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这是我的干孙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这是我的干孙子

定远将军?

这可不是一个名誉武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武将职。

边关总兵之下是正三品参将,参将之下就是从三品的怀远将军、定远将军,再之下还有四品的明威将军、广威将军、宣武将军等。

定远将军属于从三品!

要知道顾治平今年才六岁,如此小的娃娃外列三品,简直是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无上殊荣!

徐达、李文忠、沐英等是勋贵,外列公侯,可徐允恭、李景隆、沐春这些勋贵之子并没有真正的官职在身,他们的显贵只是依靠父辈,单拎出来啥身份也不是……

无疑,这次封官是一个大手笔。

不明真相的群臣错愕,就连一些勋贵也颇感震惊,因此而起的议论随之增多。

毕竟官职乃是国之大器,随便授予给一个娃娃实在令人不安,此例一开,日后勋贵子弟是不是六七岁、十几岁就能掌控军队,胡来乱来了?

但对于知晓内情的朱橚、赵臻、唐大帆等人而言,这次封赏名副其实。

说到底,获封官职的是顾治平,但皇室真正的封赏对象是定远侯府,是顾正臣。只不过此时顾正臣不在金陵,定远侯府中可以受这份赏的只有顾正臣的长子顾治平。

没有青霉素,马皇后恐已大行。

朱元璋清楚这一点,所以“破例”将定远将军给了六岁的顾治平。

定远侯府再添荣耀,却没有添热闹。

张希婉没有大肆宣扬,大门紧闭,谢绝了各路官员的登门送礼,低调地在家里指着顾治平的鼻子就是一顿训斥,这家伙身体刚好没几天就想跑回格物学院,也不想在家里多陪陪老娘。

顾治平拿母亲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委屈地用眼神央求姥爷说情。

张和抓着胡须,呵呵含笑:“想去格物学院的又不是他一个,皇长孙不也如此?不如放他去——”

“不准!”

张希婉丝毫没给老爹情面,直言拒绝。

顾家可以低调,可以关着门来过日子,但基本的礼仪还是需要尽到。

皇后待顾正臣如儿子,顾家蒙皇室恩情,现如今皇后大病初愈,这小孩子不知道人情世故,走动走动,大人怎么能不懂。

明天带上顾治平,带上礼物,入宫拜见马皇后去。

全家人都去。

于是乎,低调冷清到门可罗雀的定远侯府,干出来的却是不低调的事。毕竟没哪个诰命夫人敢拖家带口,连襁褓里的孩子都敢带去后宫蹭饭的……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既让皇室看清了定远侯府的安分守己,没有结党营私,也让外面的勋贵、官员看清了定远侯府与皇室的关系何等紧密,别以为顾正臣人不在金陵,就敢随便叨叨。

马皇后给顾家的殊荣可比朱元璋重多了,当着太子妃、朱元璋一干妃嫔的面,拉着顾治平道:“这是我的干孙子,谁欺负他爹,我不管,但若是谁欺负了他,那我可是要说几句话的。”

“尤其是一些皇子,论身份可是这孩子的叔叔,若是当叔叔的没叔叔的样子,惹这晚辈受了委屈,丑话说在前头,我年纪虽然大了,可抽藤条的力气还是有的,诸位最好是多叮嘱叮嘱下面的人……”

郭宁妃、韩妃等听闻后,内心颇是震惊。

要知道马皇后这些年来,从来没如此公开宠溺过一个孩子。

鲁王朱檀的生母郭宁妃眼见马皇后心情不错,打趣道:“这孩子是皇后姐姐的干孙子,那便也是我们的晚辈,谁敢欺负他,不劳姐姐挥藤条,我们也是可以代劳的……”

后宫女人虽然久居深宫,但也不全然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顾正臣的身份、地位、功劳都在那摆着,尤其是这次青霉素救了马皇后的命,顾正臣这会不在金陵,马皇后出面为定远侯府遮风挡雨合情合理。

倘若当真有皇子欺负了顾治平,这事很可能很大,大到了朱元璋都难维护的地步。

顾治平一口一个皇奶奶叫得亲切,马皇后乐在其中。

武英殿。

锦衣卫指挥使沈勉将一份密奏交给朱元璋,道:“五个罪囚,死了两个。”

朱元璋拿起密奏看了看,难免后怕:“看来想要驾驭这青霉素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倒是上天保佑了。”

待沈勉离开之后,朱元璋召来格物学院代堂长唐大帆、医学院院长赵臻、女医学院院长孙五娘,沉声道:“这次皇后痊愈,格物学院功劳甚大,朕已下旨,嘉奖格物学院五千两钱钞并五千石粮。另外,专门负责青霉素的弟子每人额外嘉奖百两钱钞。”

“朕现在是看清楚了,新医学这条路走下去能在关键时候救人性命。既是如此,那就没道理将研究停下来,后续医学院的研究,需要多少钱粮,朕会照批下去,你们可还有需要补充的?”

照批?

唐大帆眉头微动。

上一次享受这个待遇的还是蒸汽机,当下蒸汽机优化、迭代虽然还在进行,但朝廷对此已没往日那么急切,只是强调增加产量,以壮实水师。

事实上,在顾正臣带大规模水师船队离开之后,朝廷集中在蒸汽机领域的资源就开始一点点分散,财力、人力的支持力度明显下降。看朱元璋的意思,现在是准备大力发展新医学了。

这样,也不是不可。

唐大帆看了一眼赵臻,不着痕迹地点了下头。

赵臻走出,行礼道:“陛下,医学院希望可以筹建一座大型医院,为新医学取得更多临床结果做准备,尤其是输血、手术、青霉素、牛痘疫苗、输液等,一些医术上相对安全的,民间缺乏对策的病症,可以由医院尝试使用新医术。”

朱元璋想了想也是。

这死囚虽然好用,死了也不可惜,可问题是死囚他娘的身体好的太多了,临死之前还能扒拉四菜一汤的也不是没有,拿去解剖、抽血、输血可以,但青霉素这不好实验,没病硬输,五个死了两个……

皇后的丹痧病症让太医院没法子,那百姓之中也有患丹痧的,他们的孩子,他们得病之后如何活命?确实需要打造一个医学院完全主导的大型医院,专门受理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