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禁止卖官
贾府那头也是热闹非凡,贾姓子弟均上门去道贺。
至此众人只知贾兰,不知贾宝玉是何许人也。
众星拱月般的贾宝玉更体会到世态炎凉。
那些总是围着他转的丫头、小子、门客们如今个个都说兰小子好。
他再也不是府上最受欢迎的那个。
贾宝玉对林黛玉抱怨,“只不过是中了状元,又是得了侯爵,就连老祖宗都偏心他了。”
林黛玉手卷着帕子说道:“怎么,你吃醋了?”
“你既然无心科举,又何必与他相争?何必像那俗人一般怨天尤人。”
林黛玉一语说到贾宝玉心坎里去,他自认与常人不同,自认不凡,不与那俗人成群。
……
“中了状元,梨园至少要唱上三天三夜。”
“让所有楼子的姑娘们,将她们的花车推出来游街。”
“还要大摆流水席,大放烟火,让全京都百万人口都知道你贾蓉兄弟中了状元。”
张定远拍桌子责备贾蓉连花钱都不会花。
贾蓉却很满足,“钱应该花在刀刃上,我这里的钱可不多了。”
“你要是没钱,京都谁有钱?京都数一数二的产业里,哪些是你没股份的?”
说他没钱,张定远打死都不信。
“今晚留下来喝酒。”
贾家族学这次一改以往的习惯,不再摆设流水席,而是让学子们各回各家,各弄各的庆功宴、谢师宴去。
贾蓉在自己家设宴,拒绝上门庆贺的人,但凡是上门来送礼的,都叫到隔壁去。
贾府的宴席自然由贾政、贾琏等人招待。
就是王子腾家、史家也来了好些子弟帮忙招待客人。
客人们都盼望着能见小阁老一面,能到小阁老跟前敬一杯酒,可惜他们的愿望落空了,小阁老没有出现。
李聪在隔壁喝了酒,叮嘱了迎春两句,就从廊道到宁国府。
“知道您今日沐休,我特意过来坐坐。”李聪说道。
李聪见到贾蓉,总是非常尊敬,言语里多了几分恭敬。
他做不到顾明那般自然,也没有顾明那份底气。
李聪坐下,看着贾蓉教女儿画画。
一旁下人被贾蓉挥手赶走。
李聪说道:“明日就要去见皇上了,顾大人让我来问您,这些贾姓子弟该怎么安排?
朝廷里还有好些上等县的县令空缺,您看?”
所谓的上等县都是富裕的县城,下面的人求之不得,甚至出十来万雪花银来买上等县的官位。
贾蓉握着女儿的手,教她画小红花。
他说道:“目前形势来看,不适合太高调。所有贾姓子弟都先放去下等县,三年后再往回调。”
“明白了。那您还有其他的安排吗?”
李聪是知道一些的,今年的进士科里有好几个是常出现在贾蓉跟前的。
贾蓉顿了一下,现在他一句话就能决定士子的生死,士子家族的繁荣。
贾蓉说道:“有几个人需要特别安排一番,你先将他们安排入翰林院,等时机成熟了再往外调派。”
“是。”
李聪看着小囡囡的画,赞美道:“大姑娘的画技越来越好看了,瞧这猫画得真传神。”
贾蓉握着女儿的手,在“猫”的头顶上画一个“王”字。
贾蓉再看向李聪:你这称赞有良心吗?
李聪尴尬一笑,“这是老虎啊!”
“大姑娘真俊俏,比我那个小子乖多了。”
“对了,我那小子也该启蒙了,不知道桂哥儿的玩伴够了没。不如让他跟过来一起读书?”
李聪想这件事想了很久,一直不敢开口,今日借着开心的劲儿顺口说了出来。
他不敢说书童,只敢说是玩伴。
贾蓉没有过多考虑,直接就答应了。
“那就让他过来一起学吧。族学里我弄了一个幼儿园,一起送去玩玩,后期再慢慢培养。”
“唉,成。”
李聪大喜,这喜悦的心情比得知升官还要高兴。
再坐了一会儿,贾蓉说要去看史湘云生的儿子,他就没多打扰。
李聪怀着兴奋的心情回贾府吃酒去。
贾琏对他颇为殷勤,李聪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主桌。
酒席散去,李聪带着从小阁老那得到的消息去见顾寿。
顾明的官职越发重要,让顾家的宅子一换再换。
从一进小屋,换到二进宅子,再到四进的宅子。
宅子内外都有人看守,比宁国府要严谨多了。
“顾大人,小阁老吩咐……”
吏部的大人们就头疼,今年考上的生员里有很多小阁老的亲族。
“这到底该怎么安排啊?”
“安排好的地方,朝堂上又不放过我们。
安排得不好,小阁老也不会放过我们。
真是难死。”
吏部尚书这两天就没睡好觉,贾兰好安排,直接扔进翰林院即可。
可是其他人呢?
小阁老就没别的想法?
吏部郎中黄晏去找尚书廖景盛商议,“这到底怎么安排?多少人留在京都,多少人放出去?”
廖景盛从顾寿那得到了贾蓉的意图,吩咐下属召集郎中开会。
短短几天里,吏部非常忙碌。
他们要给几百位进士科生员安排去处。
别人都好办,一个两个的好安排,但这个宁国府的人不好办啊。
不塞钱,也不给提示,叫他们怎么做?
几个郎中聚在一块,私下里互相探问。
“你有消息吗?”
“倒是有两个人往这边递消息了,想要留在京都。你那头呢?”他问顾寿
顾寿摇头。“他们不敢问本官,也不愿意问本官。”
你有那个铁面无私的儿子在,谁敢来问你啊。
廖景盛出现,众人纷纷坐好。
“大人,这新科生员怎么安排的好?”
大家都知道“新科生员”指的是小阁老的亲族。
不管是近亲还是远亲,都是小阁老亲自教导出来的,都不好随便指派。
廖景盛坐下,其他人才敢落座。
廖景盛说道:“需要安排的人员太多,我就长话短说,散会后大家就回去安排工作,务必在本月完成任命工作。”
五个郎中,八个属官紧张地盯着尚书大人。
尚书大人会怎么安排呢?
是和大家商议,还是直接指派?
尚书大人是张阁老那头的,必然帮着小阁老。
如果安排不合理,那么可以从中做点文章。
让小阁老不好过。
廖景盛说道:“我们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皇恩,不能为某个人,或是个人私利而谋害朝廷,谋害大周江山。”
众人惊讶:大人这话里藏的意思不妙啊。
他们不好表现出来,认真听着。
廖景盛继续说道:“除了进入翰林院的一甲名单,其余人等全都外派出京。”
“啊!”
“全部?”
“大人,这万万不可……”
廖景盛一个眼神放过去,谁敢反对他就盯住谁。
盯得那些人心慌慌。
等他们闭上嘴,他才说话。
廖景盛郑重说道:“今年的恩科目的就是为新疆域补充官员,不让他们到地方去,难道让他们在京都养老?”
“不管你们收了谁家的钱,回去立刻退回去,要是被锦衣所的柳芳抓到,本官也难为你求情。”
众人:今年这么严了吗?
每次新官授职,他们都能大赚一笔。
多的有十几、二十万,少的也有七八万。
这么大一笔钱,退回去多伤人啊。
一个个的脸色不好。
廖景盛嘲笑,说道:“你们最好将自己的手脚洗干净,上头透露消息出来,不许私下卖官。
监察司和锦衣所都盯着这头,你们谁被牵连了,正好空出位置给下面的人。”
“今年是恩科,明年是正常科考,又有一批新人出头。江山代有人才出,你们屁股下的位置,时刻有人惦记着,切莫因小失大。”
廖景盛说得很严重。
下面的郎中、属官不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