人宅在家里的时间太久,长时间没有与人交流,一张原本能说会道的嘴巴也将变得笨拙。

赵毋恤在极力地汲取营养,打从事实上也在快速成长,只能说不愧是赵毋恤了。

“不动待敌,过于被动。”魏驹皱眉说道。

智宵点了点,说道:“齐军必来,只是……”

怎么说呢?智宵有派斥候死死盯着齐军,能不能掌握全部动向则不敢把握。

当前判断敌军有没有分兵,要么是明晃晃真的分兵被看到,不然只能从每日升起的炊烟数量进行猜测。

“我在大大小小道路上都有安排斥候盯着,除非司马穰苴走荒山野岭,要不然斥候超过三天没有信息传回,我也会知道斥候被消灭。”智宵从来不会小觑名声在外的名将,肯定会做出最为妥善的安排。

智宵也知道司马穰苴一定会出击,等着做防守反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