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沈老爷子点头。
她继续说:“长辈跟长子一起,也是自古规矩,是吧”
这也入情入理,沈老爷子没话讲。
“大伯现在没找到事做,也就没收入,是吧”
沈大伯一阵惭愧。
“我呢,在大街上吭蒙拐变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是吧。”
沈老爷子直接被二孙女气笑了,“你这孩子不是什么道理都懂嘛。”
“是啊,还不是生活所逼嘛。”
所有想笑的人都心一沉,是啊,明明是家风清正的耕读之家,竟走到这一步,所有人都不想,可这有什么办法。
沈初夏叹口气,“爷爷,咱们分家还有一个好处。”
“……”众人望向她。
“要是我爹之事,或者我吭蒙拐变被抓,咱们分家,会不会牵连小点,甚至不牵连”
“这……”沈老爷子还真被说动了,他到不是自私不顾儿子孙女,而是为了沈家留有后脉。
沈家人在默认中分了家。
分家之后,沈初夏建议元舅舅去找俞老板,“你以前在乡间就是帮农人卖谷买种,也算懂点采购之道,你跟着他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可以赚钱养家,两全其美。”
“那……饼摊呢”生意还可以,元柄堂有些舍不得丢掉。
“给大表姐吧。”
“……”元宁安没想到让她出去赚钱,一时之间,她竟无所适从,后来,等她偿到自己赚钱的甜头,才知道女人独立有多爽。
沈初夏又道:“外面太危险,大表姐,你就在咱们巷子口摆,没人敢来欺负你。”
“对对,姐,我帮你。”元思安兴奋的不得了。
沈初夏拍他头,“你只能早上帮一会,其余时间,跟我祖父学习,以后像我爹一样科考当官,为元家光宗耀祖。
听到学习,元韶安一阵黯然。
沈初夏感觉到他情绪,笑道:“韶安你也一边帮我,一边跟我祖父学习。”
听到这话,元韶安高兴的咧嘴笑了,“好咧。”
谁不想前程远大呢
沈初夏算是把舅舅家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
“夏儿,那……那你家呢”元柄堂担心的问。
“我家”沈初夏道,“我赚钱养家,我娘主内,三个弟弟跟我祖父学习,将来也科考呗。”
“也是。”元柄堂失笑,其实侄女把两家都安排明白了。
主院,沈大伯坐在父母跟前,“夏儿让我找一个叫俞老板的人,去做账房,这样就能养家了,夏儿还说让爹你办个私塾,招附近的孩子也有收入,这样咱们救老二就更有希望了。”
“这孩子……”沈老爷子感慨连连,“真跟他爹一模一样,要不是女孩子,按现在这光景怕是比他爹还出息。”
“谁说不是呢”沈大伯也不吝赞美。
只是搬了个家,沈元两家像是换了风水,生活马上步入了正轨,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简单充实,安然度日。
整天不是伺候婆婆就是跟在嫂子身后转的沈元氏一下子当家作主慌手慌脚。
“厨房杂七杂八,舅舅已帮你弄好,买菜等日常家事都是你做惯的,没问题吧”沈初夏真心纳闷。
以前钱财都捏在婆婆和大嫂手里,要用什么,都是她们算好给她,从没超五百文,一下子拿到女儿给的五两,沈元氏满心酸涩:“这钱还是先救你爹吧。”
“爹要救,日子也要过,你先拿着。”
沈元氏还是没拿:“要是……要是……”
“你只管用,不够找我要。”沈初夏给她底气。
“哦。”一时半会,沈元氏好像在做梦。
出嫁前跟着未过世的嫂子生活,嫁人后跟着婆婆嫂子,沈元氏还从没有独立生活过,一下子当家做主,既兴奋又有些吃力。
两个亲弟弟没什么存在感,原身也是个性格懦弱之人,这可能跟沈元氏有关,她常年跟在姑嫂身后,受了气没地方发泄,都发到了孩子身上,是标准的窝里横,几个孩子都被她管的胆小懦弱,这就是典型的父爱缺失。
沈初夏又在心里念叨了一句渣男,还要她花钱花精力去救,凭什么。
“得男,又男——”
自从姐姐撞头醒来之后,很少跟他们说话,两个亲弟乍听到她叫,还真不适应。
“大姐……”
“大姐……”
沈初夏拿出钱:“下课作业做好,可以去前面街上玩会,有什么喜欢吃的玩的,也可以买些,以后每十天,姐姐就会给你们五十文零用钱,要是我忘了给,记得提醒我。”
“真的”两个少年双眼晶亮。
沈元氏不当家,没零钱给孩子,这两孩子束手束脚有些自卑。
“对,要是看到喜欢的书或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东西,额外给钱,不算在零用钱里。”她要用钱把这两孩子缺失的自信补点回来。
“大姐……”两少年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庶子沈明熙也等着大姐分零用钱,结果说完了二哥、三哥,她就要出去,他不干了,扑到她面前,双手搂住她腰,“我的呢,我的呢!”
“小屁孩要什么零用钱,找打是吧。”沈初夏故意不给他,逗他。
小屁孩嚎啕大哭,“我不干……我不干……”
“你不干,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小屁孩子果然是在沈锦霖身边长大的,就是不一样,性格开朗,懂得为自己争取。
“不,我就要,我就要……”
沈初夏翻翻白眼,“得男……”
“大姐……”
“他的五十文放你身上,要是他不听话你就扣钱,至于扣多少,看他不听话的程度。”
“是,大姐。”被委以重任,沈得男瞬间变得神气。
萌娃沈明熙气得鼓嘴,却又拿这个厉害的大姐没办法。
一切安排妥当,沈初夏叹口气,她也不知道为何要操这个心,假如……沈锦霖以逆反罪论处了呢她做这一切还有意义吗
沈初夏一点也不知道,沈元两家早在别人监控之下,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都被上报了,有的上报到了大理寺文大人那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