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里,先来一个美人计代表人物,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
话说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
貂蝉(生卒年不详),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是民间传说中人物,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其登场于《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家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
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三国群英传:
董卓,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
董卓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任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
作战粗猛有谋,屡建战功,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
后来,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密召,率军进京诛十常侍。
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邙立下了救驾大功,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不久就弑杀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
他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极人臣。
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讨伐战爆发,董卓则迫使献帝迁都长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全族亦被诛灭。
张奂(公元104-181年),字然明,凉州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省安西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书法家张芝的父亲。
早年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自行删减《牟氏章句》。
汉桓帝时,举贤良出身,对策第一,授议郎,历任安定都尉、武威太守、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等职。多次赢得对外战争,招抚外族,促进边境和平,功勋卓着。
汉灵帝即位,迁大司农,受到宦官集团利用,讨伐大将军窦武。事后,上疏为窦武等人伸冤。累迁太常卿,辞官归乡,授课着书,不再出仕。
光和四年(181年),张奂去世,时年七十八。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皇后之兄。
初以妹妹何氏有宠,拜为郎中,后历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等职。
黄巾起义爆发时,拜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发现并镇压马元义的密谋,因功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八校尉。
汉灵帝驾崩后,粉碎了中常侍蹇硕拥立皇子刘协的图谋,听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内借元舅之资,外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
中平六年(公元189),不纳曹操和陈琳的劝谏,阴结军阀董卓来谋诛宦竖。事情败露后,为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其后代是魏晋高门士族南阳何氏。
袁隗(?-公元190年5月10日)字次阳。豫州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
东汉太傅,安国康侯袁汤之子,袁逢之弟,袁绍、袁术之叔,其妻马伦为名儒马融之女。后因袁绍反董卓而被牵连,遭董卓杀害。
孙坚(公元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
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王允(公元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
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斗争中常侍张让失败后,去官隐居。
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王允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董卓拥立汉献帝即位后,王允代替杨彪,拜太仆、尚书令、司徒,密谋刺死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日益骄傲自满。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王允兵败而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话说,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到了王朝末年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割据势力为争权夺利,互相兼并,而连年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
冀州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溃。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由于袁绍在河北广施德政,百姓听闻其去世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
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割据河内。
汉末宦官专权,他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曾被匈奴单于掳掠为人质。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
建安元年,献帝返回洛阳,张杨因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决定不留在洛阳,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为大司马。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张杨素与吕布相交,想要出兵相救却因实力不足而办不到,于是出兵东市,遥为呼应。不久,其部将杨丑杀张杨以应曹操、致使曹操尽收其部众。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曹操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
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封魏公。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葬于高陵。
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同时亦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吕布因为骁武在并州任职,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时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
杀死丁原后,成为董卓的义子,授中郎将。受到董卓猜疑,在司徒王允唆使下,诛杀董卓,迁奋武将军、仪同三司,进封温侯。旋即被董卓旧部击败,便逃离长安。
先投袁术,被袁术拒绝。改投袁绍,被袁绍猜忌。于是去依附张杨。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
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遣将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公元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吕布所用的实战武器为矛。
在《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其武器也被虚构为方天画戟。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众奔九江,割据扬州。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
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呕血而死。
据说,袁术众叛亲离,想过投靠兄弟袁绍。袁绍答应了,但被曹操所阻。
孙策(公元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
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孙坚在北方参与平定黄巾、董卓之乱等军事活动,年少的孙策携母迁居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与当地豪族名士周瑜等交友,收合士大夫,深得江、淮人心,颇有声誉。
孙坚死后,孙策为继承父亲孙坚未完成的事业而屈事袁术。在庐江血战两年,最终破城,却遭袁术的失信。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周瑜将兵迎之,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初,孙策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
同年四月,正当孙策想着是否发兵北上之际,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三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刘表(公元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党禁解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
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
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公孙瓒(?—公元199年),字伯圭(一作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公孙瓒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渐失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被困高楼,引火自焚。
张绣(?~公元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省靖远县)人。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与段煨、贾诩及曹魏明元皇后郭氏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
张绣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
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拜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后从征南皮而击破袁谭,并与曹操联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在北征乌桓途中因病去世,谥定侯。
陶谦(公元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人。东汉末年大臣,汉末群雄之一。
陶谦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陶谦晚年因战事上为曹操所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终年六十三岁。
汉昭烈帝刘备(公元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
《晋书·王弥传》称之为烈祖,葬惠陵。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吴大帝孙权(公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公元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军事统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掌事,被曹操表举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委心服事下,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占有荆州的曹操挥兵南下,议者多劝孙权降曹,惟有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又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公元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夏侯渊(?-公元219年),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
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
渭南之战后,夏侯渊率军剿灭关陇地区的韩遂余部以及羌、氐部落,威震关右地区。凭借功勋,累迁征西将军,受封博昌亭侯。
张鲁投降曹操后,夏侯渊负责镇守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夏侯渊被黄忠袭杀。死后谥号为愍,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
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
建安三年起随孙策平定江东。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七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建安十三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实奇才也”,他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关羽(公元?~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
汉末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刘备得徐州后,使关羽行太守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进,击破刘备,关羽被俘,遂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封汉寿亭侯,不久辞归刘备,后随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入荆州,刘备率众南逃,关羽与之共至夏口。
及曹操败于赤壁,刘备收江南诸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关羽尽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拜为前将军,围攻曹操将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
时值汉水泛滥,左将军于禁所督七军皆被淹没,又斩将军庞德。自许(今河南许昌)以南往往遥应,威震华夏。
曹操派平寇将军徐晃往救,而东吴乘机袭取江陵,关羽遂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与儿子关平同为吴军俘杀。追谥壮缪侯。
好《左传》,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在宗教文化方面,关羽被儒家尊为文衡帝君,被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伽蓝神)、盖天古佛,被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
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史书中为“范强”,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将其写成了“范疆”)所杀。
张飞(?—221年),字益德(也作“翼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张飞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公元196年因交恶曹豹,而被吕布所破。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
公元200年刘备衣带诏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
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当阳桥厉声大喝,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合。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
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
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至此,关羽和张飞两位都从历史舞台谢幕。蜀汉还有个名人,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