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迎娶赵太傅的嫡孙女,是为了补偿赵府。毕竟,人家有位孙子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当年不娶,是因为赵小公子尸骨未寒。

趁今年燕蜀献宗女之际,让太子一并娶了回来。

太子府迎入两位新人,那段日子里,京中那些达官显贵家的女子们纷纷暗中观察,想看看太子妃有何反应。

让她们失望的是,姜姓女子不愧是列国女子的楷模。

夫君纳妾,她们不仅坦然接受,当今的太子妃甚至因自己在孕期不能侍候,便体贴地让自己的两名陪嫁婢女去服侍太子。

两名诶!这份胸襟,实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的。

这份贤惠,和定远侯夫人姜氏如出一辙,不相上下。当年,姜氏这位正室可是同妾室一起入门的。她不仅不介意,还与妾室们称姊道妹多年,和睦如初。

不过,姜氏有一点比太子妃强,她不会献出自己的婢女来巩固地位。

一捧一踩,向来是八卦人士的偏爱。

“女子聚在一起,讨论的便是谁家纳妾,谁家生儿生女的话题?”皇家别苑,元昭无语地从花园子的月洞门走过,不愿停留,“那也太无趣了,说得好像她们的夫君很专一似的。”

到最后,不还是一个个都躺平了?嘚瑟什么呀。

随行的侍女不敢答话,轻声细气道:

“人多的地方难免有闲言碎语,郡主不必理会,请这边走,太子妃和公主殿下正等着您呢。”

元昭挑眉,不再多言,跟着走便是。

丰元十三年春,皇家别苑举办一场花月宴,太子妃特地邀请她下山到别苑品茗赏花。

这是她首次和表姊见面,哦,还有那位六公主乐安。

至于琅牙琴,几年过去了,事实胜于雄辩,侯府的气运正盛,旁人已不再害怕沾染晦气。

毕竟,自打那张琴落在她手里,定远侯府接连有喜事临门。

先是世子妇又添小公子,接着三公子妇严氏生了一对孪生子。哦,这对孪生子还掀起一场小风波来。外间得知侯府添了孪生子,纷纷说他俩是不祥之子。

这是各国皆有的传闻,孪生子的降生会给那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带来不幸。在民间,凡有孪生子女出生的人家,会在婴儿出生时悄悄弄死一个,且不敢外扬。

此等言论传到凤氏的耳朵里,不禁心中惶惶,想让掌家的兰姬设法除掉一个。

初生婴儿本就脆弱,夭折一双亦不以为奇。

兰姬哪敢下手?当时三郎又不在府里,世子和世子妇的话在凤氏跟前毫无说服力。没辙,她只好连夜派人往丹台山送信,请侯爷和姜氏拿主意。

姜氏收到信时,元昭恰好在旁边看见,不由脱口而出:

“二娘真是的,生在皇族才计较这个,咱们一平民府邸何须在意?指不定他俩将来一个务农,一个经商,带领大家富甲天下,衣食无忧呢。再说了,咱们府里不祥的人和物件多了去。

我和琅牙琴便是例子,也没见大家有多倒霉。”

于是,姜氏把这段话写上去,派人送到凤氏的手里。

以凤氏的性格,后边几句是无法打动她的。唯独看到前边那两句“皇族才会在意”,“咱们是平民府邸”时,不由心头一动,最后还是同意留下那俩孩子。

是啊,生在侯府,不祥才是吉祥。

务农还好,经商那绝对是最低等的行当。看似童言无忌,何尝不是保命的手段?

换作以前,凤氏断不敢纵容,对孪生子那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如今看到元昭与那琅牙琴形影不离,侯府却好事连连后,她逐渐习惯反其道而行之。

如今,元昭奉诏下山回到侯府,严氏啥话都没说,仅泪光涟涟地让乳母带着俩孩子随自己向她叩了三个响头。

要知道,这对孪生子出生后,他俩的亲爹又打了胜仗,长公主婆母乐得合不拢嘴。自那以后,经常召严氏带孪生子去长公主府探望她,再也不提不祥的事。

可以说,这俩孩子是他们的小姑姑救的。甭说叩三个,等长大些了,让他们叩够三十个也行。

……

岔远了,回到跟前,随着侍女一路逛过几处供人游玩的园子,最后终于来到一片大草坪。

草坪宽广,樱飞草长,桃红柳绿,一派清雅闲适的景致。

公子、贵女们以明媚的蓝天为华盖,以地作席,搭起饮宴的幕帐。未婚的独坐一席,携眷参宴的设双座。每人身后的花鸟华屏格外醒目,又显宁静之美。

敢情真正的贵人都在这里了,在之前那些园子流连的估摸着是寻常大臣的子女。

臣子看天子,目光不超过其衣领,这规矩同样适用于女眷。

踏入王公贵族子女们的视线范围内,元昭眼睑微垂,目不斜视,不慌不忙地随侍女来到首席的阶前,行稽首之礼。

“臣女元昭,拜见太子妃,太子妃春安。”

“安,”端坐首席的太子妃姜菱玉浅显笑道,仪态端庄,微微扬手,“表妹请起。”

“谢太子妃。”

元昭谢了恩才站起来,未曾抬眸,谨记进来之前侍女说的话,朝太子妃的左边作揖行礼:

“见过公主阿姊,公主阿姊春安。”

一听到阿姊二字,坐于太子妃左边席位的六公主登时柳眉直竖,俏脸含煞。刚要出言讽刺,眼角余光掠到坐于阶下的皇兄皇弟们正在挤眉弄眼,不禁噎住。

话风一转,压下满腔的犀利言辞,仅仅一脸嫌弃道:

“安什么安,一看见你就想起那张绿烟琴,本公主就浑身不自在。”

哈哈,元昭哂然一笑,平和道:

“公主阿姊金尊玉贵,不曾在民间生活过,对此琴颇有忌惮情有可原,待会儿臣妹坐远点便是。”

“你晓得就好。”乐安公主唾弃完,略抱怨地面对太子妃,“皇嫂,您也真是的,邀谁不好?竟连她也邀请,不嫌晦气吗?她可是与那绿烟琴形影不离的。”

“乐安,”右首阶下的席位传来一把温和柔美的女声,“不要任性,让太子妃为难。安平,你可还记得本宫?”

元昭闻声望去,原来是一名年约二十来岁的女子。她容貌清秀,肤如凝脂,着浅紫的襦裙。裙上花纹鲜艳,衣面隐泛光泽,既华贵又显端庄之姿。

“恕安平眼拙,可是大公主殿下?”元昭作揖行礼道。

“正是,难为你还记得我。”大公主宛城噗哧一笑,神态越发的亲和,朝太子妃嫣然道,“瞧你这表妹,嘴上谦虚,那眼力可一点儿都不拙。”

“表妹聪慧,我是知道的。”太子妃温婉浅笑道,朝元昭招招手,“来,坐表姊旁边来。今日在场的都是自家人,无需那般见外生分。”

元昭展颜一笑,依言来到她右边的空席位,坦然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