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醉吟江山 > 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派使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匡胤听完薛居正的策略,沉思片刻,觉得确实大有道理。上兵伐谋,此时此刻,硬抗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大宋的兵力无法支撑与辽国和吴国两面交战,只能采取外交手段。

外交需要策略,如何能让辽军撤兵,甚至站在宋国这一边,帮助对抗吴国,这是最好的结果,可以削减辽军和吴军的实力。退而求其次,让吴军停止继续进攻,哪怕割地赔款,也比大宋覆灭能接受。

赵匡胤心中憋屈,觉得这一次大宋实在有些不省心,跟吴军几次大战都失败了,导致现在缺兵少将,很难有效对四五十万的吴军进行抵抗。

“薛相之言,颇有道理。外交的手段也可展开,能让辽军、吴军停止攻击,那是最好。哪怕拖延一段时间,给我们调动各地兵力和粮草,我们就还有机会和胜算。”赵匡胤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但也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外交只是手段之一,不可能完全等着外交谈判。议和终究是屈辱的、有局限的,赵匡胤很清楚,必须要迅速集结兵力,作为保全大宋根基之本。

没有实力,就没有真正的外交,利益大小、抗衡实力都是谈判的筹码。

赵普这时候也说道:“的确如此,我们派人两边谈判,能够阻止、延缓两边的进攻,停止干戈,给出一些好处,稳定辽军、吴军,便有了更多回旋余地。”

“就怕吴军狮子大开口,要了淮南、淮北几十个州啊!”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淮南可以给,但淮北不行,必须要留下淮北。”另一位大臣坚定地回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淮北的重视。

“是啊,淮北距离应天府、开封府太近了,当年后周也是忌惮杨吴的黑云都实力,迟迟没有对杨吴动手,好不容易从南唐手里抢过来,不能再吐出去。”

一些大臣开始讨论,并划出谈判的红线。

赵普有些担忧:“还不知道吴军肯不肯接受呢,那个苏宸每次不安常理出牌,也不知道他北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苏宸的行动总是出人意料,这让赵普感到不安。

“苏宸只是一个前线元帅,如果我们把求和信一封给他,一封送往吴国京城杭州,再买通一些官员,恳求吴国主退兵,一旦国主和前线元帅意见不合,功高盖主,心生间隙,便有离间效果,那么苏宸就危险了。”卢多逊这时候献策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黠。

吕余庆摇头道:“可是我们都听闻,现在吴国之主是个女帝,她就是苏宸的妹子,那苏宸算是国舅爷了,还是平南王,吴国的权臣,他跟女帝之间关系密切,未必会中我们的离间计。”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他知道这种离间计的风险很大。

“总有试试看,比坐以待毙强!”有人还是坚持多管齐下,什么手段都要使用。

赵匡胤此时显得有些不耐烦,因为当前讨论这些并无太大用处,只能多尝试几个策略,不论哪个奏效都会有益处。

“赵相、晋王,你二人负责着政事堂、南衙,人才济济,各负责挑选能言善辩的合适人手,担任议和使者,前往辽国、吴国去议和。”赵匡胤继续给赵普和赵光义分派任务,让他们各自负责一国,也有比较之意,给他们各自一些压力。

“遵命。”赵普、赵光义拱手接下,彼此对视一眼,有暗中较劲之意。

“臣负责辽国这边议和之事。”赵普主动揽下辽国,因为他对辽国比较了解,但对于吴国却有点摸不到头脑,毕竟吴国的苏宸实在神秘莫测一些。

赵光义愣了一下,没想到赵普忽然开口,先抢走了辽国作为议和对象,那么他只能负责吴国去议和了。

“那臣弟负责跟吴国商讨议和之事。”赵光义无奈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

赵匡胤点头,分配了议和任务之后,继续让枢密院征兵,户部征集粮草,各部配合,目前局面危急,要都动员起来抵抗外敌。

议事结束后,这些重要官员离开了皇宫,返回各自府邸,准备立即着手行动。

赵光义忧心忡忡地返回了晋王府,如今他的心情并不愉快。一方面,外敌当前,宋国随时有覆灭的危险。他还没当上皇帝,就要面临国家的覆亡,这实在让他感到无比亏心。而且,一旦大宋灭亡,他连亲王也当不上了。

另一方面,究竟是谁要杀他,赵光义还没有查出来。目前,他心中怀疑赵德昭以及皇室的兄长,这让他也有些心神不宁。除此之外,出使吴国的任务也让他心中忧虑,他在思考合适的人选。

“让程德玄、窦偁两位先生过来。”赵光义吩咐随从去请这两位幕僚。

片刻后,程德玄、窦偁来到晋王的书房。“见过晋王殿下。”两人齐声行礼。

“两位先生,本王刚接到官家给的一个任务,就是出使吴国,分别去吴军大营、吴国都城送议和信,一个去见苏宸,一个去见吴国之主杨灵儿。本王思来想去,就你二人最适合。”赵光义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了主题。

程德玄、窦偁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想不到大宋这么快就要求和了。

“我大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版图辽阔,这么快就要向吴国认输求和吗?”程德玄忍不住发问。

窦偁点头,也有些不甘心道:“历来都是北方朝廷南下,收服南方政权,打得南方小朝廷提心吊胆,不断向北方朝廷称臣,这一次被吴军压制,实在没道理啊!”

赵光义长叹道:“尔等不必惊讶,因为刚得到消息,北面的辽国出兵了,契丹铁骑十五万南下,也在对大宋用兵。我们的兵力和粮草,无法应对南北两面战线。求和自保,应对危机,才是当前最关键的。你们出使的任务艰巨,哪怕割地赔款,也务必拖住吴军,不要再向北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