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扬锋汉起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政治联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二十二日,司马珍之的乘船停靠在襄阳码头,杨安玄率雍州文武前去迎接。

刺史府早摆下香案,司马珍之宣读诏书,“……弘农公、雍兖刺史杨安玄识度宏远、才略优赡、博综机务、兼资文武……进爵雍公,以弘农、上洛、南阳、新野四郡为封地、赐印玺、远游冠、绿綟绶,督北雍、司、梁、雍、兖五州军事,仍任雍兖刺史……长子杨愔为雍公世子……召雍公杨安玄入朝为太傅,与宋公同掌朝政……”

诏书很长,足足念了一柱香功夫,堂上一同跪听圣旨的杨思平、张锋、沈庆之等人听到了自己的封赏,无不喜笑颜开,便连俞飞这样性情疏淡的人,听到自己封了万县伯也笑容满面。

此次伐秦雍兖将领光侯爵就授了六人,伯爵四人,子爵十二人,男爵二十六人,至于未授爵的将士封赏则由雍公自行决定。

谢恩毕,杨安玄请梁王、太常司马珍之趁宴,两人左右分坐,雍州文武在左右相陪。司马珍之笑道:“老夫素闻世子聪慧,何不请他上堂来一见。”

杨安玄命人去后宅唤杨愔前来,诏书赦封杨愔为雍公世子的消息孔苗前几天便从杨安玄嘴中得知,此刻听到前堂消息仍然欢喜不尽,听到杨郎让愔儿前去,牵着儿子一路走到大堂上,一路细细叮咛。

倒是杨愔被教导得如同小大人,有板有眼地应道:“娘尽管放心,孩儿都记下了。”

孔苗爱怜地替儿子拉了拉身上的青袍,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道:“你父亲在堂上,尽管放心前去。”

杨莹想跟着哥哥一起上堂,被孔苗拉住,撅着嘴满心不乐意。在余应的相伴下,杨愔欢快地往堂内走去。

杨愔平日里没少到大堂上玩耍,诸人都认识这位世子,看到杨愔无不微笑点头,孔鲜看着被封为雍公世子的外甥,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快步来到父亲席前,杨愔躬身施礼,道:“见过父亲大人。”

杨安玄点点头,道:“这位是梁王千岁,快快见礼。”

杨愔面对司马珍之,拱手礼道:“杨愔见过梁王千岁,祝王爷体泰安康,福泽绵长。”

司马珍之受琅琊王所托来相看杨愔,虽然司马德文想拉拢杨安玄,若杨愔身有缺陷司马德文也不想委屈了女儿。

见杨愔面容清秀、举止文雅、言谈有礼,司马珍之暗暗点头,这门亲事只要杨安玄点头便成了。

笑着问了杨愔读什么书,平日做些什么,杨愔一一应答,司马珍之对着杨安玄笑道:“世子聪慧,将来成就不在雍公之下。”

宴席上欢声笑语,有些话不能当众讲,宴后杨安玄把司马珍之请到后堂,香茶一盏,两人细谈。

司马珍之拿出琅琊王的信,信中无非是拉拢关切之意,杨安玄表达了谢意,表明态度会支持司马氏。这些话冠冕堂皇,听上去很美,其实两人皆知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场面虚话。

一盏茶饮罢,司马珍之道:“雍公,此次平灭秦国,天子十分欢喜,琅琊王不顾异议,力主对有功之臣加以封赏。“

杨安玄心中哂笑,没有刘裕点头这位琅琊王恐怕只能说说而已,事实上也是刘裕提出的封赏方案,这位梁王欺自己信息不畅,想替司马德文示好。

“多谢万岁和大王美意,拜请梁王回京之后替臣向陛下和大王致谢。”杨安玄拱手朝东南建康方向致意道:“北境不宁,臣尚不能进京为官,请陛下和大王见谅。”

杨安玄不会进京做太傅,原本这是明摆着的事,他怎么可能进京受制于刘裕,司马珍之笑笑,道:“愚会替为转达。”

喝口茶润了润嗓子,司马珍之有些为难地开口道:“此次灭秦将士们立下大功,朝廷不悋封赏,只是朝廷国库空虚,拿不出相应的钱粮来奖赏和抚恤,琅琊王出京前交代愚,赏赐和抚恤所用的钱粮恐怕要雍公自己想办法了。”

此次夺取长安,秦国国库落入杨安玄手中,留下粮食粟米有六十余万,勉强能维护大军和赈济灾民一月所需;查抄国库得金五万余两,钱三千万,奇珍异宝多得以库房计,杨安玄赚得盆满钵满。

将部分钱财赏赐给有功将士后,杨安玄黄金和珍玩从长安城运回一半,即便这一半也足足装满了二十条战舰,所以听司马珍之说国库无钱粮赏赐,杨安玄毫不为难。

“梁王千岁,臣在长安城缴获了一批财物,会陆续运往建康,以解朝廷之急。”杨安玄笑道。

违禁的器物不少,杨安玄不会留下,铜钱一大堆看起来不少却价值不高,再拿出些珍玩字画书籍,杨安玄准备装个五六船,加上四十船粟米送往京中,再替自己好好扬扬声威。

司马珍之喜笑颜开,道:“雍公之忠,无人能及。”

聊了几句长安所得,司马珍之郑重地道:“愚此次来襄阳除了宣诏外,还受琅琊王所托有件私事与雍公商议。”

“梁王请讲。”

司马珍之捋了捋胡须,道:“琅琊王有长女,娴淑端庄,容貌出众,与世子殿下堪称良配,琅琊王托愚前来提亲。”

杨安玄一愣,杨愔方才七岁,就有人提亲了?转念想到所处的时代指腹为婚都是常事,愔儿是自己的嫡长子,琅琊王想加强关系亦属正常。

“不知大王长女今年芳龄几许?”杨安玄笑问道。

“琅琊王长女闺名茂英,今年十岁,比世子大三岁,民间百姓常言‘女大三,抱金砖’,正是良配。”司马珍之满面笑意地道。

杨安玄快速地在心中盘桓得失,此事似乎难以拒绝,于己而言利大于弊。身处这个时代,讲究门当户对,他当初迎娶孔苗又何尝没有功利心。

“多谢琅琊王厚爱,梁王远道而来,先在馆驿中歇息,明日愚再答复千岁。”杨安玄笑道。

司马珍之知道杨安玄要与夫人商量,笑着起身道:“那本王就敬候佳音了。”

送走司马珍之,杨安玄回到后宅,后宅一片欢庆,沈庆之夫妇、张锋夫妇、孔鲜夫妇带了儿女前来恭敬,袁氏抱着孙儿高兴地直掉眼泪,孔苗吩咐厨娘准备酒席庆祝。

杨安玄把孔苗叫到一旁,告诉他琅琊王有意联姻之事,孔苗欢喜地道:“这是好事,今日数喜临门,要好生庆贺。”

看着院中与众孩童一起嬉戏打闹的杨愔,孔苗眼睛有些温润,感慨地道:“一晃眼愔儿都要议亲了,妾身也老了。”

杨安玄看着眼前才二十几岁的女子也在感叹称老,笑道:“夫人正当青春年华,愚还要与夫人再生几个孩儿。”

孔苗面带羞红,望向杨安玄的眼中却满是情意。

两日后,司马珍之起程返回建康,带着满满一船的礼物,此次襄阳之行,让司马珍之大为满意。

江陵,毛修之登上前往建康的船舰,回望越来越远的城池,毛修之心中满是酸楚,他知道攻蜀在即,可是此时太尉却召他入京,显然是不想让他参加伐蜀之战。

毛修之做梦都想亲手杀死谯纵,为父亲和叔父报仇,当初为刘毅效力,就是因为刘毅答应将来伐蜀以他为先锋。长叹一声,毛修之返身入舱,身为臣僚,怎能抗命不遵。

午时从江陵出发,申末便到达巴陵,船在码头停靠,准备在此过夜。巴陵是长江上的重城,往来的官员不少,设在码头旁边的驿馆不小,有甲房十间,乙房十六间,杂铺十间,还有两栋独院。

毛修之是龙骧将军,住进了驿馆东面的独门小院,酒菜也十分丰盛,有鱼有肉,还有酒。六月天气炎热,毛修之穿了短褂,与几名亲卫坐在院中饮酒乘凉,谈起伐蜀之事难免长吁短叹。

院外守门的亲卫进院禀道:“将军,有人自称是您的族人,想见您。”

毛修之曾祖父毛宝是征虏将军、豫州刺史,州陵县开国侯;传下两枝毛穆之(冦军将军、益州刺史、建安侯,因避讳后改名为毛虎生)和毛安之(右卫将军,宜都太守),毛穆之有六子,毛珍(天门太守,承爵建安开国侯)、毛球(梓潼太守)、毛璩(征虏将军、益州刺史,被谯纵所杀)、毛璠(继毛瑗之后任宁州刺史)、毛瑾(征虏将军、梁秦二州刺史,毛修之之父,被谯纵所杀)、毛瑗(辅国将军,宁州刺史,被谯纵所杀);毛安之有四子,毛潭(江夏相)、毛泰(冦军将军、堂邑太山二郡太守,曾责辱司马元显,桓玄斩之)、毛邃(游击将军,被桓玄流放)、毛遁(太傅主簿,被桓玄流放)。

毛穆之这枝坐镇梁、益、宁三州数十年,其实与桓氏经营荆州差不多,因谯纵之乱,毛璩、毛瑾、毛瑗三兄弟皆死,在益州的毛氏族人尽丧。

毛修之当时在建康城任骁骑将军,彼时刘裕刚将桓玄从京中赶走,为拉拢占据梁、宁、益的毛氏家族,对逃往荆州的桓玄夹击,刘裕对毛修之甚为礼遇,先任其为镇军咨议参军,后迁升为宁朔将军,不久再迁右卫将军。

时过境迁,刘裕已不用再借用毛氏势力,反而怕毛修之率军攻打蜀谯时杀戮太过不好安民,所以才有意先行调毛修之进京,毛修之亦知刘裕的安排,只是手中兵马都是北府军,他只能徒呼奈何。

毛氏族人众多,来寻亲戚打秋风的不少,现在毛氏一族凋零,全靠他这个龙骧将军支撑门面。毛修之眉头皱了皱,还是开口道:“请他进来。”

片刻功夫,一名老者带着个壮汉进院,毛修之见到老者,忙起身施礼道:“英叔,怎么是你?”

老者毛英,是其父的堂弟,谯纵夺取益州前替家族奔走经营生意,毛修之以为他也遭了难,没想到这此遇见。

让毛英入席,毛修之询问别后经过,方知谯纵夺成都时毛英在江州经商,逃过一劫。后来毛英将货物贩至襄阳,在襄阳城安了家。

襄阳,毛修之心中一动,似笑非笑地望向族叔,道:“英叔,愚记得英叔好像有两个孩子,这位可是令郎?”

毛英看了一眼身旁的洛光道:“敬之(毛修之字),请屏退左右,愚叔有话对你说。”

当年孟龙符从军,有三人追随于他,丁全、洛光和席信。丁全已为暗卫左司使,五品振武将军,席信跟在孟龙符身边,也是六品荡虏将军,洛光跟丁全入暗卫,是七品的暗卫主簿。

毛修之挥手示意,身旁亲随退出院外,毛英指着洛光道:“这位是雍州商情司的洛主簿,他带来了雍公一封信转交给敬之。”

杨安玄受封雍公的诏书明发天下,毛修之自然知道。取信观看,信中杨安玄点明刘太尉伐蜀在即,有意将他调开;杨安玄请毛修之前往江州,让他统军伐蜀,灭蜀之后保奏他为兖州刺史。

毛修之怦然心动,无论是请他率军伐蜀还是事后保举他为兖州刺史,都让毛修之决定前往襄阳与杨安玄一会。

洛光笑道:“毛将军若有决断,今夜便随愚乘船前往襄阳吧,夜长梦多。”

当夜,毛修之带着亲随登上襄阳的战舰离开巴陵,等天明刘裕派来迎接毛修之的人发觉,毛修之早已远在百里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