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文武双全朱厚照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两天半研究出来的宝钞兑换攻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两天半研究出来的宝钞兑换攻略

皇店内。

赵瑜坐在方桌左手边第一个,正位平常都是张永坐的,张永现在南京还未回来,现在也就空着。

“章程仔细看一看是否还有什么疏漏,这份章程是大家共同商议的,事关皇店的利益,但凡漏了一处,都会造成莫大的损失,在座的你我全都逃脱不了干系。”

他命人将印刷出来的章程每人分发了一份,在座的均是逐字逐句的认真阅读。

过了一刻钟,一位岁数偏大的管事说道:“赵掌柜,鄙人还是认为这内容太过白了些,是不是让人重新润色一番?”

赵瑜不抬头轻轻地说道:“这是陛下的吩咐,你要抗旨吗?”

“这……”

赵瑜环视一周问道:“诸位都没有意见了是吗?”

“没有。”

“不过咱们的库存是否足够,是不是等工坊那边储存足够的盐糖,再将告示贴出去,否则现在张贴出去,是不是会影响皇店的正常售卖?毕竟皇店拿出来的可是实打实的盐和糖,到时候换回来的可是薄薄的宝钞啊。”

“这点无需担心,通州那边的工坊正在全力加急生产,况且张提督在南京正在筹备新工坊,届时在两淮盐场会产出大量的新盐,除了南京本地的消耗之外,还会运送至北京。”

赵瑜说完话看着姜管事,看似他说的话是担心皇店的利益受损,但是姜管事的小心思他还是了解的,就是想要借此拖一段时间,他好去周边各县多收购一些宝钞,来皇店兑换盐糖来赚取差价。

满口家国天下,背地里恨不得全天下的银子都进入他家的口袋。

姜管事思索一番说道:“掌柜,可是如此一来,新盐产量大幅增加,来购买新盐的肯定会少很多,这价格是不是要降?”

“现在不用考虑这些,新工坊不是还没有建立吗?建立了之后也不是马上能赶得上通州的产量,一两年内不用考虑这些。”

赵瑜将宣纸收起来说道:“没有意见的话,我就入宫将此呈递陛下了。”

“送赵掌柜。”

“送赵掌柜。”

姜管事内心虽然焦急,但是面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直到赵瑜的背影消失不见,他飞也似地离开了大堂,马上唤来了自己的小厮,吩咐他抓紧回家,让家里人赶快出京城,去各县收购宝钞,晚一刻,自己就损失上百两。

刚才他劝阻赵瑜晚些天再对外张贴告示没成功,现在他必须抓紧时间收购宝钞,现在消息已经小范围的传开了,这两天一贯宝钞都涨到二百文了,但是文臣勋贵和各宗亲暂时还都不知道,消息要是大范围传开,他可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自己现在好歹还能多吃两块肉,之后就只能喝汤了。

……

朱厚照看着赵瑜呈上来的章程,点了点头,前几天刚刚把这件事交给他办,这么快就出结果了。

“对了,这几天宝钞有没有上涨?”

赵瑜一脸佩服的说道:“圣明无过陛下,这几天宝钞已经翻了十倍,今天宝钞已经到了一贯钱换二百文,明日估计能到三百文。”

朱厚照其实心知肚明,皇店只要有什么新政策,是保不住秘密的。

对于宝钞来说,消息的泄露其实无所谓,因为主要目的是拉升宝钞的价值,现在宝钞已经在上涨,只是一些底层百姓会损失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

但是这个损失也是相对的,细算下来,其实还是赚的。

因为他们收宝钞也不是现在这个价格,就按照之前五贯宝钞买一斤肉,现在一贯宝钞换二百文甚至更高。

朱厚照想了一会,既然现在宝钞已经在上涨了,不如把消息再按下几天,然后再增加几个限制,让他们知道我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赵瑜,再增加两条宝钞兑换限制,朕说你记下来。”

“请陛下示下。”

“朝廷所发宝钞仅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二十文,十文,其余面额俱为假钞。”

“鉴于洪武八年至今已有百二十年,假钞屡禁不止,自洪武八年至景泰八年宝钞,折价兑换,例成化年制宝钞五贯购买五斤盐或糖,洪武至景泰宝钞为十贯宝钞购买,之后视宝钞回收情况再定。”

朱厚照看着赵瑜迅速写完,继续说道:“重新增加限制之后,你对外要进行保密,之前的消息就算他们不外泄,朕也要对外放出风声让他们去进行收购宝钞,至于刚才让你修改的部分,一个月之内一字一句都不允许对外透露,一个月之后在顺天府所有皇店张贴告示进行宝钞兑换。”

“草民遵旨。”

赵瑜听的明白,增加的这两条都是针对收购宝钞的勋贵,保护一部分底层百姓。

因为百姓手里持有的宝钞不会太多,这也是跟明朝的宝钞制度有关。

在朝廷进行收税的时候,可以使用宝钞抵税,有很多大户人家就低价收购宝钞,然后朝廷收税的时候抵一部分,但这个不会太多,而且相对于朝廷每年发放的宝钞来说,聊胜于无,因为朝廷是不收旧钞的,收也是收新钞。

但这个抵税的政策对于大户人家来说,可是相当划算的,毕竟那宝钞就相当于废纸,收上来也不花多少银子,还能抵税,里外里省了很多银子呢。

朱厚照说的这两条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以前假钞为什么泛滥,是因为宝钞值钱,而现在即将要让宝钞恢复原有的价值,那么就需要对宝钞进行防伪工作。

户部在这点就做的不好,宝钞自从发行之日,就没有改过版,洪武八年是什么样式,现在就是什么样式,就是改了其中的年号和年数,其余一字未动,这不就是给造假钞的人省事吗?

看来是时候成立银行了,不过再成立银行之前,他想借此机会,用金融手段来嘎一波韭菜,反正勋贵的钱都是放在地窖里生锈,不如把钱交给他,这钱在自己手里还能修修路,扩建京城。

“既然现在宝钞已经翻了十倍了,朕现在让你也跟他们一起收购宝钞,你能给朕赚回来多少钱?”

赵瑜隐隐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朱厚照用了一句话点醒他,“你不要把宝钞当成钱,把它当成商品,低买高卖,你能赚多少?”

“能赚三千万两吗?”

其实朱厚照问能不能赚三千万两,这是保守估计,宝钞的价格就算现在涨了十倍,他也是在山脚下,宝钞的市场有几十亿,哪怕一比一兑换宝钞也有的赚。

别看皇店出售盐糖是五两一罐,出京之后可就不是了。

赵瑜明白了,脑海中瞬间转出了无数想法,脸色潮红激动地说道:“陛下,草民可以,草民愿立军令状!”

“不用,你可以动用皇店的本金,能赚多少是多少,不过你自己不要出面,多找几个人,只要你自己不出面,哪怕他们猜到是你,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虽然就是我让你去嘎他们韭菜的,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赚了,就是一个闷声发大财。

“草民明白。”

“还有,这次不管赚了多少,你拿一份,剩余九份归入皇店。”

赵瑜急忙跪下来。

“陛下已经给草民恩典了,草民……”

朱厚照摆摆手说道:“皇帝不饿差兵,让你拿就拿着,另外先给你涨一涨俸禄,你现有俸禄先翻一倍。”

“草民谢陛下恩典!”

“对了,朕听说这贡盐和糖,只要出了京,那就是五十两一罐?”

“回陛下,确实如此,许多商人在京城大肆收购旁人手中的贡盐,运送出京,沿着水路一直往南走,到了南京附近就是五十两一罐。”

“这其中也有往北去的吧?”

赵瑜知道陛下说的就是走私,这里面涉及的人很多,不乏皇亲贵胄和边关将领。

“草民不敢妄言。”

朱厚照知道赵瑜为什么对此讳莫如深,走私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完成的,这也是他现在没有大动干戈的原因,京城对于走私也是保持着以往的力度,有一起走私算一起,也不深挖。

他早就知道走私这回事,但现在中央对于边关的控制力很弱,贸然打击走私,会引发一连串的事情。

治大国如烹小鲜,动作太大容易扯着蛋。

“来皇店购买盐糖的应该有几个这样的人,等这段时间忙完了,你派个人私底下跟他们联系,就说他有办法给他们供应盐糖,不过要保证皇店对外的正常销售,至于价格嘛……四十两一罐,银货两讫,概不赊账。”

朱厚照轻笑了一声,“反正这钱谁赚都是赚,不如让朕多赚点。”

朱厚照转而说起了银行的事情,“还有一件事,朕会下旨,命户部把宝钞提举司移到皇店,暂时由皇店进行代管,你要对其内部进行梳理,改制,最晚不超过半年,大明皇家银行要成立,规制低六部半格。”

赵瑜震惊地说不出来话,过了一会跪地磕头着说道:“草民只是一介白身,何德何能能主持改制银行,朝堂诸多大臣,草民唯恐惹来非议,还请陛下另觅贤良。”

“他们懂个屁,让他们改那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吗?朕需要的是一个新的衙门,大明皇家银行只是暂时的,皇家银行的主要职能是铸币印钞,管理天下钱庄和银行,之后还要在下面成立多家银行,那时候才需要他们。”

“草民谢陛下恩典!草民结草衔环以报君恩!”

朱厚照现在对于朝廷各部的制度很是不满,各部权力较为集中,而且上面还有个内阁。

权力集中在各部,各部的权力又被内阁把持着,这就让他很是难受,虽然在内阁重新选择大学士入阁时,他已经在卡他们的官职了,不给他们升官,但内阁的权力依旧大。

就算不能像后世一样细化,也要对重点的对六部进行拆分。

拆分之后把关键的几个部门全部由自己控制,这样一来文臣这边就好摆弄了。

而且对朝堂进行改制,还能解决官员的问题,现在可是还有几万武官没有职位呢,改制可不仅仅针对文官,这么多武官不给他们工作,那不是浪费朝廷发放的俸禄吗?

京城的治安现在本来就不好,之前五城兵马司也都是人浮于事,宵禁也是形同虚设,要不那宁王都是怎么出去的?之后百姓会越来越多,肯定要对这方面增加人手,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去维护治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