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中左所)海澄县月港附近座落着一座占地五六亩的华丽庄园。
这座庄园名叫‘素园’,是大海商许心素的宅第。
许心素是大海商李旦的结义兄弟,一向负责在大陆为寓居日本国九州长崎的李旦组织货源。这些货会通过月港船只发往台湾,然后台湾再有李旦的人手将货物发到李旦手上。
除此之外,许心素还与退往台湾南部的荷兰人一直保持生意来往。
时已入夜,现年已经五十多岁的许心素正在客厅里接待两个器宇不凡的中青年人。
这两个中青年人是从台湾而来。其中的中年人身材粗壮脸容粗犷,名为杨天生。
杨天生是颜思齐之同乡。他有自己的海商船队,却是极为佩服大海商颜思齐,就与其他二十多个海商兼海盗与颜思齐组成了海商(盗)联盟,并奉了颜思齐为盟主。
另一个人是二十出头的年青人。
这个年青人长身玉立英俊潇洒神情坚毅,名为郑一官(后来的郑芝龙)。
郑一官是泉州南安县人。他18岁时离家投奔广东香山县的舅舅黄程。黄程与澳门的葡萄牙人做生意,郑一官帮忙打理,由此学会了荷兰语、葡萄牙、西班牙语等多种西洋语言,并受洗加入天主教。
黄程派郑一官押货到东瀛日本国。郑一官到日本国之后,拜入当时最大海商(海盗),寓居日本国长崎的李旦门下,并认了李旦作义父。
上个月李旦病逝之前,将日本国产业留给了儿子李国助,将台湾的商业中转站留给了义子郑一官。
郑一官与李国助一起加入了颜思齐组建的海盗联盟,追随颜思齐密谋推翻日本国幕府政权,事败之后海盗联盟仓皇逃亡台湾。
抵达台湾北部笨港(今台湾北港)之后,颜思齐准备以台湾作安身之地。
适逢福建泉州一带今年发生旱灾,许多乡民生活无着,都在寻求出路。颜思齐就派杨天生和郑一官二人带着一批银两返回泉州招募一批灾民前往台湾进行垦殖。
杨天生和郑一官就来到月港找到许心素,希望得到许心素的帮助。毕竟许心素已经在泉州一带经营多年,在地方上很有人面,与官府也素有结交。
“素叔,这次招募灾民,所有花费都是我们出,但却需要素叔出面帮着主持,并帮我们组织运送船只。”能言善辩的郑一官面带和煦微笑说道。
“天生兄弟,一官贤侄,帮你们主持招募和组织运输船,都没有问题。只是为叔这里现在也面临着一些为难之事。李旦兄长辞世之后,海峡海盗失去约束,竟然连为叔的货船也开始拦截。虽然为叔也有人手,暂时没有让他们得逞,但是长此以往......”许心素就皱着眉头说道。
“所以这就需要素叔助我等在台湾立下根基。等我们立下根基,自然会号令众海盗遵照规矩行事。那时候素叔的货船自然可以通行无阻。”郑一官继续微笑道。
现下郑一官还不是海盗首领。他虽然非常垂诞许心素与荷兰人的独门生意,却是隐而不发,想先把根基立起来再说。
“唉,暂时也只能如此......”许心素叹息一声。
就在此时,许心素的管家进入客厅,呈递给许心素一封信件。
许心素见到信封上的急件标志,心里微微一惊。他顾不得杨天生和郑一官在场,立即拆信阅览。
杨天生和郑一官表面上端起茶盏喝茶,暗地里却极力注意许心素的神情。
许心素匆匆看完信件,脸上又是惊奇,又是微喜,还隐含一丝担忧。
看到许心素的复杂表情,杨天生和郑一官心里顿时大奇。
“小侄冒昧,不知素叔信中所言何事,让素叔如此作色?”郑一官装作不懂事样子问道。
郑一官不得不直接发问。
他和杨天生虽然名为海商,但都在大明官府留有在大海之上抢掠的海盗案底。
官府虽然没有明着缉捕他们,但他们一旦上岸,官府也绝对会注意他们的行踪。
郑一官表面上行事粗豪,实则内心极为小心。他生怕是官府突然发疯,要来进行缉捕,或是与许心素谈论缉捕他的事情。
“天生兄弟和一官贤侄可知,上月22,在南直隶赣榆境内发生了一起震动大明所有海疆的大事。”
许心素没有直接回答郑一官的问话,而是把信件装入信封,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好整以暇地缓声说起其它事情。
郑一官与杨天生疑惑地对视了一眼。
上个月22他们还在日本国长崎计划推翻幕府,其后就忙于逃亡,怎么可能知道大陆之事?
不过想起7月22这个时间节点,郑一官心里却是狠狠一动。
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日本国本州岛南端没落平户藩尼子家族的尼子圭吾,上个月初迫于尼子家族的经济压力,率领了一支船队入寇大明沿海以图抢掠。
颜思齐等人密谋在日本国暴动,固然是觉得自己兵强马壮而幕府羸弱,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受到了日本国内一些没落大名包括尼子大名的挑唆和鼓动。
郑一官也因此与尼子家族的年青一代尼子圭吾熟识。
“素叔,那时发生了什么大事?”
郑一官一边想着这事是不是与尼子圭吾有关,一边不动声色地问道。
“上月初,日本国尼子圭吾率领近七百倭国浪人武士及四十多艘大小船只,于苏州府崇明县登陆,悍然抢掠大明沿海。他们一路向北,从崇明抢到海州,结果在南直隶赣榆城下遇上了硬茬子,栽了大跟头。他们被山东安东卫一支偏军杀得一个不留。”许心素神色莫名地说道。
许心素素知大明军兵之无能和倭寇之凶残。当他接收到这个消息时几乎不敢相信,再三确认之后才认可这个事实。
他至今都不能忘记这事得到确认之时,他受到的震撼有多大。
“此事果真?莫不是以讹传讹?或是官兵出动了上万大军?不对,正常官兵就算出动万数,怕也不能取得那样的战果。除非是官兵出动了三万甚至五万以上。然则如果面对三五万数的官兵,尼子圭吾就不知道提前避退?”
面相凶横的杨天生禁不住插口说道。
郑一官眼里也露出同样疑色。
他相信了尼子圭吾的结局,却不相信明廷官兵真有那么厉害。
“尼子圭吾并没有事先避退。因为全歼他队伍的安东卫军队只是一支训练不足20天的千余农夫军队。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许心素当即开始娓娓讲述上个月那场惊天一战。
随着许心素的讲述,杨天生和郑一官虽然眼里疑色渐退,但心里却翻腾得越来越厉害。
想不到早就腐朽不堪的明军当中竟然又出了陈建这么一个厉害将领和虎山军这支厉害军队!
pS:求看官们票票支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