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不用靠得太近
昨日神木入京都,闹起来的风潮,延续到今天。
皇上心情不错,在朝堂上大肆表扬了各家子弟,让其他勋贵家的、大臣家的多学学。
皇上直接召见了张定远等人,有些人还是第一次进皇宫,对此无比自豪。
皇上笑问:“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一出的?”
世子:“起初是贾蓉想的,后来我们参与讨论,就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张定远又说起了通州的故事,让皇上知道外头是什么世界。
这些年轻的纨绔们,知道投其所好,都说了外头有趣的事。
皇上龙颜大悦,赏赐他们很多绸缎。
这一番赏赐放下来,京都大户人家都抢着拉拢贾蓉,问他要位置。
这家拉拢,那家来传话,贾蓉走出皇宫就被拉拉扯扯,连官袍都被拉坏了。
“有有有,都有。”
贾蓉说:“一千两银子一个位置,你们爱要不要。不服就找皇上去。”
贾蓉将皇上搬出来,谁敢不服。
消息放了出去,需要的都到汴枫那边去报名。
劝散了这些勋贵,贾蓉整顿衣服正要往外走,就碰到了陈文涛。
他在一旁走神,身上的袍子松松垮垮的,又瘦了许多。
他成了闫高山的入幕之宾,怎么还要给苏琼办事?
难道是闫高山不带苏琼玩,所以陈文涛被退货了?
“陈文涛。陈公子?”
陈文涛躲避他。
贾蓉快步过去,见他躲避,“怎么了,挨打了?”
拉过陈文涛的脸,发现他嘴角有伤痕,很明显那种。
“谁打的你?我帮你出气去。”
陈文涛直接摇头,不说是谁打的。
边上的仆人也没人为他说话。
见此情形贾蓉还能不知道?
必然是苏琼打的。
见有人看过来,贾蓉冷漠地盯着他,对方转移视线,不敢再盯。
贾蓉对陈文涛说道:“不如你跟我走,你全家都带过来,到通州去,让忠靖侯护着你。
你什么都不用管,就搞蒸汽火车,蒸汽船。
再不行,你就跟紫薇舍人跑船。总比在那受辱强。”
陈文涛转过身来看着贾蓉,眼角处含有泪水,受尽了委屈。
贾蓉叹息,“你有算数上的才华,到哪都能生存。”
陈文涛远远就看到了苏琼,肩膀抖了一下,往后退了两步,拉开和贾蓉的距离。
“贾大人,还是不要和我搭话的好。”
贾蓉意识到有什么,转身看向身后,看到来人,他顿时拉起最虚伪的笑容。
“侍郎大人,安好。”
“侍郎大人,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苏琼皮笑肉不笑,“贾大人,好大的风头啊。那些勋贵不得找你喝酒了?”
“哪有的事,都找我头上的大人去了,哪用得着我?”贾蓉笑道,“要不要留个位置给苏大人?”
“不了,抢不过。”
“我看陈公子在算数上是很有天赋的,也知道大人一直为他忧愁,不如下官帮大人安排。
就安排进蒸汽厂里,直接为皇上办事,苏大人你看如何?”
苏琼冷冷地横了一眼陈文涛,笑道:“不用劳烦贾大人了,这头已经为他选好了去路。”
苏琼拒绝的语气很坚定。
贾蓉也不勉强,“晚上一起喝酒。”
“好。”苏琼敷衍地应了一句。
等回到家里,苏琼叫来陈文涛,“贾蓉和你说什么了?”
陈文涛畏惧地说道:“没说什么,就是问我想不想去蒸汽厂去。”
“你怎么说?”
“我……我说不用了,京都挺好的。”
苏琼半信半疑,“你要记得,是我养了你们一家。
如果不是我,你一家人早就沦为街边的乞丐。
如果不是我,你母亲早就死了。”
陈文涛低头不说话,苏琼见了就来气,直接给他一巴掌。
“记住我说的话。”
陈文涛还是不开口。
“罢了,既然贾蓉欣赏你,你就多与他往来。若是能拉拢贾蓉的心,那也不错。”
苏琼对他说道:“闫大人对你印象很好,你今晚跟着一起去喝酒,晚上随闫大人一起回去。”
陈文涛颤抖了一下。
“滚吧。”
……
贾蓉回到家,先抱抱娘子,吃胭脂,盘柚子。
张氏和他说“老祖宗生病了,你要不要过去看一下?”
“不去了,又不是我的直系亲属,往后就当普通亲戚来往即可。
你身子不方便,你也不用过去,叫鸳鸯隔三差五去看看就行。”
张氏很听话,贾蓉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贾蓉叫来鸳鸯,吩咐鸳鸯常过去走走,“要什么给什么,我就不过去了。”
鸳鸯是贾母跟前长大的,跟贾母的感情好,“老祖宗也是无心的,只是一时的气话。”
贾蓉颔首,“我知道,所以我叫你代替我们过去走走。”
聪明的鸳鸯察觉到贾蓉的态度变化,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难道真的回不到以前了吗?
贾蓉拉过鸳鸯的手,说道:“当我弱的时候,我就是一块面团,任由她们拿捏;当我强大后,我就是烘干的面石头,谁捏砸谁的手。”
“感恩开祖宗之前的帮扶,所以那头有什么需要,这边能帮就帮。至于你叫我过去求她,哄她,我做不到。”
张氏来说道:“鸳鸯,你要分清楚形势。
你到这边来,你成了大爷的姨娘,一切要以大爷为重。
你若是三心两意,我便将你送回去,让你一心一意伺候老祖宗。”
“鸳鸯不敢。”
贾蓉拍拍她肩膀,“感情是很难割舍的,不勉强你。叫上惜春,你和惜春一起过去。
跟探春她们说,有空常过来玩。”
“是。”
老祖宗生病,贾蓉不过去探望,传出去就是个信号。
王家人、史家人都看到了这个信号。
王家人当即给在外巡查的王子腾写信,将京都的一切告知王子腾。
史鼐:“姑母那边始终是姑母,这层关系断不掉。
如果贾蓉不亲近姑母,我们和他的关系就断了。”
史鼐吩咐自家夫人和弟妹,“找找你们娘家有没有适龄的女子,叫湘云带到宁国府去走走,要是贾蓉看得上,就留在宁国府。”
史鼎夫人:“娘家那头,正好有两个姑娘要说亲事,我明日就回去说说,看那头有没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