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文武双全朱厚照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宗人府改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宗人府改革

马文升没想到陛下拂袖而走,有些愣神,他只不过是说了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不管是吏部还是其余的五部,一直都是这样上值,处理事情耗时一两个月很正常。

明朝的工作效率一直很慢,也不能说明朝,古代的都比较慢,只有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之后,效率才提高了一些,但是张居正死后又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了。

只不过马文升没想到陛下这么生气,但是现在他又不能辩解,张升可是刚刚被带走没多久,这要是再触了霉头,吏部尚书的官帽也得摘下去。

他扭头看了一眼许进,但是马文升没有问他,反而看着刘瑾问道:“刘公公,刚才陛下说许进递了题本,不知可否让我看一看。”

马文升这话其实是问的陛下,问刘瑾只不过是转一道。

谷大用得到了朱厚照的指示,对着刘瑾轻轻的点了下头,意思是可以给他看。

刘瑾得到信号,走到了陛下的桌子旁,找到了那个题本递给了马文升。

朱厚照在后面观察着在场的众位大臣,至于宗室亲王,现在就是站在一旁凑个热闹。

他拿下张升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原本就有的想法。

原来只是没有好的由头,正好今天遇到了就直接借题发挥。

以前的张升本来就对朱厚照打破各种规则有意见,尤其是在他刚登基的时候带人跪在奉天门。

那一次也是用祖制为借口,只不过当时朱厚照刚刚登基,不太适合对一个尚书动手,只是小惩大诫。

现在厂卫都在手,京营也调了人进行训练,御马监也增加了一个营,朱厚照对这些老臣动手也只是时间问题。

新官上任还得带着自己的心腹幕僚呢,朱厚照肯定不能用不和他一心的臣子。

他借着拿下张升的势头对吏部发难,是想把人事权拿回来。

原本在宪宗时期,已经掌控了吏部,内阁不再对朝廷的臣子有着决策权,而由文官选择的朱佑樘登基之后,吏部重新又回到了内阁之下,内阁对于吏部选官是有着决策权的。

众所周知,核心权力就那么几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政权,人事权,军事权。

而这三个权力又是息息相关,谁也离不开谁。

为什么吏部尚书排在首位,还不是因为吏部掌握天下所有官员的晋升。

而现在内阁置于六部之上,吏部选官都要先把名单送到内阁,内阁自然就成为了大明的权力中心。

内阁阁老也就成为了不是丞相的丞相。

朱见深是经过正经的皇家培养的继承人,自然对于内阁没有好感,内阁完全就是抢夺皇权,夺回权力自然也需要绕开内阁。

而他绕过内阁的手段就是直接对吏部下命令,吏部尚书不听?那你就辞职吧。

这一段时间是内阁权力真空期,也就有了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在中国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虽然朱见深的手段比较强,但是朱厚照只是打算借鉴,毕竟他是有着后世的各种知识熏陶的。

在他看来,不管是朱见深的什么手段,都还只是在原本的框架之内,并不会对内阁或者其余的部门造成什么影响。

皇帝强势,可以,文官只需要忍十几年就好了,等到皇帝驾崩,新皇帝不了解朝政,那么权力还是会回到原本的地方。

朱见深强势吧,他驾崩之后,所有的权力又重新回到了内阁,而且还比以前大了不少。

而朱厚照就不想这样,他要用后世的完善的政府部门来对内阁和朝廷的权力上枷锁。

细化朝廷的各个部门,增加监督审判机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冗官的问题,还能增加朱厚照对大明的掌控。

……

马文升认真的看完许进的题本,心中也有了计较。

冗官冗员的事情不是现在才提出的,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自己恰好遇到了,也恰好陛下正在气头上,只要有一个解决办法就可以了。

他刚想说话,刘瑾出声说道:“刚刚陛下说了,宗人府的事情要商议出一个结果,正好马尚书正在看题本,诸位议一下吧。”

张升的结果在前,在场的众位大臣也就都没有表示自己反对,毕竟宗人府的那些权力确实是他们的,礼部只是代管了这么多年。

宗人府的改革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过杨廷和有些担忧,宗人府改革无所谓,他也不是宗室,他担心陛下又不按套路,把宗室亲王留下。

原本成立宗人府时,亲王们确实在这里有官职,秦王朱樉担任宗人令,燕王朱棣担任右宗正,不过这些位亲王也都是在藩地担任,没有留在京城。

万一陛下心血来潮把宗人府的亲王都留了下来,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陛下有了差池,自己这帝师可就白当了。

杨廷和说道:“宗人府虽说设立在京城,但以往宗室却都是在封地就任,在各地处理宗室要务,不如照比以往,宗室就任之后,不日遣其返回藩地?”

杨廷和明智的没有提起祖制一词,用到了以往,不过宗人令就只有一任,他的暗示在场的众位大臣也都明白。

不过朱厚照肯定不能让他们如愿,自己费劲把宗室召集到京城,怎么可能只是单纯的为了宗人府的事情,完事就想把他们赶回封地,哪有那么容易。

朱厚照让谷大用把刘瑾叫到了后面。

“跟他们说,各地宗室好不容易进一次京城,返回封地的事情等到宗人府彻底改革完成之后再议,让他们继续议下一个事情。”

“是。”

在场的大臣知道陛下虽然不在前面坐着,但是在后面是能听到的,杨廷和看似是在跟各位大臣商议,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想法借此向陛下说出来。

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走出来的刘瑾,知道他进去是听取陛下的意见了。

“各地宗室难得一同入京拜见陛下,陛下有心与宗室交流感情,返回封地的一事容后再议,诸位进行下一项议事吧。”

内阁众人和各部尚书面面相觑,不知道陛下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按理说陛下应该对这些宗室有着很强的防备心里,从前宗室按例入京的时候,巴不得来了就走呢,怎么现在还想着多留一段日子呢?

在场的众位大臣有些搞不明白小皇帝的意思了,难道是陛下想着有人陪着他一起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