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文明破晓 > 第267章 关于胜利的政治战(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7章 关于胜利的政治战(二)

在一部伟大的电影里,汤师爷对张麻子说: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七是人家的。

这的确是民国现状,但是面对何锐的胜利,各地方的军头统统闭口不言,城市里的知识界与工商业则率先行动起来了。

京津两地的商会首先行动起来,举办了筹款宴会。来的却没什么头面人物,大多数都是中小商家。大家感叹着中国总算是打赢了一仗,回忆着甲午、庚子年的痛苦时光。

当然,也有不是那么乐意前来,却不得不来的商人,小心的询问哪里能打听到更详实的信息。

就在此时,一人走上台子,原来是京城商会的头面人物卢老爷。卢老爷站定后,开始大赞东北军骁勇善战,未来必然是国家的支柱。当此战争之时,要对东北政府给与支持。

话都是场面话,卢老爷说完之后,高举起手里两封大洋。一封50块,两封自然是100。有仆役端着托盘上来,卢老爷把纸封掰断,里面的银元哗哗落入托盘内。

卢老爷接着说道:“诸位同仁,今天捐的款子都会登记,连同名单一起送往东北驻京城办事处。以展我等拳拳之心。”

商人们见情况如此,也只能解囊相助。有的是五块,有的是十块,没多久就凑了一盘子。自有账房一一记录,做成名单,捐款数字与总数也记录下来。当即派人送往东北驻京城办事处。

也就在此时,在外交部,外交总长顾维钧正在与外交部的前辈们商议接下来要如何与外国折冲。

在座的众人有好几任前外交总长,都是民国出色的外交家。与外交场合中的挥洒自如不同,这些外交家们都很谨慎。毕竟,在他们的全部人生中,在他们父辈的全部人生中,甚至在他们祖父辈的人生中,都没有遇到过当下的局面。

最终,与何锐打交道最多的前外交总长陆征祥开口说道:“此次大战,当不会如镇南关之战,日本舰队无法改变战局。”

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一场陆战,法国陆军大败。但是中法战争从1884年开始,马尾之战中,福建水师被法国舰队摧枯拉朽般歼灭,法国的海军优势导致满清政府最终选择与法国议和。

陆征祥虽然举了这个例子,但是依旧承认了东北军的陆军优势。

几名外交家们纷纷点头。他们当然希望东北军能够完胜,同时,他们也知道东北军想战胜日本是如何的艰难。

最后现任外交总长顾维钧说道:“此时日本定然会全力游说列强,希望列强共同对东北宣战。我认为此局面不会发生。即便是支持日本立场的英国,也不可能在大战刚结束的几年后为了日本派兵前来。何上将在外交上也是行家里手,定然明白此事。我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将这场战争定性为东北军与日本军队之间的战争,绝不可让此战成为国战。”

外交家们对此完全赞同。这话虽然层次不高,却也是他们此时唯一能做的努力。

前外交总长唐绍仪是顾维钧的岳父,他叹道:“何上将前几年挑动解决白俄人道主义危急的事情,我还觉得他为了博取名声,行事轻佻。此时方知,我乃鼠目寸光。苏俄被国际孤立,反倒与东北政府有贸易往来。只要东北军不败给日本,苏俄就不是后顾之忧。由此可见,何上将与日本开战的决心,数年前就定下。我等完全不用担心何上将虎头蛇尾。”

唐绍仪如此分析,几名外交家心中更是透亮。明白了何锐早就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无论如何都要将此战打到底。

孙宝琦慨然说道:“既然如此,诸位可愿重回外交部任职?”

听闻此言,顾维钧不禁一愣。他本人虽然也为到现在为止的胜利所鼓舞,但对于何锐能否达成目标并无完全的信心。最好的状况是双方都打不下去,日本不得不签署停战协议。便是想达成这样的目标,也是千难万难。

这些前辈们此时重回外交部,以外交官身份在各国之间斡旋,是要冒着巨大风险的。若是何锐败了,中国的局面会比甲午之时更糟糕,这些外交官们定然会因为签署了屈辱的条约而身败名裂。

唐绍仪听到孙宝琦的建议,起身笑道:“我也有此意,却没想到让孙兄先说出来。看来我心中难免还以自己的声名为意,远不如孙兄慷慨豪迈。”

陆征祥平素里不苟言笑,甚至会被人认为总是一张苦瓜脸。此时他也站起身,神色中全是发自内心的笑意,“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战争已经爆发,我等还有什么好怕。何上将深谙战略,此时只用专心对日本作战。我等岂可涨他人威风,灭自家锐气。”

顾维钧连忙站起身,身为外交家,顾维钧辩才无碍,言语得体。然而此时,顾维钧完全说不出话来,只能说着:“感谢!感谢!”这样毫无营养的话。

然而这话才是顾维钧此时唯一的兴趣。他很轻,这些前辈们都是外交家,北洋之前请他们出山,都是费尽力气,用尽礼数。而且这些人离开外交部之时,哪一个不是心怀失望,再不想重归外交部来承担国内骂名。有他们在外交部任职,顾维钧无疑是如虎添翼。

孙宝琦笑道:“此时当派人前去沈阳求见何上将,请何上将讲清楚他的安排。我等也好配合何上将。在下愿意前往,不知诸位可否愿意?”

唐绍仪当即答道:“那就劳烦孙兄。不过还有一事,可否在外交部里面为东北军筹款,先送到东北驻京办事处,以表达我等心意。”

外交部乃是个清水衙门,之前去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时候,还是各个督军出资赞助。何锐那边也给了钱。说有钱,是真的没啥钱。

好在这几位家里并不算穷,五十一百的,让外交部成员们每人掏一个大洋。又由外交部账房支出了点,凑了800大洋的整数。

虽然外交家们还算镇定,外交部的年轻人们都被胜利的消息刺激的坐立难安,听闻要去东北驻京城办事处送去筹款,各个自告奋勇的愿意前去。

唐绍仪找了一位素来稳重的人员牟如海,让他带上钱和拜帖前去东北驻京城办事处。几人则开始办理重新回外交部任职的手续。

等手续办完,牟如海也回来了。看到他还拎着钱回来,顾维钧很是讶异。东北驻京办事处应该是拒绝了捐款,这是什么意思。

牟如海则把一封信交给顾维钧,几位外交家围着看了。那竟然是一份印刷的回信,还散发着挺浓的油墨味道,可见准备的也很仓促。

“东北政府委托东北驻京办事处感谢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但东北政府决不能收。东北军此次对日本军作战,是为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自然非常理解社会各界的心情。至于不收的理由,会在10月12日《东北日报》上给社会各界一个交代。而且东北政府在此郑重声明,东北政府绝不向国内筹集款项物资,凡是有借着东北政府名义收钱的,都是其冒用东北政府的名头。一旦发现,请立刻向当地政府举报。或者向东北政府在各地办事处以及《东北日报》在各处站点举报。东北政府必将联络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政府,对这样冒充东北政府筹款筹物的违法行动进行打击,将钱物归还。”

外交家们对于行文内容十分敏感,这篇毫无激情的政府回函就意味着只要东北政府不出尔反尔,就绝不可能接受各界捐款。

至于理由何在,外交家们尚且搞不清楚。这让他们不由得对明天,也就是10月12日的《东北日报》充满了期待。

陆征祥询问牟如海,“外面情况如何?”

牟如海连忙答道:“已经有不少学生上街游行,支持东北政府。警察们只是在东交民巷外面防备学生们冲进去,对于其他地方的游行并没有阻止。”

这样的情况在陆征祥意料之中,北洋政府此时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而孙宝琦说道:“既然何上将下令不许收捐赠,那我就立刻起身前去东北。”

外交部众人知道此事越快越好,便派车送孙宝琦。车开在路上,孙宝琦透过车窗看出去。就见街上游行的学生们虽然多,却是一个个小队,明显是各个学校的学生自发的游行。充满着青春朝气的年轻人们打着小旗,呼喊着口号,皆是欢声笑语。完全没能理解数日内有8万多日本被歼灭的战争是何等惨烈。

市民百姓们有些满脸喜色,有些神色不安。并非所有人都在支持何锐发动的战争。但是,整个京城都被这消息扰动,比起之前那种垂头丧气的消沉模样,生气正在京城内活跃起来。哪怕是被动的影响,京城也有了些改变。

10月12日清晨,就如昨天那般,各大城市印刷厂外挤满了等着立刻买报的人群。

不过这次卖报的报童们并没有短暂失业,他们得到了另外一份差事。在街上张贴《东北日报》刊发的海报。

这下,连买不到报纸的人都能看到海报内容。大城市识字率比较高,东北政府的公告内容迅速在各大城市流传开来。

海报只有一页,在‘东北政府告全国人民书’的大标题下,是一些关于谷仓、粮食、牧场、仓库的照片。至少每一张里面都是打下来的粮食堆积如山,谷仓与仓库中放满了粮食与各种物资,牧场里牲口成群。

更下面的公告中列举了东北政府治下的东三省与内外蒙的食物产量。

粮食产量1400亿斤。

牛存栏324万头,羊存栏988万头,猪存量2313万口。鸡存量5800万只。

鱼产量89万斤。

在这些冷冰冰的巨大数字后,东北政府热情洋溢的表示,如果不是此次战争突然爆发,东北政府是要向关内在饥饿中挣扎的广大人民提供过冬的救济粮食物资。

“……同胞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我们能够感受到同胞们的爱国热情,理解同胞们想捐钱捐物的愿望。那是渴望中国强大的心愿,是渴望振兴国家的心愿。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所以,东北政府才会在此时告知全国同胞,东北政府收下了大家的心意,却不能接受大家的钱物。因为,以往的每一次战争,都是由广大同胞们承担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为军费而增加的税收,为军需而强征的粮食,让很多同胞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此战,是由东北政府因为日军野蛮无礼的主动挑衅而发起。东北政府将以自己的力量应对日军,并且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全国人民看到,中国不可辱!

如果,还有青年想为这场战争做点什么。东北政府欢迎青年同胞到东北的学校来接受教育,在东北有理工学校,有技术学校,有法律学校,有农业学院与学校。但是我们的学校里缺乏青年学生。东北的今日,是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共同建设出来的。而东北的未来,中国的未来,需要的更多专业人才一起参加建设。

有志青年们,大家将在东北接收良好的教育,成为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把中国建设成一个骄傲的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国家。

关于东北学校的资料,请见明日《东北日报》内容。

中华万岁!中华人民万岁!

东北政府主席,何锐。1922年10月11日。”

外交部核心人员拿到的是报纸,其内容可比海报丰富的多。在里面有着大量照片,展示了东北政府这几年来土改后完成的东北农业、畜牧业、水利以及一部分工业建设。

只是看过,几位外交家已经有些心潮澎湃。陆征祥叹道:“这些若是真的……未必不能赢。”

唐绍仪深以为然的点头,“何上将这么讲,不知北洋诸公会怎么想。”

听了岳父的话,顾维钧一言不发。何锐的文章写的很普通,不过是把事情说清楚而已。但是这简单直白的大白话,已经透露出何锐本人对于整个中国的态度。

一个地方政府,凭什么赈济全国?当然,这完全可以说是何锐的客套话,但是在外交家看来,这里面的含义已经十分值得琢磨。

此时,张锡銮也看完了报纸,老头子对于东北相当熟悉。读的时候已经有些唏嘘。到了门口,他的儿子带着卫队准备护送张锡銮上车。

得知张锡銮出任陆军总长,何锐立刻给张锡銮派遣了一支卫队。卫队长就是张锡銮的小儿子。这位张公子过去五年来一直在东北任职,由他来负责张锡銮的安全,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张锡銮在汽车前停下,叫上了小儿子返回住处院内,“我有话要问你。”

然而张锡銮看到自己的小儿子一脸的为难,便叹道:“你不用担心,我不问你别的事情,只有一件,何贤弟为何如此果断的拒绝捐款捐物?”

这么一个问题还算不太牵扯机密,张锡銮的小儿子凑到父亲面前,低声答道:“爹,我也就这个安排问过何主席。何主席说,打仗自然是钱粮越多越好。此次战争,不是要击败日军,而是要与日本政府签订停战协议,让他们无力在中国统一的时候出兵干涉。拒绝捐款的行动,就是要给日本坚持战争的信心以影响。”

何锐想统一中国的事情,在北洋高层只是没人提而已,并非什么秘密。张锡銮对此没什么想评价的。但是何锐为了谋取战略上的主动,竟然能如此坚毅。张锡銮忍不住用四川家乡话连连赞道:“硬是要得!硬是要得!”

不再多问,张锡銮上了汽车。前往总统府的路上,张锡銮想到了更多。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何锐看似少了些钱财物资,却也摆脱了许多麻烦。少了麻烦就是多了主动,在以我为主方面,何锐真是做到了令张锡銮不得不衷心佩服的地步。

张锡銮对这场战争的胜利更添几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