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不义
消息从府衙传出去,百姓们奔走相告。
一个卖盐的杂货铺店家,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回去叫娘子。
“官府开仓放盐,只卖十三文钱一斤。”
小娘子吓得连手中的茶杯都拿不稳,茶杯啷铛掉地上。
“十三文钱一斤盐!比商会的盐要少。”
“十三文钱,官府是疯了吗?居然这么低。”小娘子不相信地问。
“你管他是疯了还是开恩,我们快点拿上麻袋去买盐。”
“对,有多少买多少,就算是十四文钱一斤卖出去,我们也是赚的。”
小两口欢喜地谋划着,“把我们的仓库都填满,以后再也不去商会那边买盐了。”
他们关了店面,去把家里的钱掏出来。
藏在老鼠洞里的,藏在床脚下的,藏在屋檐上的,都掏出来。
他们将钱裹在身上,裹得紧紧的。
他们又去在将家里面的麻袋翻出来。
“麻袋不够啊。该死,平时我该多存点麻袋。”小娘子咒骂自己。
“去将被面也给带着,回来一洗就成。”
“还是夫君有脑子。”
他们还把被子给翻出来用被面去装盐。
养坊里的掌柜他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去找东家。
染坊染布需要用到大量的盐,这盐贵,染布的成本就贵。
成本贵,布料的价钱就贵,好些染坊因为买不起盐做不下去。
“十三文的盐巴,这可不是多得的机会。”
东家当即吩咐家里的长工、仆人:“大家都将手里头的活放下,把木桶的水都倒了,擦干净木桶随我去买盐。”
“这么低价的盐,一定会限购,大家都去排队,大人去,小孩也跟着去。”
有人将消息传回到会馆,从各地过来购买盐的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出动。
刚蹲进茅房的甘大人,屎才拉到一半也不拉了,生生憋住,拉上裤子叫上随从,拿上文书,拿上盐引子,到官府去。
消息传到赵炳权等人的耳朵里,他们都不敢相信。
“林如海疯了吗?”
“大夫说他就这两天的事了。”
“这是他的遗愿,他这是要逼死我们哪?”
“居然敢开十三文钱一斤,哪有那么多盐给他?”
赵炳权:“他死与我们何干?”
“立刻让他们到商会去开会,绝对不能让这个价格成立。
就算林如海要在死,前做一件好事,也不能直接降到十三文钱。”
很多百姓听到十三文钱已经纷纷拿着麻袋到府衙来去买盐。
盐政司的很害怕,这么多人过来,劝不回去。
一旦有人捣乱,这府衙就保不住。
“这会不会引起暴动?”
“我们得要和大人商议一番。”
府尹拍着桌子骂林如海,“这个混蛋居然敢放到十三文钱一斤,他这是找死吗?”
“大人他本就要死了,怕这是他垂死挣扎。”
“哼,就算他想做好事,也没那么容易。”
遗言,临死前最后的要求,很多人看重这个,但也是亲近的人才会看重。
如果林如海让林黛玉嫁给乞丐,林黛玉都会去嫁,即便不想也会被逼着嫁出去。
但这种事对外人来说,很难做到。
如果是有良心的,也许会答应,做做面子工作。
遇到没良心的,就难说了。
众人将林如海放在院子里,没人去管。
众人在讨论降价的事。
“大人既然答应了,那就必须做到,降低一文钱也是降。”
“对,那就降低一文钱。”
林如海心如刀绞,我用死来要挟,你们居然一点心软都没有。
居然只想降低一文钱。
开价十三文是他算过的,即便是十三文,他们也能赚到不少钱。
贪心不足蛇吞象,吃惯了肉的人,哪会再想去吃米糠。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盐政司的官员们出来和大家解说:“还没有那么多盐供给大家,大家先回去吧。
三天后再给大家一个结论。”
百姓们不相信,那些来买盐的官吏们也不同意。
“韩彪说了只要林有海答应降价,他就会降价,如今林如海说出了价格,你却不承认,你这食言的小人。”
“我不管你其他人,我们可是有皇上答应的平价盐,你先把我的份额给我。”
“我也不要你多,你能给我八成也就够了。”
官员擦汗。
八成盐还是十三文钱一斤,这也是损失一大笔钱。
韩彪可不会同意,他心想:“你们爱买不买?”
他嘴上说道:“最终确定竞价的价格,三天后宣布。
谁说十三文钱一斤的你就去找谁?”韩彪发脾气,转身离开。
现场有很多捕快和守城门的兵卒。
他们也不敢乱来。
百姓们也胆小,既然官府说降价,他们就等在外面不走,早一点排队早一点买到便宜的盐。
林如海被人踢了出来。
韩彪一伙嫌弃他晦气,于是叫人家的下人将林如海给带回去。
出了府衙的门槛,林福对大家说:“我家主子说了,想要十三元钱一斤的盐,就拿盐引子到临海县去找陈栋。
优先供应各大官府的买办,至于民间的商队,半个月后再去吧。”
众人起来问他,“真的有盐吗?”
“你是不是骗我们的?”
“林大人,我们一直都很尊敬你呀。千万别骗我们。”
林福拱手说道:“大家,各位官员快去吧。
早去早回你们都在这里耗了半年时间,难道都不想家吗?”
既然这里也要等三天,还不如到那边去走一遭,也许真的有呢。
“大人,我们会铭记大人的恩德。”
有人先走了,后面陆续有几个官员跟着走,但大部分人留在府衙前不走。
下午官府的价格就出来了,也没降多少,就少了两文钱而已。
百姓十分失望。
但少一文钱是一文钱,有人买了一些。
他们都没买多少。
两天后,突然有个官吏回到会馆,收拾东西准备回西北老家。
“北边来的。”西边来的官员揪住他的手问,“你真的买到盐了?”
该官员隐蔽地说:“我买了六千斤,他给我十二块钱一斤。
回去路子我都想好了,我和甘、宁的,一起租一艘船北上。
先走海运,再沿着黄河回去。
我先回去了,诸位告辞。后年见。”
“后年?”
“我将两年的份额都买够了。再会。”
众人一听这还了得,纷纷叫上奴仆到临海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