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蝴蝶效应
王焕宇
一只金斑蝶在巴西扇动着翅膀。翅膀的扇动带动起周围气流的震动。气流的震动一直传到美国。它在途中层层叠加,振幅越来越大,传到美国时已变成了一股强劲的龙卷风——蝴蝶效应。
一个老人在中国斥责一个孩子:“从小看大,三岁知老。你今后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事实上,从细微之处的确可以看出一个人今后的命途。这不是猜测,这也不是不着边际的算命,而是有根有据的推理的过程,就是对一个蝴蝶效应的分析过程。
有时侯想一想,人的一生是蛮艰难的。在面对每一个未知的明天以前,人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种可能性。可是现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就让你的一生彻底的改变了。小时候不了解这个,不知道父母对我们的坏习惯为什么会如临大敌,现在总算明白了。
“好”这个字可真难办到啊!家财万贯的人温良恭俭让;手持大权的人仁义礼智信——何处辛苦,何处清贫,何处必有一个“好”在那里。但关键的问题是,你必须从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做到这个,你才能保全自己。端起酒杯爱说大话的人,可能在无意间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喜欢一个人单独走路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与他人产生了隔阂。吃饭时好挑肥捡瘦的人,后来往往箪瓢篓空,无人依靠,而小时候天天泡在弹子窝里的孩子,长大后差不多也会成个赌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时候不了解这个,不知道蔡桓公为什么会讳疾忌医,现在总算明白了:他是个爱选炫耀的皇帝啊!魔鬼说:“虚荣——我最喜爱的原罪。”——《圣经》。
有时侯想一想,人的一生是蛮艰难的。睁大你的眼睛——看看你在用什么样的筷子,什么样的碗吃着什么样的食物。伸直你的手指——分分你眼前这个世界,什么是黑,什么是白。黑的一点不沾,白的,向它一点一点的迈进。
想变好是很难的,一双筷子可能将你的美德啮噬干净,而一次布施,却换不回你丢失的大部分美德。细微之处,生活就已经注定,有时候不经意的行为,就已经反映了你内心的品质。人生的蝴蝶效应,真的不能不重视啊!
吸收与给予
——绿树的启示
唐海洋
一棵参天的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因为它的存在,地上总有一片阴凉,也因这阴凉,树下断不了纳凉的人们,他们喝茶,下棋……休憩之余,他们赞美的却总是大树的枝枝叶叶,从未有人提起过这树身下那默默的树根。想想,没有树根昼夜不停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供给大树,这树又何以为人供一片阴凉呢?
世界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提起他的成功经历时,特别说到他在西南联大上大学的那段经历,他说正是在联大不断的学习,吸收广博的知识,给他打下扎实的基础,才使他后来在物理学上有所成就,为科学作贡献。
树木还知道先吸收后给予,伟人亦知,那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是否也该明白?
是的,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像一个会伸缩的圆圈,面对的是外界无限的空间,面对的是整个纷繁的世界。圆圈里面只是小小的空间,沧海之一粟。只有从外界广袤的空间中吸收所需要的“养分”,不断充实壮大自己,未来才有机会给予社会贡献。
人生又如一张白净的纸,书法家即兴大笔一挥,就充实了,而后流传四方,传播书法的精髓。
我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社会并不需要我们做多大的贡献,地球由我们的前辈顶着呢!翅膀未硬的我们真正该做的,不是单单享受父母的养育,亦不是伫立羡慕成年人的功成名就,更不是盲目无知地蹉跎这美好青春!
我们该做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真正该做的是学习这绿树的默默的根系,不管枝干叶的绚丽灿烂,只无声地奋力吸收。我们要“吸收”学海中无尽的“盐分”,“吸收”人生的哲理,“吸收”……
父母长辈眼中我们是少不更事的孩子,老师眼里我们是需要奋发的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努力是我们的责任!为了以后飞得更高,为了以后能顶起这世界,此刻我们需要的只是如树根般的精神——奋力汲取那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