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 第132章 侯景:兵戈扰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549年,十一月,南梁。

十一月初四,梁武帝萧衍被正式安葬在兰陵萧氏的族望之地,南徐州南兰陵郡的修陵(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附近),距离他父亲萧顺之的墓地建陵只有百米之隔。

南兰陵郡其实是南朝侨置的一个郡,因为真正的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附近)在五胡乱华的时候就沦陷了,虽然淝水之战后曾经短暂回归东晋,但刘宋时期再次被北魏占领。

不过兰陵萧氏在北方的时候充其量只能算是次等士族,跟寒门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是南迁之后才开始真正发达起来,因此这个侨置的南兰陵郡也就被当成了萧齐和萧梁两朝皇族的祖居地,从齐高帝萧道成开始,萧氏皇帝死后基本都会归葬在这里。

而在修陵的墓室之中,萧衍的结发妻子郗徽已经等了他五十一年。

郗徽比萧衍小四岁,她十五岁出嫁,三十二岁去世,两人携手走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少年时光。郗徽去世的时候,萧衍刚当上雍州刺史,正在忙于应对昏君萧宝卷,所以只是把爱人安葬在了兰陵故里,没有过于张扬。

等到三年后萧衍当上了皇帝,这才正式追谥郗徽为德皇后,安葬之地扩建为修陵,墓中也为自己预留了位置。某种意义上说,郗徽是萧衍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那道白月光,德皇后也是他漫长一生中唯一的皇后。

生同衾,死同穴,如果这对昔日的少年夫妻能够一起魂归故里,相伴而眠,也算是一个浪漫的结局。

但不浪漫的地方在于,萧衍的死并非寿终正寝。

他是被侯景活活饿死的。而这已经是六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侯景连打带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拿下了台城。他本以为控制了萧衍和萧纲就可以控制整个南梁,没成想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局势的发展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

开头其实还挺好,侯景以朝廷的名义让还在秦淮河南岸扎堆看热闹的十几万援军赶紧就地解散,各回各家。邵陵王萧纶和裴之高本来还打算劝柳仲礼别上当,毕竟好不容易才聚集了这么多部队,一旦散去就前功尽弃了,其他人也都在等柳仲礼的命令,奈何柳仲礼早就没了斗志,自始至终就是不肯表态。

众人见主帅这个态度,各个心灰意冷,终于零零散散地有人开始离队。萧纶知道事不可为,他不想投降侯景,只好带着部下退守东扬州的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裴之高也领兵回到江北。等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柳仲礼下令大开营门直接向侯景投降。南梁士兵一个个气得肝疼,但也无可奈何。

柳仲礼进入台城,先去侯景那里报了个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算是帮了侯景的大忙,所以侯景对他也颇为客气。

接着柳仲礼又去见萧衍。萧衍活了八十多岁,从没遇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他碍于身份没直接开骂,全程闭着眼睛黑着脸只当没看见柳仲礼。柳仲礼自觉无趣,只好转身去又找老爸柳津。柳津见他还有脸过来,情绪直接失控,一边哭一边骂:“我没你这个儿子,用不着你来看我。”

赶走柳仲礼之后,柳津越想越憋屈,越想越窝囊,恨自己家门不幸,怎么生出这么个败类。他实在无法释怀,最后一气之下自杀了。

柳仲礼还是什么触动都没有。

侯景也觉得这哥们的人品有点儿一言难尽。由于柳仲礼手下还有一万多精锐部队,长时间留在建康也不太放心,于是侯景把柳仲礼的弟弟柳敬礼留作人质,让柳仲礼领兵回司州。

消除了联军的威胁之后,下一步就是安抚拉拢南梁各地的州郡,让他们服从已经被侯景把持的中央政府。

侯景决定先从江北淮河流域的州郡入手。所谓守江必守淮,淮河流域是江南政权的屏障,确保这里不出问题对南梁的安全很重要。

没想到这些州郡的反应异常激烈,东徐州、北青州、淮阳郡的几个主官坚决不认侯景,直接投降了东魏;青州、北兖州、山阳郡等地的主官走人不干了,地盘也被东魏趁机给占领。

折腾一大圈,最后只有秦郡、阳平、盱眙三个郡表示归顺侯景。

眼看着北边的地盘被东魏蚕食殆尽,侯景也没有办法,他把阳平改为北沧州,秦郡改为西兖州,算是勉强新凑出了两个州。

北边只能先这样,侯景又派于子悦向东去平定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嘉兴一带)。本来吴郡太守袁君正胆小怕事,主动出城迎接于子悦,没想到于子悦领兵四处抢掠,激起了民愤,吴郡以东的士族们已经听闻了建康的惨状,担心自己的安全,于是纷纷接寨自保,坚决不归顺侯景。

接着侯景又派部下来亮入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打算把实控地盘儿往南边推一推,可惜刚从建康退回去的宣城太守杨白华不认账,直接把来亮给砍了。

也就是说,侯景虽然名义上控制了南梁朝廷,但真正听他指挥的区域只有建康周边几个州郡而已。

侯景很郁闷,心说萧衍这老哥怎么混得这么惨,当人质都没人理,说好的挟天子就可以令诸侯,咋这招到我手里就不好使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萧衍虽然为人所制,但这老头子倔得很,坚决不配合。侯景想借朝廷名义任命个官员,或者安排个事情,统统被萧衍严词拒绝。萧纲怕死,想劝萧衍服个软配合一下侯景,结果被萧衍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灰溜溜退了下去。

为了逼萧衍就范,侯景开始出阴招,下令缩减萧衍的饮食,甚至经常不给饭吃。他本以为饿几顿萧衍就会老实,没想到萧衍宁死也不妥协,终于在五月初二那天被生生饿死在台城的文徳殿内,终年八十六岁。

为了防止已经很糟糕的局势更加恶化,侯景一直拖到五月二十七日才对外宣告萧衍的死讯,同时让太子萧纲正式继位,宣城王萧大器也被立为新的太子。

总体来说,萧衍的死对侯景而言也算是个好事,因为跟萧衍相比,萧纲就是个软柿子,拿捏起来要简单得多。

就在侯景以为朝廷这边终于理顺了的时候,之前立的那个伪皇帝萧正德又出了幺蛾子。

萧正德想当皇帝都急红眼了,叛军进入台城的时候,他生怕萧衍和萧纲不死,亲自带着一队人马拎着刀直奔内宫,没想到侯景早就在防着他,提前派人守在门口,没有让他得逞。

等到萧衍死后,萧纲继承了皇位,萧正德终于意识到自己被侯景给利用了,他恼羞成怒,秘密派人去联系北边的鄱阳王萧范,企图再搞一次里应外合干掉侯景。

可惜侯景的警惕性比萧衍要高得多,这封信在半路上就被截获了。侯景大怒,心说这家伙干啥啥不行,还这么不老实,留着也是个祸害。他清理门户很干脆,直接派人缢杀了萧正德。

处理完萧正德之后,侯景长出一口气,打算去钟山打猎散散心。

他没想到的是,在陪他打猎的随从里,一个年轻人正在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他做掉。

这个人就是永安侯萧确。

台城被攻破之后,萧确并没有听从萧衍的话去找他父亲邵陵王萧纶,而是投降了侯景。由于萧确在之前几次战斗中表现非常出彩,侯景对他很是欣赏,不仅没追究之前的恩怨,还很想把他收为心腹。萧确表面上对侯景也非常顺从,逐渐赢得了侯景的信任。

萧纶退到会稽之后,曾经偷偷派人来叫萧确也过去。

萧确不去。他对信使道:“我跟侯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一定要亲手杀了他才解恨,现在只缺一个动手的机会。你回去告诉我爹,叫他不要挂念我了。”

这次侯景去钟山打猎,照例也带上了萧确。

当时正值盛夏季节,钟山上草木茂盛,飞鸟兔子什么的都很多,侯景的侍卫们都忙着去捡中箭的猎物,不知不觉间疏忽了对侯景的保护。

萧确觉得机会来了。他假装去射一只野兔,在弯弓瞄准的过程中,偷偷改变方向,把箭尖对准了侯景。

侯景正玩得高兴,猛然一抬头发现萧确正在瞄着自己,不禁吓得一激灵。他这次是出来玩,没有穿任何甲胄,距离又如此之近,根本没法躲。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侯景完全不知所措,他呆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萧确紧盯着侯景,心里也紧张得要命。现在只要他一松手,就可以把眼前这个十恶不赦的叛臣贼子射个透心凉,为祖父萧衍和建康城中千千万万惨死的百姓报仇雪恨。他生怕力道不够,下意识地又拉了拉弓弦。

没想到天不遂人愿,由于用力过猛,萧确手中的弓弦居然硬生生被他拉断了。

萧确心说不好,他还不想放弃,抽出佩刀打算往前冲。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侍卫们听到弓弦断裂的声音,立刻聚拢过来护住了侯景。侯景此时也回过神来,眼前的情况已经再清楚不过,没必要多废话了。他摇了摇头,下令把萧确当场处死。

经过这几件事之后,侯景觉得南梁这帮人的真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看来只能一个一个打了。

东边的吴越地区富甲天下,侯景决定先搞定那里。他先是派部将侯子鉴去攻打吴郡,把原来不给力的于子悦给抓了回来,接着又派宋子仙领兵入驻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附近)。

当地主要的反抗力量是吴郡的新城县(今杭州富阳新登镇东)戍主戴僧逷(ti)和吴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太守张嵊(shèng)。戴僧逷虽然只是个戍主,但手下有精甲五千,又有本地士族的支持,战斗力很强,宋子仙领兵围着新城打了很久,愣是没打下来。

新城县这边在僵持的时候,原来已经被侯景占领了的吴郡那边也出事了,当地人陆缉不满侯景的统治,起兵袭杀了侯景派过来的太守,推举前度支尚书陆襄为新太守,而陆襄自以为资历不够,又派人去把在吴郡避难的前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请出来担任盟主,共同对付侯景。

继建康之后,三吴之地也开始遍地烽火,生灵涂炭。

东边战事胶着之际,侯景又派赵伯超的儿子赵威方担任豫章太守,领兵西上,结果遭到了江州刺史寻阳王萧大心的阻击,赵威方兵败被俘。好在赵威方继承了他老爸的逃跑技术,找到机会逃回了建康。

南边也不是很妙,先遣队来亮被杨白华砍了之后,侯景接着派部将李贤明去攻打宣城,但杨白华是名将之后,战斗力相当了得,根本打不动。

如果说侯景围攻台城的时候,遭殃的还只有建康周边的百姓,那么现在战乱已经开始逐步蔓延到南梁的各个角落。

更让人感慨的是,此时的战乱已经不全是跟侯景直接相关,南梁内部的互相残杀也开始展露端倪。

而这里面的核心人物,就是湘东王萧绎。

萧绎得知台城失守之后,已经做好了拥兵自重,伺机出手的打算。他不仅在江陵四周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派人去把周边的兵马粮草都集中过来,由他统一指挥。

没想到边上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不买他的帐。萧誉是萧统的次子,他因为自己家族被无缘无故取消了皇位继承权,本就一肚子气,现在听说萧绎还要收自己的兵权,当时就火了,直接怼了回去。大家都是王爷,凭什么我要听你的?

萧绎接连派人去催了三次,都被萧誉给顶了回来。萧绎大怒,心说我收拾不了侯景还收拾不了你么?他当即派儿子萧方等领兵去讨伐萧誉。

大军到达麻溪(今湖南高官沙市北)的时候,遭到了萧誉的伏击,客场作战的萧方等最终战败,溺死在江中,有幸成为这次战乱中第一个死在自己人手里的重量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