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阳光灿烂,蓝天如洗。
祝得财骑着红鬃马从里洞出发,过了风门坳,旋风般扬蹄奔驰,卷起了路上的团团尘烟,快马直指县城。
沿途新江流水潺潺,岸边桃红柳绿,远处开着五彩斑斓的格桑花,处处莺歌燕舞。
祝得财无心停下来欣赏美景,因为今天他的任务特殊:恩平那边的县衙用快马将用黑胶漆封了口的公函快件送了过来,要他们尽快转送到新州县衙的县官手上。
官府文件,以接力的方式来传送,内中意义,非同小可。从恩平县城来到新州县城,要经过一个特大的山坡,来到两县交界处的里洞乡时,已是人疲马乏了。如果再前往新州县城则还要过二十多里长的陡坡风门,那些马匹实在吃不消。所以恩平来的一些文书就交给里洞乡代转,而里洞乡的乡长则指定办事认真、为人诚实的苏怀诚家以快马代为传送。
祝得财将封了漆的快件放进怀里,用腰带扎好,以防途中会失落。
祝得财策马奔驰了一个时辰后,进了县城,穿过花岗岩条石板铺就的街路,转了好几个大弯,才来到位于县城中央的县府衙门前。
祝得财飞身下了马,把红鬃马拴在衙门外的拴马桩上,连大气也来不及喘,快步朝大门口走去。
他向守门的衙差说明来意,要将恩平县衙的公函面呈知县大老爷。
衙差告诉他:“知县大老爷正在公堂审理案件,你可前去,但在堂审期间千万不要从中打扰。”
祝得财应声后快步上了台阶,迈过高高的石门槛,径直朝公堂走去。
公堂里围着黑压压的人群,祝得财从围观的人群里慢慢挤了上去。
公堂的两边,站着那些“红头黑脚”的皂班衙役。他们手持水火杖肃立着,个个横眉怒目,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
开堂审案正进入关键阶段。
有位中年妇人披枷戴锁,头发散乱,一脸凄然,跪在地上。
不少围观的老百姓交头接耳在小声地议论着。
祝得财竖耳听去,知道老百姓们大多认为这妇人是蒙冤受屈的。
知县大老爷年过半百,在公堂正中的太师椅上正襟危坐着,侧耳听他面前的那位状师在讲述着什么。
这个状师身穿灰色长袍,站起来身板挺立,舌灿莲花,谈锋甚健。讲到激动处,双手比来画去。听得出,他是在为这个跪地妇人作无罪辩护的。
此时,这位状师站立的方向是面对着县官,背向祝得财的。所以,祝得财看不清其庐山真面目。但听着,听着,从心底里佩服:这个状师的口才实在了得,不知他是何方神圣?
知县大老爷一边听着状师滔滔不绝的辩词,一边手拈着胡子,不停地点着头。
待那状师发言完毕,知县大老爷开口赞同道:“本官早就认为此案疑点重重,今天你摆出了这妇人不会杀夫的多种证据,分析得合情合理,好的!本官就照你所言去办。”于是,将惊堂木猛地往案桌上一拍,下了判词:“林氏谋杀亲夫之罪不成立,本官下令当堂释放,让她返回自己家中。”
衙役立即上前替跪地的妇人解开了枷锁,当堂释放。
“退堂!”知县大老爷宣布后,把袍袖往旁边一拂,离座退堂。
祝得财追上前去,递上快件:“大老爷,这是恩平县转过来的封漆快件。”
知县大老爷接过快件后就退隐到内堂去了。
在公堂上听审的老百姓见这中年妇女被无罪释放便议论纷纷:
“咳,我早就说这是冤假错案的了。”
“这妇人几乎当了冤死鬼。”
“知具大老爷这一次判案就判得对了。”
“我看全凭这位状师深入调查研究,替妇人找到了证据。”
自以为劫运难逃的妇人突然可以逃出生天,不由得悲喜交集,被解开枷锁后,抹掉脸颊上的两行眼泪,站立起来以后,转而又“扑通”一声向那状师跪了下来,接连叩了三个响头,然后由衷地说:“救命之恩,实比天高。让民妇终生铭感!”
状师感慨地对民妇说:“你丈夫不幸遇难,实属人生之大劫。你又无端陷于冤案之中,声名俱毁,更将你余生推落苦海。我只不过是到发案现场做深入调查,察知真情实况后,今天在公堂上实事求是陈词而已,无须致谢。”
官司打赢,老百姓逐渐散去,那状师才转过身来。
祝得财一眼看去,这人的年纪与自己差不多,正值大好青春年华,身材高瘦,皮肤白皙,面孔略带方形,鼻梁挺括,显得坚毅之气。剑眉下双眼并不大,却闪射出炯炯神光,充满智慧,颇有玉树临风的气度。
“啊,这个人面孔有些熟,他究竟是谁呢?”祝得财正捏着下巴沉思。
那状师却先朝他走来,叫了起来:“你是祝得财吧?”
“是呀,我是祝得财。”对方显然先认出自己来,祝得财应声而后,与那状师对视,打量着,一时间却认不出来,“您是?”
状师见祝得财这副神情,先自报上名来:“我是苏一文呀!”
“啊,苏一文?!”经对方这么一点,祝得财马上想起来了,“的的确确,你就是沙村那个苏一文!”
“多年不见,想不到今天会在公堂上见到你。”苏一文热情地伸出双手,与祝得财紧紧地握手。
“文兄,你越发有出息了,”祝得财笑着说,“刚才你背对着我,我真的一时间认不出你来。人道是‘女大十八变’,其实男大也是十八变哩!”
苏一文用手拍打着祝得财的肩膀,道:“祝得财,你也变得壮实多了。”
祝得财竖起大拇指,夸奖道:“文兄,我见你在公堂上打这场官司成竹在胸,不慌不忙,论述时慷慨激昂,雄辩滔滔,论点论证,无懈可击。实令小弟佩服。”
“你如此夸奖我,实令我汗颜。我只不过是准备功课做得足而已。”苏一文想了一下,扬手指了指外面,“我们多年没见,那边街口有一间筠州茶楼,我们到那里一叙,老弟你认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