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鲁襄公(十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九十九章 鲁襄公(十二)

鲁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五四四年,春季,鲁襄公还在楚国。

楚国人想让鲁襄公为楚康王的尸体穿上寿衣,可鲁襄公为此感到忧虑。

叔孙穆子则表示,先扫除棺材上的恶不祥,然后再给死者赠送衣服,这就等于朝见时陈列货币。

于是让巫人用桃棒、笤帚先在棺材上扫除不祥。

楚国人一开始没有禁止,但是不久之后就感到后悔了。

四月,楚康王下葬,鲁襄公与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参加送葬,直到西门外边,诸侯的大夫则都到了墓地。

五月,鲁襄公从楚国回来,到达了方城(楚地,今河南方城),季武子派公冶(季氏家臣)来问候鲁襄公。

这个时候,季武子占取了卞地(鲁地,今山东临沂)。

等到公冶出发了,又用印泥封好了信,派人追上去交给了公冶,呈递给鲁襄公。

信上说,我听说守卫卞地的人准备叛乱,下臣率兵讨伐了他,已经得到卞地,谨向您报告。

公冶见完了鲁襄公,才听说季武子占领了卞地,便又去见鲁襄公。

鲁襄公表示,想要这块地方,却说是为了防止叛变,我只看到了对我的疏远。

鲁襄公问公冶,我可以进入国境吗?

公冶答,国君拥有国家,谁敢违背国君呢?

鲁襄公赐给公冶冕服,公冶坚决不接受,强行让他接受,公冶才收下。

可鲁襄公依旧不想进入鲁国,荣成伯于是赋《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原文出自《诗经·国风·邶风》,乃是一首哀怨愁苦之诗,寓有归家之意。

鲁襄公听了,便回到了鲁国。

公冶回到鲁国之后,就将自己的封邑归还给了季氏,并且不再进季武子的家门,表示,欺骗国君,何必派我去。

季武子与他见面,他依然保持从前的样子,不想见的时候,便绝不谈起季氏。

等到公冶病重的时候,就对他的家臣说,我死了之后,不要用冕服下葬,因为那不是因为德行而获得的赏赐。还有不要让季氏的人来安葬我。

吴国国君吴王余祭被杀,他的弟弟夷昧继位。

六月,因为晋平公的母亲是杞国之女,晋平公便召集诸侯为杞国筑城。

孟孝伯与晋国智悼子(荀盈)、齐国高止、宋国华定、卫国世叔仪、郑国公孙段、曹国人、莒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人在杞国会见,为齐国修建城墙。

范献子到鲁国聘问,这是为了拜谢鲁国到杞国修城一事。

鲁襄公设宴款待范献子,展庄叔拿着束锦站在一边。

等到进行射礼的时候,需要三对人,可是鲁襄公的公臣不够,只能从卿大夫的家臣中选取。

家臣,展瑕、展王父为一对,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为一对,鄫鼓父、党叔为一对。

此乃季武子作三军之害,襄公少民、少臣,以至鲁君无民、无臣。

鲁国侵占杞国土地,晋平公便派司马女叔侯前往鲁国让鲁国归还杞国土地,但是没有全部归还。

杞文公到鲁国结盟,杞国本为公爵,春秋时降为伯爵,《春秋》记载他为‘杞子’这是不尊重他。

吴国夷昧刚刚继位,便派季札出使诸侯,季札到鲁国聘问,见到了叔孙穆子,很喜欢穆子,便对穆子表示,您恐怕不得善终吧。喜欢贤良,却又不选择贤人,我听说君子应当致力于选择贤人。您身为鲁国的宗卿,主持国政,不慎重得选拔善人,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呢?祸患一定会到你的身上。

季札请求聆听周乐,观看周舞,听乐而知风,观舞而晓德,为鲁国大夫所称颂。

冬季,孟孝伯到晋国聘问,这是对范献子聘问的回礼。

这一年,卫国国君卫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卫襄公继位。

齐国发生动乱,齐国大夫高止逃亡北燕,高竖逃亡到晋国。

鲁襄公三十年,即公元前五四三年,楚王郏敖派遣薳罢(wěi pi)到鲁国聘问,这是楚王新立前来通好。

叔孙穆子问薳罢,表示,王子围在楚国执政怎么样?

薳罢答,表示,像我这样的小人,不过就是吃饭和听吩咐,这样还害怕不能够完成使命而不能避免罪过,哪里能够参与政事?

叔孙穆子再三询问,可薳罢就是对此不作回应。

穆子因此告诉鲁国大夫,楚国的令尹(王子围将要作乱,薳罢也会参与协助,现在他只是在隐瞒情况。

五月,宋国发生火灾,宋共姬(鲁宣公与穆姜之女)被烧死。

七月,鲁国大夫叔弓(叔老之子,鲁文公后代)到宋国,安葬宋共姬。

十月,叔孙母子与晋国赵文子、齐国公孙趸、宋国向戌、卫国北宫佗、郑国罕虎、曹国人、莒国人、邾国人、滕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国人在澶渊会见,这是因为宋国发生火灾,诸侯大夫商议给宋国赠送财物,但是最后什么都没有送,《春秋》因此没有记载这次会见的诸侯大夫的姓名,没有记载鲁人,是为鲁国隐瞒。

这一年,周王室发生动乱,周景王杀其弟王子佞(ning)夫。

楚国令尹王子围杀楚国大司马蒍掩。

郑国发生动乱,伯有(良霄)被杀。

蔡国世子般弑蔡景公,因为蔡景公与儿媳私通。

鲁襄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五四二年,叔孙穆子从澶渊会见回到鲁国。

见了孟孝伯,向他表示,赵孟(赵文子,孟,长也,赵氏宗主称赵孟)将要死了。他的话毫无远虑,不像是百姓的主人。而且不到五十,却像八九十岁的老人一样絮絮叨叨,他不会活得太长久了。如果赵孟死了,执掌晋国政权的将会是韩起。你可以与季孙去说,早点跟韩起建立友好,他是一个君子。晋国的国君眼看就要失去政权了,如果不早点去建立友好,让韩起早做准备,不久之后晋国的政权恐怕就会落在其他的大夫手里,韩起懦弱,晋国大夫又多贪婪,要求和欲望没有止境,齐国和楚国已经不能依靠,我们鲁国恐怕会陷入困境。

孟孝伯听了之后,表示,人的一生能有多久,谁能没有得过且过的想法,早晨活着害怕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建立友好呢?

穆子退出之后,告诉别人,表示,孟孙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孟得过且过,他却比赵孟还要不如。

他又和季武子说起赵孟,可季武子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齐国的公孙趸畏惧闾丘婴,想要杀死他,便派他攻打阳州(鲁邑,今山东东平西北),鲁国因此质问齐国为何出兵。

五月,公孙趸杀闾丘婴,向鲁军解释了出兵的原因。

鲁襄公建造楚宫(楚国样式的宫殿),叔孙穆子便表示,《大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君想楚国了,所以建造楚宫。如果不再去楚国的话,必然死在这座宫殿里。

六月,鲁襄公在楚宫中去世。

鲁国大夫叔仲带偷了襄公的大玉璧,将它放在驾车的人那里,退出后,又将大玉璧取了回来,因此获罪。

鲁国大夫拥立胡国之女敬归之子,太子野,住在季氏那里。

九月,太子野去世,说是因为哀痛过度。

不久之后,孟孝伯去世,他的儿子孟貜(jué)继承了他的卿位,是为孟僖子。

太子野去世,鲁国便拥立敬归的妹妹齐归生的儿子公子禂,可叔孙穆子却不愿意,表示,太子去世,有同母兄弟,就立他,没有就立年长的。年纪相差不大的就选贤能的,贤能又差不多就占卜来决定,这是古代的规矩。

太子野并不是嫡子,为什么一定要立母亲妹妹的儿子?而且这个人,丧礼期间却不哀痛,父亲死了却有喜悦的脸色,这是不孝。

不孝的人,很少有不捣乱的,假如拥立了他,必然会造成季氏的忧患。

可是季武子又一次没有听从穆子的意见,拥立了公子禂。

季孙位高权重,季氏久居尊贵,耳目已难辨家国,举止皆顺应心意,近则祸国,远必害己。

十月,滕成公前来参加葬礼,表现得很不恭敬,眼泪却很多。

子服惠伯(孟椒,孟献子之孙)表示,滕成公将要死了。吊丧如此懈怠,可哀痛太过分,在葬礼中已经显示出了将死的征兆,怎么能够不相继死去。

等到安葬鲁襄公的时候,公子禂三次更换丧服,衣襟脏得像旧丧服一样,没有国君的威仪。

公子禂当时已经十九岁,可依旧孩子脾气,有人因此表示他恐怕不能善终。

这一年,莒国人弑莒犂比公,其子展舆自立为国君。

郑国的子产在内政、外交上表现出众,闻名于诸侯。

鲁襄公在位之时,鲁国三桓越发强势,鲁国国君的境况越发窘迫。

鲁国与晋国的关系和睦,使得鲁国在诸侯纷争之中维持住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得到了许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