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孙朱雄英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廷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部大员,都察院二使,及汤和、平安、盛庸、铁铉、杨士奇等臣工,老早就等在武英殿了。眼下诸王已至,京中内外安稳,是该着手议定谥号、庙号,正式为先帝发丧了。

按照道理讲,虽然朝廷没有明文规定,为先帝议定谥号、庙号,指定在哪个范围臣工参加。但诸王毕竟是先帝的亲子,总该挑几个年长的亲王,来列席吧!

可新君呢,就带了他的胞弟吴王,其余的是一个都没有带。但联想到他当太孙这些年临朝处事的风格,也就见怪不怪了,乾纲独断他也不是一次两次。

行啊,让谁不让谁来,那是皇帝老子的事,他们这些做臣工的,只管把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礼部尚书-陈迪,将拟定的条陈,经内宦鲁植的手递了上去。

庙号,没什么好争议的,朱元章是开国之君,定为太祖理所应当。主要还是谥号,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

唐宋之前,帝王、臣工的谥号一般都是两字,比如汉文帝刘恒的谥号就是“孝文”二字,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

而唐宋以后,谥法得到了大的发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

对于帝王而言,都是身后由嗣君或臣工们来定,对其生前功过的点评,主要有表扬(经天纬地曰文,可定祸乱,刚强直理曰武)批评性(滥杀无辜曰纣)同情性(短折不成曰殇)。

现在的坐朝之君是朱元章的孙儿,各部公卿要么是追随他开国的老臣,要是其亲自简拔的天子门生。在这些人的眼中,看到了的只能是先帝的优点。

礼部给出的谥号有两个,其一: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钦明”二字是指朱元章推翻元朝而建立了大明,拯苍生于水火,解黎民于倒悬,缔造了洪武一朝盛世。

其二: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圣神文武”意思是说,朱元章建国前后的赫赫武功,及吸取了历代帝王们教训等美好的德行。

将礼部的本章放在御桉上,朱雄英吧嗒一下嘴,很显然,他对这两个谥号,都不怎么满意!

见皇帝的兴致不高,陈迪小心的问了一句:“皇上,那您的意思是?”

这可不是小事,皇帝对谥号不满意,就是对礼部一干臣工们办的差事不满意。较真的话,那就是对先帝不敬不忠,杀头的罪过,他们扛不起啊!

“陈尚书,你别紧张!礼部的谥号,朕看出来了,是用心了的。”

话间,朱雄英也从桉头的文书中,抽出一张纸,让鲁植递给诸臣传阅一番。这是他亲自为先帝拟定的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所谓“开天”,即取开天辟地之意。自古以来,帝王者,非出自世家豪门,便是军事集团的首脑。能做到大一统王朝的布衣,便只要汉高祖与朱元章。

先帝的功业,不仅震铄古今,也给后世子孙立下一个标杆。朱雄英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先帝就是他一生要效彷的标榜。

“这,好是好!臣觉得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似乎也不错。”

铁铉实在是爱“钦明”、“启运”二词,直接点明了先帝开创大明,缔造一朝的主旨。而且铁铉的意见,也得到王纯卅、沉紘等臣工的附议。

见皇帝不语,刘璟则更直接,直接跟皇帝求了执笔,开笔直接写了一个:钦明启运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好,这个好!不仅朱雄英面露喜色,铁铉等一般重臣也皆击节赞叹。这刘伯温的儿子,就是机敏,难免能被朱标赏识,指给潜邸时的皇帝。

“就按刘仲璟的这个办!礼部抓紧落实!”

庙号、谥号议定之后,拄着拐棍,颤颤巍巍的汤和,作为先帝的老弟兄,老战友,他绝得如此办先帝的丧事,还是不足彰显先帝的功业。

“皇上,先帝起于布衣,率臣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衣冠,缔造一朝盛世。先帝的功业伟则伟已,足以光耀华夏千秋!”

“老臣以为,除礼法所规定之外。应于孝陵,立一块巨型的功德碑。将先帝的一生的功业铭刻其上,让千秋万代的子孙,都铭记先帝的丰功伟业。”

汤和这话,可是说到朱雄英、平安这些人的心里了。武则天立无字碑,千秋功业任后人评说,大明为高祖立功德碑,耀千秋功也是相得益彰。

兴起之下,朱雄英还命内宦门,搬来一张长桌,亲自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远迈汉唐,治隆唐宋。并下旨在先帝庙前,立白玉功德碑两块,正面书此八字,背面刻先帝的丰功。

“皇上至诚至孝,先帝在九泉之下,亦能瞑目矣!”

“是啊,我大明以仁孝治天下,皇上身体力行,堪为百官万民的表率。”

“臣等躬逢盛世,璀璨汉统,真乃三生有幸!”

皇帝这般的作为,值得鼓励。尤其是他这般杀伐决断的君王,本就阴晴不定,他愿意往仁孝上靠,也正是臣工们所乐意见到的。

就在群臣一起恭维新皇的纯孝之时,左佥都御史-景清,却站了出来,举着笏板言道:“皇上对先帝的孝心,天日可表,群臣莫不敬服。”

“可陛下的生父,却还仅仅是懿文太子,臣切以为,此乃陛下之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