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 第56章 宫廷之争,嬴轩平朝野之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宫廷之争,嬴轩平朝野之乱

就在他犹豫之际,都尉已将饭递到他面前。

他下意识地接过来要吃。

这时,一个轻蔑的声音响起。

“哎呀,刚才不是有人说我怂恿御史解决粮草问题吗?”

“还说御史是去送死?”

“现在怎么吃得这么香?脸红了吗?”

郡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得意扬扬地问,郡尉瞪了他一眼,低头继续吃,懒得搭理他得意的模样。

“哈哈哈!”

郡尉和郡守无言以对时,郡守显得格外愉悦,因为他终于在这场争论中占了上风。

激动之下,他登上马车站稳身形,大声向众将士宣布:“自今日起,每日朝食增至三次,前线攻城者更可增至四次!”此言一出,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昂。然而,郡尉差点被口中未咽下的食物呛到,小声地责骂:“你疯了吗?就算是两千石的俸禄,也不能如此挥霍啊!万一久攻不下,以后怎么办?”

但郡守全然不顾他的劝阻,转过身来,目光严肃地注视着三人,“若不趁此时吃饱,恐怕此后连饭都吃不上了。”随后,他加重语气补充道:“御史已下达死命令,今夜子时,我们必须倾尽全力攻城,不惜一切代价牵制敌方主力两小时!”

“整整两个小时!这得用多少条性命去填啊?”郡尉心中对嬴轩的好感瞬间消散殆尽。

“这是何意?即便嬴轩带回了粮食,难道我部下将士的性命就可以这样轻易牺牲吗?明知无法攻克还要强行进攻,难道只是为了累积那些虚假的功勋?”

然而,郡守这一次并未如往常般轻视嬴轩。相反,他神情庄重地说道:“因为御史决定亲自带兵入城斩首,彻底平息这场叛乱。”

郡尉闻言再次震惊得瞪大眼睛:“疯了!简直疯了!你们全都疯了!”

站在一旁的丞相与另一位都尉也面露凝重之色。

若毫无间断地持续攻城两小时,三万大军必然伤亡惨重。

“为何不等待援军的到来呢?”郡守沉默片刻后才开口。

“御史在路上召集了所有反抗的流民参军,并得知了他们反叛的原因。”

几人皱眉思索,这也是他们长久以来的疑惑所在。

“因为他们家人都被关押在寿春城内!一旦他们稍有懈怠或拒绝拦截粮草,城墙上的布告栏就会悬挂出他们亲人的头颅!”

都尉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那些挂在墙上的头颅并非只为震慑他们。

郡守接着说:“如今粮道已经打开,如果再不攻城,四周的流民失去利用价值,他们的家人将会全部被杀害。”

他略作停顿,低声说道:“即使等来了援军,城内近十万楚人又能幸存多少?依照那些恶人的行事方式,不还是要把他们推向最前线充当肉盾吗?”

\"到头来最理想的结果,便是激怒主帅,下达屠城令!\"

他抬起了头。

\"你们同为楚人!怎能忍心看着同族惨遭如此杀戮?\"

此言出口,三人皆陷入沉默。

郡守虽非楚人,但他们却是啊!

\"因此,御史已是最后的机会!也是寿春百姓的最后机会!\"

\"同样也是你们的最后机会!\"

郡守说完静默片刻。

\"你们自行思量吧!若不想让将士枉送性命,我就派人告知御史,表示无法完成任务!\"

\"大不了抗命,死我一人而已!\"

话毕,郡守正欲离去。

郡尉却突然开口。

\"御史可是楚人?\"

\"他为寿春百姓甘愿冒险入城?难道我三万楚军,连一场假攻都做不到?\"

他猛然抬头,目光坚毅地注视着郡守。

恭敬地行了一礼!

\"虽平日总与您争执,但您应知晓!\"

\"我们内心实则敬重您!\"

\"此战之后也许您会换一名听话的下属,但请代为转告御史!\"

\"我楚人的血性永不变!\"

这时,不远处一些较为靠近的数十名将士忽然站起插话。

“说什么两个时辰!御史分明小瞧咱们!\"

\"今晚子时,我们定要拿下城墙让他瞧瞧!\"

此语一出,周围将士亦附和。

\"没错!拿下城墙让御史大开眼界!\"

随即,这呼喊似感染了其他人,众人齐声高喊。

\"攻城!攻城!攻城!\"

——

郡守眼中微微泛泪,努力眨了眨眼以抑制情绪,转身面向郡尉。

\"我不需听话的下属!只求你们平安归来!\"

郡尉淡然一笑,坚定的表情对着郡守说道。

\"您还是别期待我回来!毕竟我握有您的把柄!\"

郡守一惊。

\"什么把柄?\"

郡尉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方才好像听见有人说御史像什么来着?\"

\"唉!要是我能回去,将此事告知御史,不知会有谁倒霉!\"

郡守嘴角抽动,瞪大双眼反驳道。

\"我那是骂御史吗?我只是在呵斥你们!\"

“我的意思是你们连粪土都不如!”

郡尉正要反驳,郡守便接着说道:

“再说,只要你能回来,我陪你一起去告状又有什么不可以?”

“大不了被御史责打一番泄愤罢了!”

郡尉笑了起来。

“挨打也得一起,当初我也曾对御史无礼,毕竟谁能料到那位御史竟有这样的手段和胆识。”

说到此处,郡尉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

“我们不过是在攻城,而他却要入城,他比我们更难回来啊!”

众人陷入沉寂。

……

安丰塘的芦苇荡里。

数百流民已深入其中。

在一片芦苇间,赫然有一座小木屋。

门口躺着一名胡须凌乱、浑身散发恶臭的男子。

他嘴里咬着芦苇根,仰头凝视天空,一副满心忧虑的模样。

忽然,四周芦苇摩擦的声音变得频繁,他立刻警觉地坐起,不过片刻便看见常林从芦苇丛中钻出。

见到来人,男子松了口气。

“你来做什么?淮阳军驻地又派兵来筹粮了吗?”

常林点头回应,神情严肃地说:

“正是如此!还听说朝廷派了御史监督淮阳军平叛。”

“军营打算再次攻城,这次派去筹粮的士兵更多。”

“即便我们拼上性命偷袭,也绝对无法破坏粮草了!”

那传信人听罢却毫无表情。

“那又能怎样?你说这些对我毫无意义。”

“只要粮食送进城,寿春城必然将你们的家人吊在城墙上示众,警告其他百姓!”

“你觉得寿春城会听我的话,放你们的家人一条生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