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零八二章 忠心耿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臣下拜见官家,见过诸位相公。”

政事堂中,王言一身紫色官袍,头顶插翅帽,脚踏祥云官靴,腰悬鱼袋,恭敬的向着赵祯以及在场的范仲淹等人行礼。

不用赵祯说话,王言便是已经直起了腰,对赵祯继续说道:“七年未曾得见官家,却是比臣上次离京时更有精神了。”

四十九岁的赵祯,皮肤松弛的厉害,有着大大的眼袋,面部稍稍有些水肿,头发更是近乎全白,只少数的些许青黑,和黑发中少数的几根让人忍不住想要拔掉的白发一样惹眼。

如此一副样子,王言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老赵活不长。他也不可能说看着更年轻了,整不好还会让赵祯敏感的认为他话里有话,所以夸他精神,听起来就感觉好了不少。

赵祯倒是很高兴,毕竟王言交了权,而且为人态度也没有丝毫的变化,仍旧如同当年一样,绝对是他赵家忠心耿耿的好臣子。

他哈哈笑起来:“还不是因为你么,如今我大宋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又有诸位爱卿同心同德,我大宋四海承平,万事不必朕来忧心,精神焉能不好啊。”

破案了,赵祯的身体所以不好,就是精神太好了,收复了幽云十六州,比车神牛逼,比真宗牛逼,他感觉皇帝已经做到头了,文治武功什么都不差,就差个儿子。所以相比起以前,还要更加的努力奋斗,身体能好才见鬼了。

王言拱了拱手:“臣下所行,皆是为臣本分,皆是官家领导。幽云十六州之事,及我大宋四海承平,皆为官家知人善用,庙算无双之功矣。”

赵祯果然高兴,哈哈笑的更畅快的了,张嘴想要说话,却是咳了一声。

“精神好了,可这身子却是不利落了。”赵祯咳咳的缓过了劲,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朕知道王卿是闲不住的,既到了京城,明日便去国子监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王言的身上。

其实这是很没必要的事,毕竟王言都交权回京了,却还要让他现场再说一遍。

王言拱手道:“官家既如此说,臣下自当如此做。”

“如此便好。”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哎呦一声,撑着站起了身,“王卿,随朕走走,再给朕看看身子吧。”

“遵旨。”

王言对着在座的一帮子大佬拱了拱手,随即几步上前,随着赵祯一起慢悠悠的离开,一直去到了花园里。

两人在前边走,宫娥太监们远远的跟在后边。

赵祯说话了:“调你离了西北,又不让你入中枢,可有怨言啊?”

“没有。”王言背着手,落后老赵半步,“臣是大宋的一块砖,哪里有需,便搬到哪里。不让臣入中枢,臣知道,此为官家爱护之举。自臣入仕为官以来,得罪了太多人,没人愿意让臣宰执天下。

而今让臣司掌东京监学,正是臣之所愿。近些年为政地方,先征西夏,后伐契丹,治下汉胡杂居,且胡人更多,蛮夷不通教化,治政颇多艰难。幸赖官家与诸相公支持,西北官吏、大户上下一心,总算没有坏了大计,让西北有几分生力。臣亦所获颇多,正是要静下心来,好生整理一番。”

“就是不怨,朕赏赐的宅子缘何不受?”

“那是王府,臣如何能受?且在外呆的久了,臣喜欢热闹些,比之皇城,臣还是更喜外城。再者,官家是清楚的,臣家里还有些营生,不缺钱财。倒是官家手里的宅子不多,还是留给其他大臣吧。臣知道官家真心爱护臣,臣亦对我大宋忠心耿耿,如此便是了。”

王言知道,赵祯要的就是这些话,要的就是他的态度。对此,他是问心无愧的,毕竟他是真的大宋忠臣,是真的一心一意为了大宋努力奋斗的。至于改革之事,他都是可以影响的,慢一些就慢一些,不打紧。而出海远洋,寻找土豆、地瓜之类的种子,这些花费他自己就可以负担的起,他是真的有钱。

并且就在去年,船队已经出海。船厂里也还在继续造着更好的海船,也还是在培养着出海的人员。所以对于坐上皇位,他是真的一点儿不急迫。

赵祯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话,一路沉默着又走了一会儿。

他没来由的说道:“王卿啊,当年你初至政事堂为朕相看身子,要朕戒色,若是朕听了,是能生儿子的吧……”

“官家,臣还是一样的话,有孩子是一定的,孩子大抵能活下来,但男女没办法保证。”

“如今呢?”

“若是自今日戒色,延年益寿。”

……

赵祯又沉默了,他明白王言的意思,延年益寿么,就是能多活几年,能健康的多活几年。换言之,就是他再这么下去,那就没几年好日子了。

“昔秦皇汉武等前朝历代帝王,皆有问求长生之举。朕听闻王卿糜费甚巨,在江南造了七八艘老大海船出海,坊间传说王卿欲出海寻长生?”

老赵是真老了,也是真满足了。没去封禅泰山,可能自己也是不好意思,觉得亲爹忒丢人了些,只是派人远走一趟,跑到泰山祭告了一番。现在是越过了这么个步骤,跟其他的皇帝们保持队形了。

“臣修儒参禅学道,实不知世间是否有长生法门。不过是想看一看,这世界到底有多大,究竟是圆是方,更想看看海外是否有良种,可教我大宋百姓人皆饱食。至于长生之事,臣是未曾想过的。一切还要等出海的船队归来才能明了。”

“还能回来么?”

“不知。”王言很实在的摇头,“此去不知几万里,更不知几多艰险。可能全都回不不来,也可能只回来几人,更不知几时能回来,臣不敢断言。”

赵祯点了点头,王言一点儿没变,还是以前的样子,对他从来都说真话,说实话。

“你与宗实交厚,他如何啊?”

“臣与大将军只是医患关系,未曾说过太多话。与汝南郡王倒是颇有渊源,不过并未牵连过多,有些生意往来,年节互送一些礼物,交往的信都是大将军的身体情况。臣恪守本分,不敢妄议储事。臣还是给官家看看身子,再开些药调理调理。诸相公皆实心用事,官家不必过多操持国事,好生修身养神才是正理。”

“滑头。”赵祯摇头一笑,却也没有逼着王言表态,转而跟王言闲话起了西北的事。

就如此一路说说笑笑的回去,看了病,开了药,王言也出了皇城,直到了欧阳修的家里。

“老师,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好师弟,怎地如此清瘦?”

欧阳修坐在那里笑呵呵的点头,欧阳发则是嘿嘿笑:“还不是想念好师兄么,吃不下,喝不下,难受的紧啊。”

王言伸出了手,揪着欧阳发的脸,扯起了脸皮:“脸皮还是那么厚。”

“好师兄,我可要急了嗷……”

“小时候肉嘟嘟的,现在可没有那时候的好手感了。”说话间,王言又用力掐了一下,这才松了手。

逃脱了魔掌,欧阳发揉着自己的脸蛋,童年的阴影再次来袭。

“这么大的人了,官也做的那么高,一点不稳重。”他吐槽道。

王言笑了笑,随即坐到了欧阳修的身边,给老欧阳号了个脉,又开了个方子,这才各自饮茶说话。

“看过官家了?”

“看过了。官家问了我的心意,是不是真心回京,又问了长生之事,以及大将军,又看了看身子,开了药,这才出来。”

王言当然明白欧阳修的意思,所以嘴上说着话,面上却是摇了摇头。

欧阳修了然,怅然一叹:“朝中近来已有储事之议,包拯、韩琦、富弼皆有言语,官家不喜,已半月不朝。”

“老师是何态度?”

“自有定数。”

王言含笑点头:“学生是没办法掺合的,官家待我不薄,与大将军亦有渊源。且学生不受待见,树敌太多,还是老老实实在国子监的好。”

“真甘愿么?”

“学生既然回来了,还不够说明么?知道诸公皆怕学生谋反自立,学生非是自傲,大宋如今气象,学生之功泰半,焉能再行毁弃之举?”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

王言与欧阳修聊的很多,晚上也没有回去,就在欧阳家里吃的饭。久别后的再遇,总是那么令人愉快。

就是相熟的人们总是比较关心他的态度,这实在是实力的一种表现,毕竟没有人怀疑他的造反能不能给大宋带来巨大的伤害,这就是明证。

王言相信,等到之后再去拜访范仲淹等人的时候,私下里说话还是会说这些。他现在已经到了众皆防备的地步,因为他做出了人们都没做到的事。

对此,王言早有准备,并且持无所谓的态度。

与欧阳修父子畅谈过后,次日,他便去到了国子监上任。赵祯亲口说的,他不去便是抗旨不尊。至于其他的大佬,上任以后再行拜访便是。

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同样也是官学的最高管理机构。

最高学府就是国子学、四门学、算学什么的。国子学定员两百人,七品以上官员弟子可以就学,允许插班以及旁听。其余也有相应要求,不外权利而已。

而所谓官学最高管理机构,顾名思义,所有官学都归国子监管,相当于教育部,王言自然是部长。尽管他的差遣定在了东京,但是王言以为,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别地的监学官员,不会那么想不开的跟他对着干。

到他如今这个地位,不是现任中枢,或是过往中枢去职,不是挂个殿学士之类的官员,是没资格跟他平等对话的。而且他战绩在那摆着呢,真有人敢跟他找麻烦,他也是要佩服其人勇气的。敢于找死的人,真的不多见。要么真是骨头硬不怕死,要么是真蠢。

所以综合来说,其实也不算薄待王言,他的权力依然很大,而且也很重要。毕竟大宋重文,也在教育上很多投入,这是立国之本。

之所以不对劲,是因为王言足够拜相,宰执天下。放到现代的立宪国家,那就是教育部长,和首相的区别,这个落差就体现出来了。

大宋有过三次兴学,一为范仲淹主政之时,但是众所周知的夭折,不过他的教育之法却是受到了认同的。二为熙宁王安石变法之时,也因为被贬夭折。三则是蔡京当权之时,这个倒是落实下来了,但蔡京是个什么选手,那也是众所周知的。

现在王言上了台,自然也是要兴学的,要进行教育改革。此前他便想过,他的学说推广,只差官方承认。现在他是主管教育的,这还不承认?

事实上,他主政国子监的消息在他回京之前就已经传开了,那个时候开始,获知消息最快的东京,学习‘新学’的热情就已经更上一层楼。随着消息的扩散,‘新学’将在大宋来一波热。

王言背着手,带着小栋梁一起,晃晃悠悠的在皇城内找到了国子监的衙门。地方很大,两套班子,一边是管理衙门,一边是学校。

门口有着禁军士卒站岗,本来漫不经心呢,看到溜达过来的王言赶紧的擦了擦眼睛,立正了身体。

王言近前,拍了拍这军卒的肩膀:“认得本官?”

他看的清楚,这军卒看的是他的脸,不是他的紫色官袍,也不是他腰间的鱼袋。

“回相公话,攻打西夏时,小人在延洲,乃是……相公给我们讲过话,后来攻打契丹,小人也有参战。斩西夏五人,契丹六人。”

“本官记得你那一批人,是前年调回京的吧?”

“相公记得清楚。”

“怎地还是小卒?赏钱可有领到?”

“赏钱足额领了,前后加一起有六十贯,家里也分了地,起了新房。本是要给小人升官的,不过小人不会统领,只做了伍长。调回京以后,又重新编练,小人这不是就成了小卒。”他笑的憨厚,没什么怨言。

“果真没有被人夺功贪钱之事?你不要怕,有就说出来,本官定不让他好过。”

“谢相公挂念,真没有。如今我大宋正在裁军,小人仍旧留在军中,已是不易。”

王言点了点头,锤了一下他的胸口:“日头大,往里边站站。战场上杀出来的,在此看门却是委屈了。”

“小人本就是粗汉杀胚,如今给相公看大门,没甚委屈的。下了值,跟其他弟兄们说起来,他们怕是要眼红勒。”

说起来,这小卒的遭遇跟他还是有很大关系的。调回京城,换上一批差很多的禁军,是为了削弱他能调动的战斗力。调回来裁军整编,那就是范仲淹砍的了,精锐战兵,提高待遇,是已经定下来的国策。

王言笑了笑,没再说话,背着手迈过了高高的门槛,走进了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