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枝江异闻录 > 第十七回 我有迷魂招不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珈乐与斗笠客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始了行动。

前者身形朝门口疾射而去,后者则是朝门内地上丢出了一团物事,还伴随着“滋啦滋啦”的声响。

王嘉然顿觉不妙,可破庙空间狭窄难以闪躲,只得一手将小叶子拎起放入竹筐,随后抱着竹筐朝角落退去。

下一刻,那物事“噗嗤”的一声爆开,顿时刺耳的声音、刺鼻的气味和爆散开来的浓烟充斥了整个空间。

只用一种道具便可同时影响人的三种感官,足见那斗笠客是有备而来。

王珈乐暗自后悔之前没有在屋外或房顶放哨,眼见斗笠客转身就跑,她自是不肯放过,扬声对屋内说道:“然然你保护好小叶子,我去追他!”说罢紧追而去。

此时王嘉然早已被浓烟呛得涕泪齐流,只得闭住呼吸,无法出声回应,正欲带着装有小叶子的竹筐离开破庙,不料回手一摸,竹筐竟已不见踪影。她下意识将双手交叉于胸前,随后朝两边用力挥开,顿时两股掌风扫出,将面前的浓烟扇开,清出了一片视野。

恰好这时烟雾弹效力渐尽,刺激性的浓烟已然停止弥漫,王嘉然依稀见到就在庙中破败的神像前方站定一人,身形高大,头戴斗笠,身披斗篷,一只手正拎着原本就在自己身边、小叶子用于藏身的竹筐。

第二个斗笠客!

他是何时,又是由何处进入庙中的?

王嘉然不及多想,正欲上前抢回竹筐,不料突然脚下一软,单膝跪地,一股难以形容的滞涩感在体内弥散开来,视线也随之变得模糊。

尽管她在烟雾弹爆开时立刻闭气,可浓烟中的毒性仍是有部分被吸入了体内,并迅速开始发挥作用。

下一刻,那斗笠客欺身上前,一记手刀切在王嘉然脖颈之上,直接将其打晕过去。

……

王珈乐的身法原比那斗笠客要高,可对方显然对附近的地形更为熟悉,两人之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

竹高林密,繁茂的枝叶在上方彼此交错相连,构成一顶巨大的绿色天穹,只有点点光斑透过缝隙投射在地上。王珈乐在林中腾挪穿梭,劲风烈烈,将她的头发吹乱,眼前无数的错落竹干飞速后退着,连成一片纠缠的残影。她想起少时初学轻功,也是在山谷密林间这般纵情奔跑,白云、草木、被惊动的鸟兽……天地间的一切都在眼前不断飘浮变幻,令她目眩神驰。与这世界相比,自己虽无比渺小,却也无比自由。

穿过几棵粗壮的斑竹,前方豁然开朗,现出一块空地。而那斗笠客正孤身站定于空地正中。

王珈乐停步。

斗笠客见她到来,缓缓转过身,用沙哑的嗓音说道:“你追了很远。”

王珈乐道:“看来很快就能追到了。”

斗笠客道:“庙里那个女孩是你什么人?”

王珈乐道:“这好像与你无关。”

斗笠客道:“那我做的事又和你有何关系?”

王珈乐道:“你若是想拖延时间恢复体力,可别忘了我也一样。”

斗笠客道:“庙里的那个人,你放心把她一个人留在那?甚至还让她保护那个孩子?”

王珈乐道:“除非你还有更厉害的同伙,否则别想制服她。”

话音刚落,就听得斗笠客身后的竹林中传出另一个声音:“更厉害倒也说不上……”

声音的主人缓步从林中走出,来到斗笠客的身边,与其并肩而立。

“同伙的话,确是有的。”

后来的这个人虽未戴斗笠,可脸上却被一张牛头面具遮住,那面具蓝底赤纹,漆色浓重,张口露凶,双目圆瞪,两根牛角斜斜上指,透着股凶悍威严之气;头发扎成几条粗辫,散在脑后;穿深青色布袍,衣襟袖口有着彩色花纹的滚边,胸前挂着奇形饰品,双手分持羊皮鼓和法铃。

王珈乐出身辽东,曾见过当地萨满、出马仙之流作法的场面,心知眼前这人奇装异服,又随身携带法器,多半也是从事巫觋、祝祷之人,心中不由得多注意起几分。

可就在面具客吸引到王珈乐目光的一瞬,那斗笠客却突然暴起发难,如猎豹般闪身接近,从斗篷下抽出一柄泼风刀照着王珈乐兜头斩下。

他本以为自己全力突袭必能得手,殊不知对方早已开启了“狼王躯”,凭借野兽般的直觉与反应速度侧身避过了这一刀,同时伸手快速往钢刀侧面击出一掌,随即一股绵密而急促的颤劲如过电般自刀身传至他手臂,险些叫兵刃脱手。

这一掌乃是“铸寒掌”中的“飞鸿踏雪”,最是迅捷轻巧,出招时以掌力发出震颤冲击,刺激目标神经,中者便如赤身入雪地,全身会不自觉地开始颤抖,继而失去对肢体的控制。方才一掌击中斗笠客的刀身,此时他右手前臂均有酸麻之感,心中惊奇不已,忙将泼风刀换到左手,再去迎向王珈乐的反击。

此时王珈乐已然化掌为爪,直袭斗笠客面门,后者举刀横撩,却只砍中了对方的残影。王珈乐却是在刀锋掠过之前放低身形,紧接一记扫堂腿,斗笠客急急收招后跳,避过了这一腿。

下一瞬,两人均以最快的速度重整了架势,两道身影复又搅在一处。

斗笠客以兵刃对空手,本占上风,但知她招数精奇,又存心拖延,刀招谨守法度,只求无过。王珈乐见他刀法攻少防多,本欲速战败敌,可瞥眼见到那面具客仍自伫立原地,只怕是在等待自己现出破绽,心中提防,便悄悄解除了“狼王躯”,以轻灵身法与掌法相迎。

刀光,掌风,竹影,扬尘。

某个时刻,斗笠客发现,自己至少已有三次机会可以果断出刀,大概率能一击建功,而且对手的动作似乎也已不如刚开始那般行云流水。

于是他产生了可以放手进攻的错觉。

他猛然力贯刀背,脚下急进,单手旋舞,将泼风刀挥成一片连环光屏,欲要将对手搅碎。谁知王珈乐竟视那绵延刀锋若无物,一双玉手如穿花蝴蝶,在刀幕的间隙中灵活穿梭,不时在刀身、刀背上或点或按,或弹或压,每一击都恰好阻住斗笠客的攻势,令其无法进招,刀路的连贯性大打折扣。几招之下,这连环刀势竟已被连消带打,完全陷入了王珈乐的节奏中。

眼看同伴受挫,那面具客终于不再冷眼旁观。

但见他举起羊皮鼓,指节在鼓面上连连敲击。鼓音短促而沉闷,音色怪异,仿佛构成了一段段来自蛮荒深谷的节奏,王珈乐入耳只觉心烦意乱,难以集中,如同魂不附体一般,眼前斗笠客的身形渐渐扭曲模糊,果断撤步远离,重定心神。

面具客停止了击鼓,可那鼓声似乎还在王珈乐的脑中缭绕不去,隐隐令她有些恶心反胃。

“故老相传,川黔、滇边彝人尚鬼,部族中有男女事巫,可驱鬼招魂,谓之‘毕摩’、‘苏尼’,阁下莫非也是此类人物?”王珈乐问道。

“在下不才,正是‘苏尼’。”面具客也不隐瞒,大大方方地回答道。

尽管看不见面具后面的脸,王珈乐仍觉得他此时的表情一定是邪恶又神秘的微笑,很符合她对这类从事迷信活动人员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