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秦钟回京
杨首辅去找皇上,发现贾蓉正在陪皇上玩桌上弹珠游戏。
近日来,桌上弹珠特别受欢迎,京都大小小孩都在玩。
杨首辅也曾经看到家中曾孙曾孙女在玩这个游戏。
堂堂圣主居然在玩小孩儿玩的游戏,简直胡闹。
杨首辅将怒气发泄在贾蓉身上,跪拜皇上后,当即质问贾蓉:“贾阁老,你的事务做完了?”
“早就完成了。”
“将近一千本的奏折批拟了?”
“一个时辰的事,早就完成了。这不本官将重要的奏折送给皇上批阅。
皇上觉得本官干得不错,特意赏本官玩一次游戏。”
玩游戏被抓包有些不好意思的皇上,听到贾蓉这般说一下子理直气壮起来。
朕没错,朕是为了拉拢臣子才这样做的。
贾蓉站起来和杨首辅站在一边,拱手对皇上说道:“首辅大人到来,必然有重要事,微臣就不打扰皇上了,微臣告退。”
皇上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当即让贾蓉离开。
杨首辅奇怪贾蓉怎么这么快就将奏折看完,心想回去检查一番。
还不等杨首辅回去,皇上就拿出了一份奏折,说道:“永宁府上奏折说要在大江边上拉一条铁索桥,需要朝廷的支持。
贾蓉说这条铁索桥联系着两岸的百姓,有利于百姓进入内陆,商货往来,也有利于朝廷的的政令去到土司的领域。他建议修建这座大桥。”
“你怎么看?”皇上将奏折递给夏公公。
夏公公将奏折递给杨首辅。
杨首辅拿过去看,贾蓉给出的建议很中肯,大部分从当地百姓,以及工部的臣工角度说。
不过他更看重的是贾蓉后面的补述。
贾蓉说:“可以借助修铁索桥的功夫,向百姓施恩,竖立朝廷的形象,削弱当地土司对百姓的影响。”
杨首辅有些担忧地说道:“素来都是通过控制土司,而来治理那些反叛的百姓。
如果直接接触当地的百姓,会不会让土司不悦,甚至让土司造反?”
皇上颔首:“你的担忧无不道理。
但土司管辖下的百姓,只知道土司不知道天子,对朝廷没有归属感,更不会永久归顺。”
“你去找贾蓉商议一番,找出抚顺土司的法子。”
杨首辅躬身:“臣遵命。”
这个贾蓉真是会找事做。
北方的草原派官的事还没做好,他就伸手到西南土司身上去了。
难不成他要对西南动手?
不行,不能再增加贾蓉的实力,更不能增加张鼎一党的实力。
杨首辅将这奏折压着不往下发表,更不提起抚顺土司的事。
……
秦钟吃尽苦头,终于在行商的帮助下回到京都。
幸好家中有姐姐看着,有老仆人看顾,让他回到京都还有落脚的地方。
秦钟换洗一身,吃上一碗猪脚面,就到宁国府去求见。
秦可卿听到秦钟回京的消息喜极而泣,更是欢喜地到中院见秦钟。
看到秦钟又黑又瘦,脸上多了很多痘印,全当年那仙童相貌,秦可卿抱着秦钟痛哭。
“是阿姐没用,没能救下你。”
秦钟抱住姐姐痛哭,诉说挖矿的艰苦。
又说:“多亏阿姐每个月寄过去的银钱,才让我有命活到现在。”
秦可卿咒骂智能儿,“若不是那个贱婢,你就不会有今天。不得好死。”
秦钟追悔莫及,若不是自己鬼迷心窍,就不会有今日这般模样。
“悔不当初啊!”
秦可卿带秦钟去拜见尤氏。
尤氏见秦钟可怜很心疼,让丫鬟给秦钟五两银子,“拿着这钱,好好补补,日后找份好差事,千万不要再做傻事了。”
秦钟千恩万谢,磕头感谢。
秦可卿要带秦钟去拜见张氏。
张氏不喜秦钟,免了他的拜见,只叫雅晴送去二两银子,一匹布料。
“大奶奶吩咐:望你今后好生做人,千万不要再害人性命。”
秦钟唯唯诺诺,面对大丫头也没了底气。
秦钟想着既然到这里来,不如也到隔壁去见一见贾宝玉。
秦钟向秦可卿提出要求,“不如顺道去见一见贾宝玉?”
秦可卿想了想便也同意了。
因为天气还冷着,贾宝玉不爱到书房读书,就托病躲在暖房里和姑娘们玩桌上玻珠游戏。
听到秦钟归来,贾宝玉一下子走出暖房。
“鲸卿(秦钟的字)在哪?快让他来见我。”
一旁的袭人笑道:“哪有这么快,怕刚走到廊道那头。”
贾宝玉踩着靴子就往雪里去,袭人哎哎两声叫不回他。
晴雯拿着锦帽貂裘追上去,“二爷将衣服穿上再去。”
贾宝玉到廊道那头去等秦钟,才站稳就远远看到那头有人过来,但看不清楚。
听到些许声音,宝玉就很欢喜。
许久不见秦钟,不知他变了没有。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秦钟,他身形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更是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更在自己之上。
秦钟当时怯怯羞羞有些女儿态,看似胆小,但办事起来一点也不胆怯。
见到秦姨娘带着丫头们靠近,她身边啥时候多了个黑人啊?
怪难看的。
秦钟看贾宝玉,心想宝二爷一点都没变,比以往更俊朗了。
贾宝玉没看到秦钟,焦急地问:“秦姨娘,我鲸卿兄弟呢?”
秦可卿眼角湿润,说道:“亏得您还惦记着他,这世上没几个人惦记他了。”
秦可卿侧身让出秦钟,对秦钟说道:“快,拜见二爷。”
秦钟上前拱手感动地说道:“宝玉,你可还记得我?”
“啊!”
贾宝玉大吃一惊。
眼前这黑小子就是好兄弟秦钟!
贾宝玉双手搀扶秦钟的手,震惊地问道:“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秦钟看到贾宝玉眼神中的震惊,哽咽地说道:“一路到矿区,日晒雨淋,在矿洞即便是干轻松活,也不是人干的。
再加上吃食不好,也就成了这个样子。”
眼前这个糙汉子和记忆中的秦钟连不到一起,贾宝玉心中的喜悦散去。
听到秦钟这沙哑的难听的声音,贾宝玉心中最后一点喜悦消失不见。
“你快来,和我们说说你都经历了些什么。”
贾宝玉没有很嫌弃他,叫秦钟过去一起吃茶,说故事。
听得秦钟的经历,贾宝玉泪水连连,联想到自己身上的遭遇,更难过了。
贾宝玉将大老爷被夺爵、流放,家里被抄家、缩减卖掉贴身丫头的事告诉秦钟。
“不曾想,您这也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秦钟发出一声长叹,随后拉着贾宝玉的手说道:“以前你和我都觉得自己见识高过所有人,那些人都是俗人,现在我才知错了。以后还是立志获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重才行。”
贾宝玉的眼神变了,心情也变了。
他万万没想到秦钟变了,跟那些俗人一般。
贾宝玉勉强应了一声,“好。”
今日过后,他很少提起秦钟,更没有让贾母请秦钟到府上居住。
秦钟第一次上门,被邀请了进去。
第二次上门,被告知宝二爷出门去了。
第三次上门,被管事拒绝。
管事的说:“宝二爷开始读书了。二太太不许外人来打扰,秦大爷还是到别处去玩去吧。”
某日,秦钟看到贾宝玉、柳湘莲、蒋玉菡等人玩在一起,并没有叫上他。
他真正体会到世态炎凉,他被圈子抛弃了。
贾宝玉自此从秦钟的好友名单里划去,秦钟脱离贾宝玉,投靠贾蓉,靠着宁国府生活。
后来,秦可卿求了张氏,给秦钟找了个小管事的差事。
秦钟娶了某位庄头的女儿,生了两儿一女。
他亲自去求了年老尤氏,将儿子送入贾府族学。
后来他儿子考上了举人,选官到川蜀去做县令,他一家跟着过去生活。
贾宝玉这些人,都成了他生命中的过客,贾府的一切成了他年少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