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要被摘桃子了
“让林黛玉去教书?”
“对,那头已经答应了。”丫鬟还说,“今日蓉大奶奶去请林姑娘去学堂。”
“林姑娘原是不同意,后来不知怎么的跟着去看看了。
这一看可就不得了了,林姑娘答应了下来,不过只说教一年。”
“太太放心,林姑娘只是教书一年,不会耽搁婚期的。”
王夫人不乐意,“我得要说一说林家,有没有将贾府放在眼里。一个要出嫁的姑娘,整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王夫人更恼怒张氏,一边捻着佛珠一边咬着牙说:“明知林黛玉要嫁入府里来,还找她出去教书,她是没有人可找了吗?”
一心修佛的王夫人始终没有修出佛性,对于俗事操心得很。
晚上等贾政回家,王夫人将林黛玉的事告知他。
向来不管家中事的贾政,难得说上两句。
“张氏能去找林丫头,必然是蓉哥儿吩咐的。
这事涉及到娘娘在宫中的地位,你切勿节外生枝,免得坏了娘娘的大事。”
王夫人当即追问,“他们要搞学堂和娘娘有什么关系?得到好处又不是娘娘。”
贾政多看一眼自己的夫人,脑海里闪过蠢货的念头。
念想到她常日在府中,不常外出走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忍下骂人的冲动。
面对难以沟通的人,说多了也是浪费口舌,贾政换下衣服就到书房去。
王夫人见老爷不说,心中也有气,但想到宫中的大女儿,她不敢轻举妄动。
王夫人招来周瑞家的,让她出去打听一番。
那头张氏知道让林黛玉去做教书先生,二太太必然不乐意,便叫雅晴传话给王熙凤。
将女子医学堂的重要性告知王熙凤,让王熙凤去哄一哄二太太。
雅晴捧着一盒子珍珠出现在王熙凤跟前。
王熙凤原本不乐意做这个和稀泥的,但看到这盒子珍珠的份上,最后答应了。
“一个个都是不让人省心的,白脸、黑脸全让我一个人唱完得了。
若是被老祖宗知道了,不知会怎么说我。”
王熙凤过去说笑一番,哄一哄二太太,二太太那头再不乐意也只能忍着。
这事终究没有闹起来。
贾母知道了也当作不知道。
这事儿反倒让贾宝玉乐呵。
“林妹妹能出门,日后我想要见她就方便多了。”
……
“启奏皇上,臣在外发现很多士子都在说笔画多的事。
怕这些士子联名上书,为了给皇上分忧,微臣去做了个汉字笔画的调查。
臣发现一百个字里超过十画的字有七十九个……”
徐凯拿着自己的奏折,念着上头的记录。
东阁的上下官员当即左右观看,交头接耳。
“这不是大人做的调查吗?”
“难道侯爷那头是大人安排的?”
“先看下去。”
那头徐凯说道:“我们在书籍中看到的‘义气’二字是这样的。”
徐凯展开纸张,让皇上看到“义气”二字。
“臣去查看了天书,又询问了翰林院的大人们,发现天书里的‘义气’二字是这样的。”
贾蓉的追随者更是疑惑,“大人不是说要调查详细再禀告皇上吗?”
“难道出了内鬼,泄露了我们的调查?”
“不好,大人要被人抢功劳了。”
贾蓉拉着一张脸看徐凯表演,他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张鼎的反对派观察看到贾蓉的变脸,隐约猜到什么。
一些知道内情的官员,一面听徐凯介绍,一面观看贾蓉脸色。
贾蓉越是阴沉着脸,他们越开心。
过去一年里,让你贾蓉出尽了风头。
今日也让你尝尝吃黄连的滋味。
杨首辅等人微微对视一下,后面的人颔首嘴角带着笑容。
郑梅心想:贾蓉啊贾蓉,你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为了皇子们更喜欢上书房,为了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减少宣纸的开支,臣恳请皇上减少汉字的笔画。”
“皇上,万万不可……”贾蓉站出来还没等他说完一句话,就有人出来打断。
郑梅站出来打断说道:“贾大人,古往今来文字不断变化,从商周时期的金文,到秦汉时期的小篆,再到魏晋时期的楷书。
文字都是从难到易,从复杂到简单。如果皇上能够减少文字上的笔画,这又将是继往开来的盛事。
后世千万学子都会感念皇上今日的决策。”
贾蓉死死地盯着郑梅,等郑梅说完了,他拱手说道:“皇上,这文字已经传承了几千年。
我们所有书简里用的都是繁体字,如果改变了文字的形,牙牙学语的皇子们将来如何能看懂书简上的、书册上的内容呢?”
这一番话贾蓉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他愤怒的眼神看向徐凯。
很多人不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还有些奇怪。
永安侯提出的建议是正常的,提想法的程序也合情合理,小阁老这是在恨什么?
知道内情的恨不得跺脚大喊。
杨首辅一派的是跺脚欢呼。
贾蓉派系的恨不能跺脚怒骂。
“你丫的还是人吗?我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论题,还没见光就被走了。”
“娘希匹,肯定出了内奸。叛徒。”
“算了,看看再说吧。”
“我等又不能上奏,焦急也没用。”
张鼎微微侧身,动了一下。
身后的翰林院的老翰林当即明白暗示。
他站出来说道:“臣附议,皇上,贾阁老说得对。
笔画贸然减少就成了一个新字,启蒙之子只学新字不知旧字,书库里的书谁来读?谁能读懂?泱泱大国的文化谁来传承?”
“臣附议,皇上,永安侯此举并不是为了减少皇子们的负担,正好相反是增加了皇子们的负担……”
“不可,臣反对。皇上,字的笔画减少,但它本身代表的含义并没有变化。
只要夫子多加引导,便能让皇子们看字懂意,看新字懂旧识……”
“郑大人说得对,长江黄河只有奔流向海,有谁看到大海奔向河流、山川的?”
贾蓉的人站出来反驳,“皇上,……”
杨首辅的人站出来反驳,“……”
朝堂上又开始吵起来了。
一些新生派忍不住,站出来支持徐凯。
大朝会变成了集市,朝臣变成了泼妇,只是泼妇的脏话变成了之乎者也。
贾蓉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你知道从启蒙到考上进士,他们要花费多少精力吗?
多学一个字就是多一份负担,你懂个屁啊你……”
徐凯嗓门更大,“你……”
贾蓉和徐凯就要打起来了。
“够了。”皇上大怒。
可惜朝臣没一个听到。
夏公公赶紧让侍卫打鞭子。
鞭子鞭打金砖发出刺耳又响亮的声音,盖住了朝臣的吵架声。
这时候杨首辅和张鼎才站出来阻拦他们。
鞭子再响了两下,众人才意识到皇上生气了,纷纷闭上嘴巴站回原位去。
“退朝。”
“恭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