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速而过,很快便到了大年初五。
这天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在今天重新营业。
华夏人最为隆重的春节也基本结束,至于传统意义上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的盛大春节,却依旧没有结束。
虽然旧俗中,店铺自大年初一开始关门一直到大年初五重新开门。
而实际上,正式的开门时间应是在大年初六。
而初七这一天,又称人日,或者叫人胜日。
传说,女娲造人之前,先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六畜,第七日才造出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华夏从汉朝开始有人日的习俗,至魏晋之后得到重视。晋朝以后开始剪彩为花、剪彩为人做成一种名为人胜的饰品,佩戴在头上。
南方一些地区还会有捞鱼生的习俗。
在西南地区,夔府人极为重视诸葛武侯,会在人日这天倾城出八阵碛上,称之为“踏碛游”。
正月初八,有年例的习俗。所谓年例,就是指每年定期举办群体大型祭祀活动,是古代传统的贺岁方式之一。
同时,在民间,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在今天,人们会制作小灯燃烧来祭祀群星,称之为顺星,也叫祭星、接星。
而且,初八又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如果天气阴沉则预示着来年收成欠佳;天气晴朗则预示着五谷丰登。
初九这天,华夏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闽南地区,盛行一种拜天公的民间习俗。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而天则代表阳。所以传说中,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
这一天,闽南地区的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来祝贺玉帝的生日。将这一天当做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正月初十,部分南方地区有开灯的习俗,即设开灯酒宴。
河南地区还有“石不动”的习俗。即这一天,家家户户向石头焚香致敬,相传是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习俗。
正月十一有请子婿的说法。
正月十二,有搭灯棚的习俗,为几日后的元宵佳节做准备。
正月十三日和十四日有舞狮、游神、庙会、花灯等节日。
而正月十五日,便是所谓的元宵佳节。今日人们会赏灯、游神、闹元宵。各地也都会设置灯会、庙会、社火。这天大家还会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
不过,这些闻人旭阳和雪之下都没有福气享受了。
正月初五夜里,闻人旭阳来到父亲闻人毅坚的房间。
“旭阳,这么晚了不睡觉来我房间里做什么?”闻人毅坚率先开口。
“父亲,霓虹那边真的不需要人坐镇了吗?”犹豫片刻闻人旭阳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理论上来说,当然已经不需要了。你们零零总总也算是在霓虹留了有一年了。再加上我已经趁着过年的时间,把公司大部分来年的工作、项目安排的差不多了。”闻人毅坚侃侃而谈,对于接下来的工作非常有信心。
“嗯~可是,再过两天就要开学了。我总要把学业完成吧。”闻人旭阳左思右想,也实在是无法再公司上找到突破口。
更何况,他甚至基本不会参与公司的运营。去那里,最多也只是传回一些商业情报罢了。现在公司已经立足,商业情报的问题自然不需要他操心。
最终,闻人旭阳只能找出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
“啊?学业问题吗?这个其实你并不需要多担心。你之前也找我谈过要回去的事情,不过我觉得在国内应该比在国外更舒心才是。”闻人毅坚脸上带笑。
“这……这个……呃,毕竟,转学手续很麻烦吧。更何况还是国外的转学手续。所以费了那么大劲,不在那里多待一会儿,也太可惜了……呃,不,我是说……”闻人旭阳有些语无伦次。
闻人毅坚只是笑看儿子,也不说话。他哪里不知道儿子在想些什么,知子莫若父,儿子在想些什么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直到闻人旭阳实在是编不下去了,闻人毅坚才开口说话。
“出国留学的手续对于其他人来说确实很难,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家庭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所以这些都不是理由,你想留在霓虹,恐怕另有原因吧?”
这下闻人旭阳沉默了。不得不说父亲的考虑完全正确,真实的让闻人旭阳无可辩驳。但是他还能说什么呢?已经没有什么理由可以给他来开脱了。
闻人毅坚像是看出了儿子的窘迫,便主动开口道:“这样吧,我允许你去霓虹继续学习。不过呢,我有个条件。”
见闻人旭阳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才继续说:“首先,这次去霓虹,你的任务不再是收集商业信息。我会把霓虹那边公司,近半数的商业事宜交给你来处理。”
“你要在学习之余,处理完这些事宜。并且在保证公司的运转没有问题的前提之下,发展公司的业务。怎么样?可以做到吗?”
听着闻人毅坚的要求,闻人旭阳犹豫了片刻,最终点头答应下来。
闻人毅坚见对方答应下来,开始询问起何时离开。
“明天吧,我和雪之下已经订好机票了,明天一早就走。”闻人旭阳回答。
“好啊,你竟然学会先斩后奏了。是不是我今天要是不答应你,你明天就要偷偷跑出去呢?”闻人毅坚哑然失笑。
“嗯,也不无道理。其实我本来是觉得您不肯答应的。”
“行了,既然事情商量好了,你就回去吧。早点儿休息,免得赶不上明天的飞机。”
“好的父亲。”
翌日,卫月开车载着二人来到机场,二人与卫月道别之后进入候机厅,等候登机。
——————分割线——————
其实写这几章华夏的春节习俗,我是有两个考量的。
其一便是:剧情过渡的需要。
我需要将两人的感情顺利的激发出来,使得接下来的剧情和感情的爆发更加合理。
其二便是:近些年,由于禁止燃放烟花的条例。使得年味淡薄了不少。
加之疫情的关系,导致家里已经很少有人拜年。曾经过年时家家户户走街串巷的景象,如今已经看不到了。最多也不过是,回家吃顿团圆饭而已。
往小了说这是少了年味;往大了说这是传统文化的流失。
作者德薄,甚至并不了解春节的习俗,就连这几章都是我查阅资料,才写出来的,望诸君勿效之。
也是希望大家弄够多多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