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惊涛骇浪过险峰 > 第182章 科举纷争,婚事暗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科举纷争,婚事暗涌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停云榭,郭险峰正端着一碗粥,慢条斯理地用银匙搅动着。他心中盘算着今日前往城西清风庵的计划,刘胜、孙陶、马海凡等人的分工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只等吃完早餐便召集众人出发,将秋姨娘的丑事公之于众。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二少爷,老爷请您用完早餐后,即刻前往书房。”

郭险峰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的粥碗,心中暗自揣测父亲突然召见所为何事。片刻后,他整理好衣衫,迈步走向书房。推开雕花木门,只见父亲端坐在太师椅上,神色严肃,一旁的母亲苏婉蓉则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关切。

“爹,娘,唤我来何事?” 郭险峰恭敬地行礼问道。

父亲轻咳一声,开口道:“你大哥昨日已出发前往京城,他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学习。”

郭险峰一脸茫然,脱口而出:“什么朝考?庶吉士是什么?”

一旁的大总管连忙上前解释:“二少爷,科举考试分为一甲、二甲、三甲进士。一甲进士仅有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会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而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都需参加翰林院的朝考,成绩优异者才能被选为庶吉士,大少爷便是获此殊荣。其余未被选中的二甲进士,可能会被授予知府、知县等职,三甲进士通过朝考后,通常也会被授予知县,起点相对较低。”

郭险峰追问道:“那大哥现在这个庶吉士算是几品官?”

大总管耐心解释:“庶吉士并无正式品级,但二少爷有所不知,庶吉士可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储相’。民间有句话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庶吉士号称‘储相’,但凡能成为庶吉士的,日后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那庶吉士有没有俸禄?” 郭险峰又问。

“二甲进士在未授官前为从七品顶戴,三甲进士为正八品顶戴,都可按相应品级支取俸禄。” 大总管回答道。

郭险峰皱着眉头,继续追问:“那当庶吉士要多少年?”

“庶吉士的培养周期一般为三年。这三年里,他们主要在翰林院深造学习,师资力量极为雄厚,由当朝大学士、尚书担任大教习。”

“这么久啊!” 郭险峰忍不住感叹。

父亲面色一沉,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盏嗡嗡作响:“没有耐心可不行!如今我们郭家也算是在官场有人了,我打算让你也学习八股文,参加科举,为郭家再挣一个官职回来。你整天胡乱花钱,又买画舫又去青楼,若不去考科举,我就把你零花钱停了!” 父亲涨红着脸,怒目圆睁,“你可知那些钱本该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满足你这些奢靡玩乐!”

郭险峰一听,顿时急了,脖颈处青筋微微凸起:“爹,我不想考科举!这科举之路艰难无比,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关卡,如同一场漫长的持久战。全国才几百人能中进士,我肯定考不上状元、榜眼、探花。就算侥幸得了个知县,每年俸禄才四十五两,我现在一天花费有时候都不止几十两,而且当了官还要处理各种繁杂公务,实在不适合我!没了零花钱,我也能想办法过活!”

大总管在一旁劝说道:“二少爷天资聪颖,说不定能高中状元。”

郭险峰却不为所动,梗着脖子坚持道:“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多人做官呢?我负责经营生意不好吗?现在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平稳得很。”

父亲怒不可遏,“嚯” 地站起身,指着郭险峰的鼻子:“生意有我盯着!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去考秀才、举人、进士!否则别想再拿到一分钱!”

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气氛愈发紧张,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苏婉蓉见状,赶忙站起身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别吵了。险峰,你先回去吧,让你爹消消气。”

待郭险峰离开后,苏婉蓉轻声劝说丈夫:“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别跟他置气。依我看,不如先让他成亲,成了家,男人就有了担当,说不定想法也会改变。”

父亲沉思片刻,觉得妻子所言有理,便问道:“可有合适的人选?”

苏婉蓉微笑着说:“有个顾小姐,温婉贤淑,知书达理,很是合适。之前李承恩公子也看上了她,不过如今他们一家已经离开了宝岸城,我们正好可以将此事落实下来……”

而此时的郭险峰回到停云榭,心中仍愤愤不平。

他望着窗外的庭院,暗自思索着该如何应对父亲的要求,又该如何继续自己的计划。

假如没有了父亲在钱财上的支持,接下来行事必然诸多掣肘,可他又不愿屈服于科举。与此同时,城西清风庵的秘密还在等着他去揭开。