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大明锦衣 > 第494章 船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是在内阁之中还有一个强力人士,那就是张四维!张四维老家出身山西,是地道的北方人,自然被北方籍官员和士子视为他们的代言人!而且张四维战斗力超强,在张居正没有发话的情况下,居然和申时行,王锡爵两个人斗了个旗鼓相当!至于张瀚只能算是个凑数的!

所以朝臣们在相互争斗的时候,见内阁又斗得如此激烈,也就没有过多的关注。不过有不少明眼人却看出来这其中大有猫腻!

事实上,别看张四维跟申时行,王锡爵两个人斗的火气十足,但实际上双方极有分寸!说穿了,就是给外面人作戏看的!

但是既然是明眼人,那也就出现另一个问题,他们能看得到阁老们在做戏,自然也明白揭穿这个戏法的后果!所以他们也不得不捏着鼻子陪着阁老们玩下去!所以整个朝廷里面一时间倒是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情况。

至于张居正作为大明朝权利最大的人,更不可能轻易表明态度。他更愿意在某一方占据上风的时候,顺水推舟一把!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朝廷的改革!

所以他通过自己对朝廷的影响力,始终压制着双方,并积极推动自己的改革。这才让朝廷没有因为南北双方的争斗而陷入停滞状态!

但是对张居正本人来说,他已经越来越感到吃力,难以控制朝廷局面了!所以他现在已经在反复权衡着自己如何表态?什么时候表态了?

就在朝廷当中的争斗愈演愈烈的时候,从长江沿岸的各个码头里各自驶出了几艘满载货物的船只。这些船只在装货的时候相当低调,而且运载的货物也都是普通的货物。至于他们夹带一些倭国需要的货物已经是惯例了,所以根本就没人在意。

这些船只在长江中行驶的时候并不是很快,可是等他们凑到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只十艘船的大船队。这时他们才同时发力加快了速度,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今天下午时分,张六旺从潮湿的床铺上爬起来,刚才他刚补了一觉,现在准备出仓去看看。按照他的估算,现在船队已经接近长江出海口了。

张六旺,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农家出身。六旺自然指的是六畜兴旺了!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农家出身的他居然成了跑海的把头!

张六旺今年四十多岁,但是在海上已经飘了二十多年了,经验非常丰富!而且私下里跟几家海盗都打过照面,有些关系,所以这么多年跑船下来,虽然风险有过几次,损失过钱财,但是这条命留下来了!

就在前不久的时候,武宁伯开始围剿海盗,张六旺觉得风头不对,就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岸上休养。可是没多久却被人找上门来,重金礼聘成为一支船队的总把头!

张六旺本来不想答应的,奈何一方面因为对方给的钱实在太多,自己顶不住诱惑!另一方面,对方向他许诺,这次出海除了遇到风浪以外,一点危险都没有,并向他展示了传说中的青龙牙旗,所以他才答应下来跑这一趟。

而且他还琢磨着,如果对方的青龙牙旗真的好使的话,他倒是乐于答应签下长期的契约。毕竟这样就完全没有了人身危险,至于风险,跑海的人哪在乎什么风险!

张六旺刚出舱门,一个彪形大汉就快步走过来,同时大声说道:“把头,前面就是三沙了,咱们是在三沙停一晚吧?”

这个大汉名叫柳小满,是小满那天生的才有了这个名字,也是他跑船的老伙计,更是他的徒弟。现在已经是船上仅次于张六旺的存在!而他口中的三沙指的就是崇明岛

其实最早崇明岛出现的时候只是两个沙洲,在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沙、西沙,这就是崇明岛的前身。

等到宋天圣三年,在东沙西北续涨出姚刘沙(因姚、刘两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到了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涨出三沙,是因三次叠涨而成,所以叫做三沙!也有说法是因为句容的朱、陈、张三姓先定居在这而得名的。

元末明初的时候,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从明建文初年开始,先后涨出马鞍沙、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30余沙,崇明岛算是初步成型。所以不少人还按着老习惯叫三沙。

张六旺向江岸两边看了看,对自己的位置就有数了,再望望天色才说道:“这次我们不在三沙停留,我们直接出海!”

柳小满惊讶的说道:“可是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就是我们出了长江口也跑不了多远!而且夜间行船实在是太危险了,容易出事!”

张六旺抬起手来捻着风,慢慢说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只是咱家的货主是谁你还不清楚吗?现在南北双方斗这么厉害,万一被人做了文章,失了船货,咱们怎么跟东家交代?”

柳小满一拍脑袋说道:“对呀,咱都忘了东家这批货是往天津去的!不过出了海口再休息的话可是个麻烦事,遇到风浪说不定损失货物和人手!”

张六旺收回感应风的手说道:“没关系,咱们可以在附近找个小港湾休息。就是装不下所有的船也没关系,看着今天的风向,不像是要起风的样子。去通知一下后面的船队吧。”

柳小满答应一声跑到船尾,从腰间抽出一块红布向后面的船比划起来。这时的明朝人还没有发明出完整的旗语,但是通过一些手段表达几个简单的意思还是做得到的。

柳小满发出的信号是“跟随!”后面的船只要看到信号就知道总把头是什么意思,也会把信号一艘接一艘的相互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