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和郑宝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说起来,二人甚至在之前都不认识。
不过,郑宝与袁耀的父亲袁术同辈,岁数也相差不大,袁耀称他一声伯父,倒也没错。
只是这么做,算是给足了郑宝的面子。
让郑宝有些受宠若惊的同时,一下子就对袁耀有了一些好感。
“公子说哪里话,我郑宝平生最爱结交好友,最近公子的名字在淮南郡可是如雷贯耳啊,只是一直未曾神交过,今日有幸,能够与公子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虽然袁耀叫他伯父,可郑宝可不敢喊袁耀贤侄,而是把自己的态度摆放的很低。
一边说,郑宝还邀请袁耀一行人进去这坞堡内。
也正是因此,袁耀在这郑家的坞堡内,大致的参观了一下,从外面看到的毕竟只是一个大概,没有进去详细观看。
等郑宝带着袁耀进入了坞堡内,走了一遍之后,袁耀这才对这座坞堡有所了解。
果然,如他所想的一样,郑宝这厮,花在这上面的钱,应该不少,光是建造这个坞堡,估计就花了不下千万钱了,这占地面子,各种建筑,就算人工不花钱,这些料子和建材,也是需要钱的。
还有里面不少习武场,里面有一些自己私造的刀兵。
私藏兵器这件事情,放在汉末来说,其实已经不算什么大事情了。
甚至,从汉朝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不算什么大事,汉高祖刘邦定鼎长安之后,便承认了普通百姓可以私藏武器,拥有持有兵器的权利,只是规定了,商人不能持有武器。
这也是汉朝轻贱商人的一个重要体现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虽然朝廷规定了普通百姓不得持有弓弩,但对于普通的刀剑,棍棒枪矛之类的,并不禁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汉朝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民风彪悍,加上各地治安并不好,盗贼流寇四起,特别是北边匈奴时常进犯,民间如果没有武器,就难以形成反抗,所以朝廷只能默许百姓持有私兵。
而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利有弊的。
一旦民间允许私藏兵器,最先得利的,自然是那些地方豪强,豪强们占据着大量的土地,拥有田产,自然可以在短时间里聚敛钱财,有了钱财就能够购买武器,同时武装人手。
逐渐形成私人武装,这对朝廷的统治是相当不利的。
大汉王朝末期,民间起义屡禁不止,又极大的因为,百姓们手中都又兵器,拿起刀剑,便是一股战力。
只是这股风气,已经遏制不住了。
袁耀看见这郑家坞堡内的兵器数量不菲,光是乍一眼看过去,习武场上就有几十把之多,更何况这里肯定还有兵器库之类的地方,坞堡内能够容纳数千人之多,估摸着这里就能够武装起一支小型的私兵了。
尽管心中暗自吃惊,可袁耀还是表面上不动声色。
等郑宝带领着袁耀,来到一间会客厅,并且主动引着袁耀坐下之后,郑宝才开口迫切的询问起了,袁耀一行人的来意。
“公子,冒昧的问一句,突然来寒舍造访,不知是有何事?”
对于袁耀一行人的来意,郑宝是十分疑惑的,也迫切想要知道,毕竟他对袁耀的威名,如今也是如雷贯耳,知道自己惹不起这个瘟神。
袁耀打量了一眼郑宝,通过对郑宝的传闻和刚才的接触,其实袁耀已经对郑宝大致有了一个印象,那便是此人谨小慎微,虽然不是贪生怕死,却也对自己的性命十分珍惜。
袁耀略微考虑,便开口冲着郑宝笑了笑,随后说道。
“我来此地,是特意前来登门拜访,想要送郑伯父一桩前程的。”
“哦?”
袁耀一句话,引来郑宝的疑惑,随即皱了皱眉头。
似乎对袁耀这番话的意思,有一些费解,同时也充满了好奇。
“家父在寿春称帝的消息,郑伯父应该知道了吧。”
袁耀简单的说了一句,郑宝立刻点了点头。
“袁公路,乃四世三公袁氏嫡子,又雄踞淮南,手下精兵强将无数,更有数十万大军,乃当世第一等的诸侯,他得玉玺,称帝也是实至名归。”
虽然许多人不看好袁术,郑宝其实对袁术称帝也不看好,可当着别人儿子的面,他自然不会说袁术的坏话,全捡好听的说。
“我父亲称帝之后,自然要大肆笼络人心,肃清宇内,前不久我奉命前往庐江招安了大贼陈策,奈何那陈策不听劝告,还执意要与我父亲为敌,我便只好出手,将他剿灭了,也算是为淮南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吧。”
袁耀故意这么说了一句,立刻让那郑宝眉头一皱,一股不好的预感,立刻涌上郑宝的心头。
“这……陈策乃淮南大贼,被公子剿灭,算是大功一件,公子真是为国为民,百姓一定会感激你的好。”
郑宝的脸上略微有几分尴尬。
“所以,我这一次的来意呢,其实就是想要问问郑伯父,可有为国效力,护卫一方的想法?”
“若是伯父有心,我可禀告父皇,册封你为奋武将军,领丹阳太守,不知伯父意下如何?”
既然是打着先礼后兵的想法,那么袁耀唯一能够想到安抚郑宝的办法,那便是借助自己老爹袁术的势,前来招安郑宝。
郑宝胆小,袁耀先抛出陈策的结局来吓唬吓唬他,再对其伸出了橄榄枝,对方若是有兴趣的话,多半会考虑考虑这件事情。
若是对方真要一条道走到黑,与袁术为敌,那袁耀也只好想办法与他比一比谁的拳头更硬了。
郑宝在袁耀说完之后,一时间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此事并不是一件小事,兹事体大,郑宝自然不敢贸然回答。
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完全是在考虑这件事情对其的影响。
当然,袁耀也不急,说完之后便不再说话,留足够的时间给郑宝去考虑,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抿了一口,慢悠悠的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