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206章 荀林父知耻后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晋景公来讲,今年的大喜事可谓是一桩连一桩。刚平灭了赤狄潞氏,又战胜了秦国,晋景公必须大行赏赐了。

晋景公对荀林父很满意,赏赐给荀林父的是取自赤狄潞氏的千户狄人,然后再赏赐了大夫士渥浊!

前面我们讲过,三年前,荀林父在晋楚泌地之役失败后主动向晋景公请罪,当时盛怒下的晋景公确实想杀了荀林父治罪。

就是这位士渥浊劝谏晋景公不能杀荀林父,而荀林父也确实没有让晋国人失望,终于在这次灭赤狄潞氏的战争中取得了完胜。

所以,晋景公不但赏赐了荀林父,还把瓜邑赏赐给了力保荀林父的士渥浊。

当着满朝文武,晋景公对士渥浊由衷道:“没有大夫的力保,寡人就失去了荀元帅。没有荀元帅,寡人就不会战胜狄人。

现在荀元帅立下大功,为晋国攻占了大片土地,寡人哪敢忘了大夫您的功劳呢?”

朝堂之上,君臣一片祥和喜悦。

大夫羊舌职出班向晋景公称贺道:“贺喜主公啊,主公赏罚分明,实乃我晋国之幸。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能用可用的、能敬可敬的。主公虚心纳谏,接受士渥浊的意见,终于使元帅大展抱负。

主公赏赐元帅,又赏赐士渥浊,这就是陈锡哉周啊。晋国能有国君如此,何愁不强大呢?”

羊舌职所谓的陈锡哉周,意思就是国君能够广布恩赐的意思,而国君能够做到广布恩赐,那晋国一定会强大。

晋景公听了是满心欢喜。

然后,晋景公又听从了大臣们的意见,派人去周王室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献俘。

献俘就是受天子命而征伐四方蛮夷获胜的诸侯,将包括俘虏在内的战利品去献给天子。

堂堂晋国居然主动来献俘,这让当时已经不怎么受各诸侯待见的周天子非常高兴。

对晋景公来讲,向天子献俘,同样也是一件大喜事。

对中军将荀林父来说,亲率三军伐灭赤狄潞氏,终于实现了他当年为晋国制订的图狄之策

暂时对赤狄挑衅不予理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一次性解决问题,这个图狄之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更重要的是,荀林父此时终于卸下了心头包袱,那个因泌之战而背着的沉重包袱。

我荀林父是犯过错,但主公没有处罚我,仍旧如此重用我,那我就证明给主公看,荀林父是值得信任和重用的!

功成了名就了,那就勇退吧。为了晋国,中军将荀林父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了。

灭了赤狄潞氏后,荀林父向晋景公提出了辞职:“主公,承蒙您的信任,让老臣戴罪立功。

上天总算没有亏待老臣,在主公您的领导下,老臣总算为晋国灭了赤狄潞氏。

虽然,老臣尚有报效国家之心,但实在无辅佐君主之力了。

老臣也曾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中军将之职,责任重大,臣恳请恩准告老还乡吧。”

晋景公沉默了,他知道这些年来,自己的这位爱卿憋着一口气,没日没夜操劳军国大事,身子骨早就垮了。

是啊,这样的股肱之臣,是应该让他休息了。

就这样,荀林父辞去了中军将一职,晋景公任用了荀林父所推荐的士会为中军将。

公元前593年,荀林父病逝,谥号为“桓”,人称中行桓子、荀桓子。

荀林父,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他的故事了。他是晋国名臣荀息之孙,最早于公元前633年以晋文公的车御职务登上晋国的春秋舞台。

荀林父于公元前632年在晋文公军制改革后担任中行将,所以荀林父一脉便从荀氏家族中别出,形成了一个中行氏家族。

关于荀林父的出生,有一个传说非常有意思。

晋国曾经有一个冶氏家族,冶氏家族源于周王朝时掌管兵器冶制的官,掌制兵器,以其世官为氏。

治氏家族有一个女奴患了重病,被主人抛弃于汾河边。

眼看就要病死了,幸亏晋国大夫舞嚚的一个马僮来汾河饮马见到有一姑娘躺在那里,便上前去看。

马僮,即养马的奴隶。饮马,就是让马喝水。

女奴见了马僮,有气无力道:“我刚刚做了一个好梦。”

马僮便问她:“你做了什么样的好梦呢?”

女奴说:“我梦见自己乘水而行,来到黄河、汾水交汇的地方,发现那里有三匹马在我面前起舞呢。”

包括春秋在内的许多史料,记录了不少梦的故事,而梦,永远是当时人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

其实这个女奴所谓的梦,极有可能是她在恍恍忽忽中,看到了马僮赶着一群马来到她不远处而已。

马僮非常同情女奴,他便立即回报了主人舞嚚。

舞嚚也颇为奇怪,便亲自前往汾河边查看。

女奴奄奄一息,舞嚚探了探她的鼻息,对马僮说:“快快,尚有救。”

就这样,舞嚚救起了女奴,了解了她的主人是谁后,舞嚚出赎金将女奴给买了回来。

女奴病愈后,成为舞嚚的一名侍妾,不久为舞嚚生下了一个儿子。

据说,这便是荀林父。

当然,这只是关于荀林父的生世的一种说法,我姑妄言之,您姑且听之即可。

毕竟,舞嚚之子为何叫荀林父?

我们一直把荀林父归于荀息之孙,但我们必须承认,确实没有史料记载过荀林父与荀息之间有什么联系。

荀林父的一生,先后经历晋文公、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和晋景公五位国君,是正宗的五朝元老,先后担任上军佐、中军佐,至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将,晋国执政卿大夫,位极人臣。

荀林父为人谨慎,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副手。但作为一把手,他的小心谨慎便容易表现为优柔寡断,终于导致他指挥的对楚泌地之战的失利。

免罪的他从此履职更加勤奋,尤其注重令行禁止。

他从晋秦河曲之战、晋楚泌之战等重要战役中晋军或无功而返,或大败亏输中得出一个教训:

晋军并非战斗力不行,晋军的主要问题在于号令不一,各将佐、军中大夫自行其是,军纪不严。

所以,自认为戴罪之身的荀林父从此全身心扑在对晋军如何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教育整顿中。

如前面我们讲过,晋国在泌之战失败后,很快在郑国搞了一次大阅兵。这其实正是荀林父借此整顿军纪,同时起到震摄郑国的作用。

正是因为荀林父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分析了晋军存在的短板,更憋着一雪耻辱这口气,终于使他在指挥消灭赤狄潞氏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完胜。

这便叫知耻后勇!单凭这一点,荀林父足可以评得上春秋名将、名臣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